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重大胜利!东南亚10国通过了这项共识,令美方难堪和失望

2017-08-07 08:12:56   

此时此刻,第50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外长会正在马尼拉举行。值得高兴的是,由于菲律宾是轮值主席国,因此杜特尔特也拥有议程设置等权利。就在8月5日,东盟外长们批准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比原计划提前了1天。而这势必让莅临会议的美国国务卿感到难堪和失望。
“海外探客”在原创文章《美国务卿将访问东南亚3个“亲华”国家,与印度形成呼应?》里提到:蒂勒森此行就是为了搅局,游说和监视东盟诸国。可“南@-海行为准则”框架的获批显然给了蒂勒森一个下马威。在争夺东南亚的掰手腕竞赛里,特朗普政府已经落了下风。而这个共识对于东亚大国而言则是个重大胜利。


从2002年达成《南-#海行为宣言》,到2017年5月拟定“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足足用了15年。而这个共识能够在今年达成,也有美国人自身的原因。特朗普作为政治上的素人,缺乏战略思维。特朗普政府缺乏制定外交战略的组织力和执行力。特式外交的鲜明特点就是“反战略”。白宫当然可以批准自由巡航计划,造成对峙的长期化达,并带摩擦和冲突的风险,但这种危险行为的目标并不明确,也令东南亚诸国感到不安。
东盟诸国如今对特朗普的一个判断可能就是“不靠谱”。特朗普政府的价值取向在国内都从来没有获得精英阶层的认可。“共和党俱乐部”80%的成员支持希拉里。2016年5月,600多位美国作家出于良知而反对特朗普。2016年10月,美国140多位学者、评论家、历史学家公开反对特朗普,目的就是维护自由、公正、公平、诚信等原则。2016年11月,370名经济学家(包括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联名反对特朗普是,认为他将有可能“毁灭美国”。
而纵观特朗普上台以来,对东南亚可谓是不闻不问,与奥巴马时期投入的资源不可同日而语。众所周知的是,即使以奥巴马的重视度,都不能阻止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投奔”东亚大国。只有在军方和国会的一再强烈要求下,特朗普才批准了“自由航行”,但这种类似捣乱的无赖举动已经对大势产生不了影响。美军当然可以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而在敏感海域进行搜索,但东亚大国如今也可以派出军舰协助搜救。实力的对比已然没有10年前那么遥不可及。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压根就没意识到东南亚的重要性,甚至只是将其当成一个可资利用的筹码。甚至连新加坡这样抱粗腿的主儿,都对特朗普丧失了信心。
东盟为什么这么重要?其实把东盟10国里面任何一个国家单独拎出来,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很高的排名,可以说东盟内部没有世界级的强国,有的只是区域大国,譬如印尼。
东盟的重要意义,应该就体现在“区域合作的中心地位”。由于日韩都是美国的盟友,一直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和国防,甚至说不是完整意义的主权国家。日本不肯接受“二号位置”,一直闹着“脱亚入欧”,自认为是西方国家,而中韩也不可能让不承认侵略罪行的日本发挥主导作用,各方的分歧过大,因此“东亚联盟”始终只停留在纸面梦想。
当然,亚洲还有一个“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又称海湾六国联盟),但这两个区域联盟内部都有不可弥合的矛盾,印巴时不时就要兵戎相见,卡塔尔和沙特等国甚至已经断交。另外,无论从经济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方面,这两个区域组织都不能辐射到东南亚乃至东亚。
亚洲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都在东亚,但矛盾最深、危机最多的地方也是东亚,美国极力控制和渗透的也是东亚,这就导致能够整合亚洲全部资源的地区反而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亚洲联盟”更是水中月、镜中花。这种破碎的状态对美国而言最理想不过。美国不希望一个团结起来的亚洲能够抗衡西方。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一个现有平台来投射诉求和达成妥协。离东亚国家很近、既扼守马六甲又连通印度洋、还是南向重要通道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就是一个次优选择。而真正有抱负的大国,会借助任何一个平台来实现战略目标。
东盟10国,其实可以分成四类:
一是中国的铁杆粉丝,包括老挝和柬埔寨;
老挝和柬埔寨是维持区域和平的重要力量,与中方提前达成了《南-#海行为准则(COC)》框架的草案,为后续谈判和磋商发出一个正面信号,开了一个好头。2012年的东盟外长会45年来首次未能发表联合公报,作为时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柬埔寨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不可提及海洋争端。
老挝和柬埔寨之所以如此配合,是因为只有依靠中国才能保证自身安全和经济发展。毕竟,这2个国家都是越南吞并的目标。如今胡志明市所在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最肥沃的地方,但在历史上却是柬埔寨的领土。对越南天然的警惕,令老挝和柬埔寨不得不寻找能够主持公道的国家。而柬埔寨的西港特区是依靠中国投资打造的另一个“深圳”,而“中老铁路”则直接与中国铁路网连通,这2个国家成为中国的铁杆粉丝并不奇怪。
二是在中美之间玩平衡的老油条,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缅甸;
菲律宾总统在2016年10月访华,签署了13个双边合作文件,紧随杜特尔特而来的是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两国除了经济合作外,还加强了军事合作,重新签署了《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还签订了《关于共同开发建造马海军滨海任务舰合作框架协议》。连美国媒体都知道这是“第二个转向中国的东南亚国家”。泰国则向中国进口了铁路、潜艇和坦克,中国游客成为泰国旅游业最主要的支柱,缅甸则将实现和平和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


这4个国家的共同点都是一样的:在受到美国的蔑视、欺骗和干涉后,愤而倒向了东亚大国,但同时又没有与美国完全撕破脸。美国不是唯一的选项。是美国人自己把这些国家推出了自己的怀抱。如果特朗普的继任者稍微明智一点的话,这些国家也会重新与美国交好。
三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逍遥派,包括印尼和文莱;
印尼和文莱的主要诉求就是维持现在的利益不变,近年来对中美两国都不温不火,基本保持等距关系。一方面利用美国来维持区域内的安全格局,另一方面又搭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基本是两不耽误,两不得罪。在具体的海洋争端上不主动出头。
四是对华抱有警惕心、将中国视为对手的捣乱者,包括越南和新加坡。
譬如在这次东盟外长会上,有媒体报道越南就针对海洋争端提出了不同声音。但一个国家掀不起大风浪。如今连新加坡都消停了,近几个月来反复重申支持“带路倡议”。新加坡和越南都希望引入印度的力量在东南亚实现制衡,但在印度入侵别国领土的敏感时刻,都选择了明哲保身,闭上了嘴巴,越南更是停止在敏感海域的采油活动,生怕惹火烧身。事实证明,这两个国家都是想躲在别国后面渔利而已,至于打先锋和打硬仗,他们既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胆量,尽管这两个国家的军力在东南亚能排到前列。


探客认为,特朗普作为一个菜鸟,实际上把升温和降温的目标弄反了。美国想炒作南-#海问题,令其升温,但在大势面前,东南亚诸国并非傻瓜。美国想在东南亚搞点事情,把水搅浑,消耗东亚大国的外交资源,而东南亚如今人心思定,已经不鸟美国那一套。让美国伤神的事情不止一件。在马尼拉举行的东盟会议上,东盟各国外长决定将《东南亚无核化武器区条约》延长至2022年。考虑到美军在东南亚设有多个军事基地,这个条约具体在约束谁,其实不言而喻。
而真正应该升温的是降入冰点的美俄关系。连特朗普都意识到,美俄关系已跌至“历史最低点”。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6月25日,两个大国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并于当天生效。历史定律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有力量与两个以上的大国对抗。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避重就轻。行文至此,探客忽然有个祝愿:希望特朗普老当益壮,一定要争取为美国人民服务8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