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型和4型航母,猜测谁在“加塞”?
2020-08-22 23:14:35
3型代表什么型?其实就是洞洞三;4型当然就是洞洞四了。这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说法。那就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来。一般认为3型就是常规动力航母,当然吨位可能会超过传统认知,也就是比过去最大的小鹰级还大不少。当然现在还有很多认为上来就是核动力的。这个就不争论下去;反正过几个月就明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这里说的3型还是认为是常规动力大型航母。而4型肯定就是核动力大型航母。由于目前没有3型第二艘的任何迹象。于是不少看法是3型很可能是在4型上大批量以前的“加塞”作品,只有一艘。完成这一艘之后,就是大批量的和超级大国一样的“全核航母舰队”。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猜测而已。因此从以猜测对猜测;也就是空对空的角度来讲。也有认为:4型的首舰才更可能是“临时加塞”的那位。
从现实看,3型的吨位基本可以确定远远超过很多人认为的“比小鹰级略小或者最大不超过小鹰级”的传统认知。一旦提到可能比小鹰级大不少,就立即把动力问题搬出来。但岂不知小鹰级的锅炉蒸汽动力的4轴马力到福特级都没超过。在小鹰级的33节到34节的最高航速之后,不论尼米兹级还是福特级,没有一艘的最高航速超过31节。这算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因此3型舰只要做到28万轴马力,即使10万吨的满排,也照常可以在动力上压过所有尼米兹级和福特级;加上其强大的电弹能力,除了让外行认知模棱两可的核动力,已经是全球最强航母之列。实际上从海湾战争的实践来看,航母核常混搭本身就是出动率和威慑性综合最高的方式。海湾战争中出动的6艘航母有5艘都是常规动力。常规动力并没有耽误它们分别从大西洋和西太平洋昼夜兼程,高速航行到海湾集合参战。
反倒是当时已经有6艘之多的尼米兹级,只有值班的一艘罗斯福号能够参战,其他在码头和船坞维护维修中的5艘尼米兹级到半年后战争结束也没挪窝一下。说到底是核动力航母综合出动效率连常规动力航母出动率的一半都没有。核动力对船厂的维护维修能力,甚至平时停靠岸桥的配电、消洗,配件供应的要求都太高。全球现在真正能长期停靠大批核动力航母的岸桥其实只有美国东岸的诺福克军港。另外一个就是法国的马赛港可以长停一艘戴高乐号。其他的岸桥都无法长期停靠核动力航母。就算是横须贺的岸桥和关岛的岸桥都是“临停”,有点问题必须万里迢迢的回诺福克维修。这一点已经把所有10艘尼米兹折腾的精疲力竭。出动一次基本把精力都用在来回4万公里的路上了。还有个问题是隐性的但同样重要。这就是万一核动力航母舰体被炸个窟窿而没有沉没。那么除了有核资质的原厂,谁也不敢去处理。因为谁也不知道辐射有没有泄露,若泄露了还能不能修。
二战后核动力航母从来没有被对手直接打击过,不等于未来不会被打击。因此这都是必须提前考虑明白的问题。而常规动力航母即使到10万吨,只要能停大型货轮的港口岸桥,都可以随意停靠补给。真正发生大战,常规动力航母可以到任何能开进去的船坞进行紧急就近维修。真打急了,乡镇船厂的修船师傅也可能被紧急调配到常规动力航母上临时焊接钢板。当然,现在部分“乡镇船厂”也是有50万吨级干船坞的。如果换战损的核动力航母谁敢?俗话说踩着鹰酱的肩膀过河。其实大E老企业号,本身就是在4艘小鹰级中加塞的那位。事实证明虽然这个加塞者本着试验性质问题重重。但是因为有4艘小鹰级和4艘福莱斯特级8艘8万吨以上的常规动力航母打底,丝毫没影响超级大国当时的全球行动。因此3型如果足够强大,不妨和小鹰级一样先来他4艘甚至是8艘。如果真有8艘“超小鹰”,回头一看,鹰酱大概率已经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