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说好了要服役后立即闯南海,却回头进了船坞,原因大多数人想不到!

2019-04-09 07:30:05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正式交付,并且进行了多次F35B的成功起降后,全英都非常兴奋,这是因为已经好多年没有这样大涨英国人民志气的事情发生了。加上女王级的第二艘也即将完工,而且英国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上前所未的拿到了金牌数第二的好成绩。于是顿时产生了“如今的英国才是全球第二强国”的理论。这不失为在一片混乱的脱欧大背景下,让全体英国人暂时忘掉现实烦恼的一针兴奋剂。于是其国防大臣曾经扬言:女王级航母马上就要带2个强大的F35B中队到西太平洋海域巡航,展示大英如今的强大国力。而第一个任务就是挑战某方岛屿的12海里领海线。如之言之凿凿。却很快被他们自己人揭了老底。因为所谓的2个形成战斗力的F35B中队实际上都是超级大国海军陆战队的飞机。而大英海军自家的第一个F35B中队数量都没凑齐。要形成初始战斗力,最快也要2021年。
另外女王级到哪里巡航,也不是他国防大臣可以单独决定的,必须首相内阁会议说了算。而这一次炒作,算是刚刚放出一个探空气球,发现影响严重后又自己吞了回去。属于西方政治中典型的两面派手法。不过无论英国的政客们如何折腾。这女王级本身的状况,却一直没那么乐观。当所谓的巡航西太的造势刚刚消停后,女王级自身却非常低调的又进了船坞。那么作为一艘刚刚正式交付才几个月的6.5万吨的巨舰。为何这么快就回船坞呢?早在女王级正式交付前,就有其内部的消息披露,说女王级的大轴防水问题很大,每小时都要从尾轴空隙灌入数吨的海水,这样日积月累,那么一周就可能灌入上千吨,会让女王级的尾部下沉。大船的尾轴部位有少量海水渗漏本身是正常现象,一般10万吨级的民船,一小时大约渗入几升到十几升海水,而大型船舶一般都有专门收集渗水的尾轴舱,定期开动船上的水泵,把这些渗水抽到船体外面就解决问题了。
但是正常的大船都是一周累计才渗入1两方海水,而女王级是一小时渗入好几立方。这就不是让水泵时刻抽水能解决的问题。这说明造女王级的大英船厂连基本的民船尾轴密封标准都没有达到!那么女王级这次进坞,就是为了再次维修漏水严重的尾轴套吗?其实还真没这么简单。现在的女王级,除了尾轴位置渗漏可能依然超标外,还一直存在另外一个很大的技术缺陷,这个缺陷其实比单纯尾轴漏水解决起来还麻烦。
某方的第一艘国产载机大船002刚刚下水后,就曾经被观察到把至少9台汽车吊放在飞行甲板的不同位置,而且静止放置了好几天。最后才撤掉。那么为何在刚刚下水的新大船表面放置大批汽车吊呢?瀚海狼山当时解释过这个问题,这就是用每辆大约自重25吨到30吨的汽车吊。来模拟舰载机停放在甲板的不同位置,来查看这些动载荷对大船本身的重心和平衡的影响。其实这就是新船的平衡倾斜试验。不论军船民船,都要在下水前后,进行多次倾斜试验。确定全船的重心并且看整船的倾斜度是否符合原先图纸的设计要求。新船交付前必须要做倾斜试验,特别是某型新造船舶的首舰,为了保证以后的安全使用必须要做,若首舰完全达标,后续的同型号舰则可以不做。女王号就是2艘女王级的首舰,被认为在出坞前就做过首次倾斜试验,当时的状况据说不达标,甲板比规定水平面大概向一侧多倾斜了1.5度!这个肉眼不容易发现,但是仪器一测非常明显。


女王级作为6.5万吨的船,其外飘是相当巨大的,实际上比11万吨的福特级的外飘还大,而且作为长期没有生产航母而上手的第一艘舰,出现甲板水平度不达标一点都不奇怪。而且配套的F35B是垂直降落,这种方式在高海况下,如果船体倾斜过大,就有把舰载机直接横向滑到海里去的可能。这个问题在女王级下水后就应该解决,但是英国人也是要面子,赶进度。明知甲板不平也要先让F35B上舰试飞,以显示大英的国运强盛。不过英国海军经过系列试飞,显然认识到这船平衡不达标的问题非常严重,必须再次进坞。要么在女王级的船体一侧加配重,要么在另外一侧拆掉几百吨的重量。要不到将来“远征”西太,一个大浪扑过来翻了船,就热闹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