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万事俱备!3.2万吨级浮式作业船5月18日出坞了

2020-05-19 10:32:34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刚刚在前两天的推文中说过,某重点4号坞刚刚出坞了一艘25万吨级的超级集装箱班轮。其体量巨大,又长又宽,完全可以作为明年同角度某大板出坞时壮观情形的预演。这话音还未落,马上就在昨天,也就是5月18日,4号坞内又出坞了一样“好东西”!这就是从2017年就已经下好了订单的3.2万吨级的浮式作业装置。为何说是好东西呢?先看看其基本的规格介绍。该浮式作业装置为钢质箱型船体、四角设塔楼兼浮箱、举升甲板无脊弧无梁拱、雪橇型艏艉部、圆舭的非自航无人下水工作船。船长250米,型宽60米,型深7米,设计吃水4.8米,尾塔楼顶甲板至基面28米、首塔楼左舷顶甲板至基面30.6米,最大沉深21米,最大载货量3.2万吨。舭部一共12个海底门,底部设置40个压载舱,舱容10.1万立方米。
内部还拥有10个压载泵,每个泵每小时最大排量为4500立方米,实现快速调整压载水、快速升降。可满足大型、超大型巨型总段的下水、驳运;以及半船、整船及特殊装备的驳运。这段是船厂的专业介绍。有些很专业的词汇。不过狼山要说,这个刚下水的船型叫做浮式作业船,而不叫做浮船坞;也不叫做半潜船是有原因的。首先我们看传统的浮船坞,都是两侧有完整的侧壁,而且侧壁上还有施工吊车一类的附属装置。而这个新下水的船型。却没有完整的两侧的浮壁,却和半潜船一样只有4个角的浮楼。因此它不能被叫做规范的浮船坞。但是它也不叫半潜船。因为半潜船虽然也是角上有浮楼,但是半潜船有自己独立的有人操作系统和动力舱室,甚至可以靠自己的动力航行上万海里,运输特殊设备。



但是刚刚下水的这个浮式作业船已经公开说明,它并没有自主航行能力。要想在水面上运行,必须靠拖轮的辅助。因此这就是一个介于典型的浮船坞和典型的半潜船之间的一种新船型,具备两者都有的优点。中间没有连续的两侧浮壁,是可以除了像典型浮船坞一样从前后纵向进出船舶和模块外,还可以从侧面方便的托底和浮起3.2万吨以下的船舶和军舰,这样使用会更加灵活方便。而本身没有动力,是因为只需要在自家船厂作为陆地船台生产船舶和模块快速下水和在不同的生产区转运之用,并不需要用它进行厂区之外的长途水运,因此不需要本身具备动力。当然,如果确实有必要用其长途水运一些模块,也可以采取拖轮前拉后顶的模式进行,作为一艘巨型驳船使用。从其宣布的规格来看,长度达到250米,宽度高达60米,最大上浮能力3.2万吨,已经完全可以上浮任何巡洋舰和大型核潜艇。
一般满排10万吨级的航母,新船空船的完全体大致在6.5万吨到7万吨之间;8万吨级的常规航母完整新船则自重在6万吨上下,因此机库以下的船体段,全部自重大约在4万吨。如果分成前后两段运输。那么最大的机炉舱段不会超过2万吨,长度不会超过200米,宽度不会超过45米,目前用这个3.2万吨级浮式作业船转运完全胜任。即使未来的航母放大到15万吨级,用其转运船体也没问题。



其内部底板上有多道铁轨,和陆地重型总组平台上的铁轨可以纵向严丝合缝的对接。把大板的模块往外推,就可以推到这个浮力平台上。然后再从水面进入灌满水的4号坞,定位准确后,这个浮力体灌水下沉。大板的模块就会漂浮在坞内;然后浮力体从底下抽走,再把坞内水缓慢排干,大半的船体就会缓慢的落墩。前后船体分两次运来,然后快速合拢。在这个新工具船顺利出坞和舾装下水港池都完工后,真可谓万事俱备。估计从7月下旬开始,水路并进,快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