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500公里外给F22A一拍子,全靠他!

2019-07-05 06:37:16   

这个世界,有矛就有盾,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除非发现单级的磁体,否则在目前的地球上,还不存在没有克星的战争机器。在隐身飞机刚刚推出的几年,确实是让全世界震惊,不过很快就出现了维拉无源反隐身雷达。无源雷达的好处是本身不容易被定位和摧毁,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只能大概的探测某个方向的空域存在隐身飞机,但是却不能精准的定位,达到可以引导防空导弹和高炮甚至是本方战斗机打击入侵的隐身飞机。这就像可以听到有贼进门,却无法抓贼。到了1999年的南联盟空袭中,F117终于被首次击落,真正将其大致比较准确的定位,并且趁其打开弹舱投弹,隐身外形被破坏时,发射山毛榉导弹将其击落的,还是米波主动雷达。这其实是一种二战后期就出现的“落后”的旧式雷达。再次引起全球的重视。
老式米波雷达再次参战并且当即把当时全球最先进的隐身机斩于马下,这说明米波雷达可以反隐身机,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可以主动搜索并且足够到可以引导防空导弹和高炮群的地步。截止目前,仍然没有其他系统,可以如此直截了当的,几乎一次不拉的定位隐身机。这说明米波雷达不可替代的反隐身能力。那么为何米波雷达是隐身机的克星。其他雷达就不行呢。其实隐身战机主要通过外形的隐身设计和吸波涂层降低雷达的可探测。隐身机的隐身外形和涂层,主要对付厘米段和分米段的探测电磁波。主要就是吸收、散射和定向反射。让探测的电磁波大大削弱到“噪音”的程度,或者不能反射回发射机的方向。这些综合因素让探测他的雷达失效。但就目前所有隐身战机而言,仍然无法实现全方位和全电磁波段的所谓“全隐身”能力。尤其是对米波雷达基本无效。
米波雷达频段为30~300MHz,波长为1m~10m,米波雷达属于长波雷达,它带有自己的发射机,主要用于长距离探测,对于隐形飞行器的探测是通过多批次连续开机扫描来完成。大大增加了隐身战机被米波雷达探测到的可能性。隐身战机前部和腹部容易实现对微波雷达的隐身,其隐身的电磁波段大都在0.3~29GHZ范围,而米波雷达恰好避开了隐身战机的隐身波段,这成为它能探测到隐身战机的原因所在。正是因为米波雷达“天然”拥有发现隐身战机的“专长”,其平均发射功率小,比较省电,探测距离较远,体积重量也都不大,而且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小,电子对抗能力强,适宜放置在陆基、海基和空基平台上机动部署。米波雷达的综合优势更好,可长期承担反隐身战机的重任。米波雷达反隐身的原理说到底,就是你隐身机不吸收,我就漫反射;只吸收一部分,照样反射。让对手难以隐形。


过去在某海域和超级大国最强的F22A的对抗中,某型舰艇的上米波雷达,是全程一秒不拉的在数百公里外牢牢掌控对方飞行航迹的,少有的雷达探测系统。瀚海狼山认为正是由于此前表现如此优异,在加长版武松上,才把晾衣架放大为更大的苍蝇拍。对隐身机的最大探测距离会再增加上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