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下全世界唯二新武器技术:从此不在只是美国人独有

2018-01-12 08:07:51   



近日,我国L15高级教练机加挂TL-20/CK-G(天龙-20)高精度“导弹”武器的照片和视频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武器与美军最新型的SDB-II小直径灵巧炸弹外形类似,那么这种武器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我们先来说说SDB小直径炸弹的作用,小直径炸弹( SDB) 是美国空军重点发展的空地精确制导武器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未来作战中美国空军提高空中平台挂载能力、降低武器造成平民的大量伤亡、缩短交战循环( 也就是搜索、跟踪、识别、目标分配、交战、评估与再打击,简单一句话就是武器发射出去,飞机就不管了,制导武器可以辨别目标,可以找到目标) 等一系列需求。经过多年的开发研制,SDB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而我国从SDB第一代开始就有类似的作战武器,目前我们看到的天龙-20可能是类似于美军最先进最新型的型号——GBU-53/B,也就是常说的SDB-II,但我们这里要说的是这种武器带来的空前技术革命,而且这个技术目前只有中美两国拥有。


革命性一:成倍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射程 让作战飞机远离敌方防空火力威胁
总体上来说,天龙-20武器系统在外形气动结构上与美军SDB武器类似,天龙-20在气动外形上采用了独特的折叠式菱形背弹翼和刀型翼设计。其中,菱形背弹翼平时折叠在炸弹腹下,炸弹投放后则按照指令展开形成菱形滑翔翼,刀型翼安装在弹体尾部用于。控制方向,通过菱形背弹翼与刀型翼的相互配合,天龙-20实现了滑翔增程,最大作战距离估计在70千米左右,这大致已经远离大多数国家的中程和中近程防空火力的设计范围,极大提高了载机的作战安全系数,此外,天龙-20在保留北斗卫星导航制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红外、毫米波雷达和半主动激光三模导引头,构成了先进的复合制导体制。通过多种制导方式的相互配合,天龙-20在战场环境适应能力、抗干扰能力、命中精度、可靠性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性能上并远优于雷石-6和雷石-6L(50公斤和100公斤级)制导炸弹,此外,其抗干扰模块可以进一步具备了精确打击地面机动目标的能力。


革命性二:让战机的轰炸效果和载弹量大幅提升 一架战机做现在几架战机的事
由于天龙-20武器系统的尺寸小,实际上对飞机攻击地面目标的样式产生革命性的改变,战斗机可携带比现在数量更多的炸弹,一次出击就可攻击多达20个或更多的目标。预计携带天龙-20武器系统的歼-16飞机,其最大外挂能力达到16至20枚,成为名副其实的“炸弹卡车”,而歼-20飞机内埋弹舱的挂载能力从两枚“雷石”系列制导炸弹可以大幅提升到10枚左右,这相当于过去四、五架战斗机的载弹量,按照一个32机编队歼-16飞机的最大载弹量计算,其携带的600多枚天龙-20可以一次摧毁一个大中型城市的所有重点目标,包括指挥所、控制和交通枢纽、通信和指挥掩体、防空设施、油库、军兵工厂、电力设施、港口等等。


虽然个头变小了,但天龙-20小巧,方便使用,而且精度极高,想炸谁一炸一个准。据悉,天龙-20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及弹头的形状都经过特别设计,其钻地能力实应该值得期待,美军试验中,在60多千米以外投射并摧毁目标,能至少穿透91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层,并在建筑内爆炸,完全可以和一枚2000磅重的GBU-28钻地炸弹相媲美,所以以SDB-II为对照目标的天龙-20也不妨多让。


革命三:自主寻找目标 还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 让所有飞机都变成攻击机
我们知道空地多目标攻击定位为一次进入可同时攻击空域中多个目标的作战样式,当前,美国空军多采用少量飞机组成多个作战梯队进行多目标同时空袭策略,实际上,在一次攻击中,可同时攻击6至8个目标的歼-16飞机采用多目标攻击比采用单目标攻击可多杀伤敌机3倍左右。天龙-20武器系统采用典型的发射后不管模式,歼-16和歼-20载机起飞后沿预定航线飞行,到达预定航路点时则将事先制定的任务数据加载到天龙-20武器的弹载计算机中。在飞行过程中,载机也能够接收其它飞机发送的目标信息,重新进行任务规划,并将新的任务数据装订到弹载计算机。当载机进入投弹区域后即可投放天龙-20,然后立即按照预定航线返航。天龙-20投放后,不再需要外界的干预,而是在制导系统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攻击任务。


此外,天龙-20还有一个大绝招,那就是“人在回路”的双向数据链系统,也就是天龙-20可以通过双向数据链与载机或其他飞机进行沟通,进行协同攻击,例如说,利用协同攻击样式,天龙-20武器系统能够由一架歼16飞机投放,再由空中的翼龙-2无人机平台、教练-10B飞机或者翼龙-2无人机地面指挥控制节点进行控制,即在多个平台或节点的协同下完成攻击,甚至可以在飞机发射天龙-20后,让武器在天空盘旋巡航,等待其他指挥系统进行接力式引导,实现目标的及时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