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火箭有多牛?第301次飞行,老外:中国已完成太多的“奇迹”

2019-04-03 07:30:34   



长征三号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
要说2018年里足以让世界惊艳的“中国制造”,就不得不提起:首艘国产航母首次海试、AG-600水上首飞、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发射41颗北斗导航卫星、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演示超机动动作……当然,最令世界叹为观止的,则是2018年中国火箭发射次数首次拿下“世界第一”。
说到中国火箭,人们率先想到的就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在2018年里长征系列火箭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37次,首次独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在3月10日的时候,长征火箭完成第3个100次发射。如今,才刚去大半个月,300这个数字再次被突破。3月31日23点51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


长征三号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
作为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首颗卫星,天链二号01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目前,卫星已经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1次飞行。
众所周知,火箭是航天活动中最基础的“交通工具”,301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航天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节点。从最初的艰苦创新,到载人飞行、奔月之旅等等,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等重大跨越,20多年间运载能力提升了数十倍,成功将500多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长征运载火箭
就从最近几年说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是捷报连连。在这4年时间里,长征系列火箭共将约240吨飞行器送入轨道,年均达到60多吨,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三。我国火箭技术能力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很多技术都是世界上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仅自主创新成果就多达十几项。
新加坡人曾解读过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的“秘密”,他们认为: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与中国特色的体制有密切关系,这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但“见效”慢的航天领域尤其具有竞争力。同时,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是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毕竟只有中国航天才敢于让年轻人挑大梁。


​长征运载火箭
目前,在取得了重大进步之后,中国航天依旧还在继续前行。根据原定的规划,预计将在2025年前后,使亚轨道太空旅游成为现实;到2030年前后,重型火箭将实现首飞,为载人登月提供支持,并为火星采样返回提供充足的运载能力;到2040年前后,小行星采矿、空间太阳能电站有望成为现实;到2045年空间驿站建设等有望成为现实。
这些都是宏伟的太空计划,但是相信有长征系列火箭的支持,这些都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在太空领域就是“大器晚成”的代言人,尽管中国直到1970年才将第一颗卫星送入轨道,但中国已经完成了太多的“奇迹”。(叮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