毛泽东给中国注入了党魂军魂国魂

2017-12-25 13:18:36   





一、毛泽东为中共注入了党魂

尽管南陈北李因故没能参加一大,但建党的核心组织者仍应该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只能算是建党人之一。在一大十二名代表中,总共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其中毛泽东、何叔衡所代表的湖南,具体党员数虽没查到,但实力应该是较强的。因为从新民学会、湘江评论、到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从实际上已经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建党准备工作。建党的确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但只是个伟大的形式,能不能产生实效,才是关键。而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毛泽东起到了任何人无以取代的根本性作用。

回顾一下党的历史,在毛泽东当头号领袖之前,有两个非常让人刻骨铭心的现象:一个是,毛泽东虽然代表着正确路线,却一直被打压,被排挤,甚至被闲置。再一个是,党的根本宗旨虽然是对的,但在毛泽东就任党的核心领袖以前,方针、路线基本上都是错的,也不是独立的。陈独秀时期的党,是蒋介石的儿子党;李立三、王明、博古时期的党,是斯大林的儿子党。他们都是在共产国际的遥控指挥下,只是傻乎乎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看不透中国国情,都是接着影壁作揖,解决不了中国实际问题。

毛泽东早就看透了这一点,知道如此下去必无希望,从秋收起义到上井冈山,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独立探索,但他出于组织观念,不会与中央决裂,只是想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革命道路,再由中央参考并推广,不想不但得不到支持,反而得到打压,先后四次靠边儿站。蜗居在上海的中央大员们,马列主义本本们,骨子里就看不起毛泽东这个草莽英雄,可又害怕这个极具实力的山大王威胁到自己的最高领导权,他们可以忽视朱德,甚至可以忽视周恩来,但对毛泽东却不敢掉以轻心,一直以打掉毛泽东为快,这一点,还算他们有眼力,没看错。


是毛泽东用心血经营了井冈山这个根据地,才使这些中央大员有了相对安全的栖息地,但他们不但不感谢毛泽东,反而继续变本加厉打压毛泽东,甚至打了胜仗还要打压。由于他们的瞎指挥,不仅弄丢了井冈山根据地,把红军逼成了流浪汉,而且害死了数万红军。当他们使革命队伍沦为乞丐的时候,无路可走的时候,连他们自己都性命难保的时候,才不得不请出了毛泽东。


我们那受苦受难不得好的苦命开国领袖,就是在这样谁也收拾不了残局的情况下,才再次出山的,要是不遇到这样的危局,他老人家,一个人类顶级奇才,也就注定被打压死了,岂能再有“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的机会?不想,这一出山,如蛟龙入海,“倒海翻江卷巨澜”,“换了人间”。是他,在党和革命队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引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谁敢与之比高?唯“天公”而已。自此,党有救了,红军有救了,新中国,有希望了。谁能不信?谁敢不信?天筑事实,安能践踏?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气无力的中国共产党,仿佛吃了壮阳药,开始坚挺起来,开始聪明起来,开始成熟起来,开始壮大起来,开始雄心壮志起来,开始独立起来,开始独立解决中国问题,开始不再受遥控指挥,开始按中国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领袖,只有这个领袖,才有能力为它注入属于自己的魂魄。毫无疑问,只有毛泽东,才能为中共铸造魂魄,才是它的核心缔造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毛泽东,才使这个党有了属于自己的魂魄,才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才成为了货真价实的中国共产党。


应该说,没有南陈北李,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形式;而没有毛泽东,就没有独立的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注入民族魂魄的中国共产党;也可以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发育正常的中国共产党,就没有走向正确路线并获得成功的中国共产党。所以,没有毛泽东,也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纪元,也就没有东方大国最恢弘的壮丽时刻,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二、毛泽东为军队注入了军魂。


人民军队是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平江起义、百色起义等起义中诞生的。但从起义的最终效果上看,规模最大的是南昌起义,但效果最好的却是秋收起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南昌起义虽是打响了第一枪,还是全国性的,但有头无尾,有前劲儿没后劲儿,没有有效地保存革命火种和持续进行战斗,而是不了了之,这反映了起义领导人还缺乏远见卓识。


而秋收起义则不同,它虽然也失败了,但对于这个队伍,毛泽东非常珍惜,决不忍其流散,他知道这是火种,必须保存下来,必须寻求出路。因此他几经周折,把队伍拉上了井冈山,从此中国有了革命的摇篮,有了可以对抗蒋介石反动统治的根据地,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第一把烈火,有了人民军队为人民打天下的第一支生力军。后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残部到了井冈山,使这支生力军迅速扩大。再后来,彭德怀率平江起义队伍也到了井冈山,使这支生力军再次扩大,并形成了以朱、毛、彭为核心的最高军事指挥结构。


因此,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从组织上讲,应该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加上南昌起义的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再扩展,就是罗荣桓、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等人。虽然都是军队组织上的创始人,但起轴心作用的,显然是毛泽东。是毛泽东创造了让人民军队可以汇聚的地方。毛泽东相当于磁石,其他人相当于铁块,不管你铁块儿有多大,都只能被磁石所吸纳。如果没有毛泽东,朱老总以下各将帅,都将无所依存,无处靠拢。


这只是从组织上讲的。从政治思想到军队建设上看,起导师作用的,仍然是毛泽东。一个军队,光有组织是不行的,井冈山的原始队伍,是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但他们仅仅是个组织,杀富济贫的穷哥们性质的队伍,缺乏党性、纪律性、规范性,与水泊梁山大碗喝酒、大秤分银没什么两样。自从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队伍上山,才逐步改造了他们,使他们逐步走上规范。


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确立党指挥枪的根本性原则,确立军队和百姓的鱼水关系,发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豪言,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促使人民军队跟党走,更加人民化、更加规范化的措施,无一不是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并形成制度的。我军的创始人,大多行武出身,多重于军事而忽略军队建设。也只有毛泽东这样远见卓识的文化人,才能把军队调教好。一句话,是毛泽东,为军队注入了党魂民魂,继而形成军魂,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和人民的军队。


再一个,人民军队的启始性标志,应该是工农红军;旗帜应该是五星加锤子镰刀。而任何其他的旗帜,都还不足以证明工农红军的独立存在。南昌起义没有打起这样的旗帜,打的仍然是国民党的旗帜。虽然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但至少在形式上没有体现彻底决裂或势不两立的象征。而毛泽东发动领导的秋收起义,则公开打起了五星加锤子镰刀的旗帜,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彻底决裂的架势出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毛泽东拉出了第一支名副其实的工农革命队伍,这也当是红军真正诞生的日子。南昌起义的参与者主要是军官麾下的军人们,而秋收起义的参与者主要是工人农民的武装。因此,文化大革命时有人提出,建军节应当把八月一日改成秋收起义的日子,即九月九日,并不是没有一点儿道理的。但是,却被从不居功自傲的毛泽东彻底否定了。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毛泽东的谦虚而淡化秋收起义的独特意义。因为,秋收起义,才是地道的人民军队的生母。所以,毛泽东不仅是军队的核心缔造者,也是最早的创始人。


还有一个是军队的战略战术,这一点无须多谈。从井冈山反围剿,到长征路上金蝉脱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人民军队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战略战术,这无疑也是毛泽东这个超级战神点化的;而粟裕、林彪等神将,无疑也是毛泽东培养出来的。


一句话,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人民军队的出类拔萃、所向披靡。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吹捧,而是事实。


三、毛泽东为国家注入了国魂


毛泽东不仅为党注入了党魂,为军队注入了军魂,也为共和国的发展注入了国魂。什么是毛泽东注入的国魂呢?我理解,对内,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所有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要永远和人民打成一片,始终保持为人民大众服务,当好人民公仆的本色。


对外,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外援为辅,结盟第三世界,团结第二世界,形成统一战线,孤立强霸;支持各国人民反抗压迫,摧毁一切特权,直至解放全人类。毛泽东,创造了一个国内最具凝聚力,国外最具威慑力的东方大国形象。这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没必要再用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实去论证了,也不再需要说那么多废话了。


四、毛泽东为人民注入了民魂


毛泽东是有史以来强力贯彻强民弱官政策的第一人,他一向反对并藐视官能治民而民不能整官的社会机制。为了强民,他采取了全面措施: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意在经济上强民;三反、五反、整风、反右、社会主义教育等等,意在政治上强民;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意在文化上强民;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消灭血吸虫病,除四害讲卫生,农村办合作医疗,意在身体上强民。


毛泽东,只有毛泽东,创造了一个人民至上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以人民为主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任何官员与学者都必须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人民不容易被欺凌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人民最强势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人民最扬眉吐气的时代。同时,还创造了一个彻底解放女人,并使女人真正享有“半边天”地位的时代。


五、毛泽东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族魂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华民族多受异族欺凌,真正使中华民族拥有了民族魂魄,并绝对独立,不受任何欺负,拥有了民族尊严,使异族不敢小觑的,也只有毛泽东。他创造了一个中华民族再也不被亵渎、不被侮辱、不被要挟、不被利用的时代。


精细的毛泽东研究者会发现,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几乎都留下了或显态或潜态的毛氏定理、毛氏定律。这些毛氏定理、毛氏定律,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部分,使毛泽东思想更加丰满,更加完善,具有相对永恒的规范价值。毛泽东,不仅为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非凡的现实世界,还为中国人民营造了一个强大的精神王国,这一点,也只有一个大思想家,大文化人,超级精神领袖,才能够做得到,任何其他领袖人物都差之甚远。


毛泽东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那些企图抹杀毛泽东功德的人,正在反证着毛泽东的真正伟大,正在反证着毛泽东是史无前例的最地道的人民领袖。假如他们也歌颂毛泽东,那就奇怪了,因为毛泽东不是蒋介石,也不是袁世凯。毛泽东是人民大众的需要,不是特权迷恋者和享乐者的需要。


毛泽东时代以前的人,没有毛泽东这样的奇才,毛泽东以后的人,也没见到毛泽东这样的奇才。当然,如果没有毛泽东存在,可能会有另一个人出来,诸如李泽东、王泽东,等等,但都不会建立毛泽东的业绩与功德,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拥有只有毛泽东才拥有的全部素质。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



人民万岁——毛 泽 东对人民的四个经典比喻!

1949年的10月1日,一位从韶山冲走出、身高超过1.8米的石伢子,怀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抱负,在经历了无数既艰又险的“浪遏飞舟”后,终于健步迈上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天安门城楼。
  





  此时的他,
  
  既有那“谁与共平生,江天水一泓”、“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的深情,
  
  也有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
  
  还有那“六亿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深情,
  
  更有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的激情,
  
  以“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惊人气势,发出了“人民万岁”这一时代最强音。
  
  “人民万岁”,虽然已逾时60多年,却仍如雷鸣般响彻在天安门的上空,大潮般激荡在人民的心中……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谁喊过“人民万岁”?
  
  没有,唯有毛主席!
  
  毛主席是喊出“人民万岁”的第一人!
  
  在毛主席的大量著作中,我们随处都能体味到他“人民万岁”的浓烈情怀。
  
  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又如:“一切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是主人”;
  
  再如:“共产党获得政权,一草一木归人民”;
  
  还如:“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等等,等等。
  





  在毛主席的光辉历史中,我们无时都可领悟到他“人民万岁”的殷殷情结。党史上记载的著名的“延安窑洞对”、西柏坡的“两个务必”、赶考路上的“我们不做李自成”、三年困难时期的与民同艰共苦、登上最高政治舞台的几位“草根总理”,令人震撼的千孔百疮的睡衣、拖鞋、中山装,以及“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的诘问,等等、等等。
  
  更能让人感受毛主席蕴含着“人民万岁”哲理的,是他对人民群众的四个经典比喻:
  
  一、上帝
  
  1945年6月11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愚公移山》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二、眼晴
  
  1943年7月2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
  
  三、土地
  
  1945年10月17日,毛主席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四、水
  
  在谈到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能是鱼水关系,正如鱼不能离开水一样,我们的党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
  
  “为人民服务”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思想。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张思德生前是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崩塌,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
  
  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为人民服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被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
  
  上述四个经典比喻,既是毛主席“人民万岁”理念的形象阐释,更是毛主席浓烈的人民情怀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他敬畏人民、立足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爱护人民、关心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
  
  这些比喻,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





  
  因为人民万岁,而喊出“人民万岁”的人又与人民连在一起,所以他必然万岁;一个把“人民”大写于天地之间的人,一个喊出时代强音“人民万岁”的人,他有形的生命虽然已经终止,但他那无形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他那伟大的思想将与天地齐寿!所以我说,由毛主席“人民万岁”这四个字所折射出的魅力,天下推之而不倦,誉之而不厌,久远而不忘,天长地久,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