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运20空中加油歼20曝光?想起著名的“黄金峡谷”万里奔袭行动
2020-11-15 16:18:45
有了超音速巡航,再有运20空中加油,歼20能打击半个地球吗?
理论和实际上都能做到,没有任何问题。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
美国在1986年袭击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中,出动F111战斗轰炸机,竟然在整个行动当中从英国起飞,绕过欧洲大陆,前往利比亚,全程一共连续飞行14小时34分钟,仅仅为了发动一次致命的打击,实际空袭仅花12分钟就完成。


当时美国的F111驻扎在英国,想要攻击的目标在北非,按说应该直接飞越欧洲大陆,从法国等国盟国上空飞越,结果美国盟友们纷纷对美国的战机关闭了天空,无奈之下逼迫美军绕道,进行一场绕过欧洲大陆的飞行,于是创造了世界纪录,这才有了连续14个小时以上的飞行记录,合计往返飞行上万公里。
同样是重型战斗机,F111能做到的,歼20也没有任何问题,不是吗?
半个月前,中国空军曾经创造了中国空军有史以来战斗机单次飞行10小时的最长时间,不过比F111少4个小时。再飞4个小时,不过是在空中加油一次的事儿,不是什么大问题。

上图,虽然加油机被打上了马赛克,但是从机翼上判断,很可能就是新入役的运20加油机

运油20较清晰的照片,今年6月曝光
近日一张运油20给歼20空中加油的照片曝光,更加证实了运油20的存在,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其实运油20早就出来了,上次央视采访部队,背景的运20重点部位打了厚厚的码。关键是,这次轰油六加油的对象是歼20,不仅引起无限遐想。


众所周知,歼20可以超音速巡航,假设歼20以1.5倍的速度超音速巡航,就要比中国空军在苏30战斗机上创造10小时最高飞行记录所飞行的距离至少多了0.7倍(苏30这样长时间飞行,最多是0.8倍音速)。
我们再算算,假设美国空军的F111飞了14小时近万公里,换做歼20至少可以飞得更远。讲道理,歼20是以1.5倍超音速巡航飞的,当然要远几千公里。
您要是算不过来,把袜子脱了吧(笑)
其实真的没有好好算,如果歼20以1.5倍超音速巡航,1小时能飞多远?14小时呢?公式如下: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超音速战斗机的速度是音速的1.5倍,
所以超音速战斗机的速度是:v=1.5×340m/s=510m/s.
根据公式v= s t 得:
s=vt=510m/s×60s=30600m.
故答案为:每分钟飞30600米,再乘以60分钟,再乘以14小时,等于25250.4公里!!!

不得了!如果歼20一次14小时能飞25250公里,基本可以买一张去美国的往返机票。不过,这样算肯定不严谨,刨去空中加油必须减速等原因,持续的超音速巡航也不现实。如果粗算的话,就算14小时的航程是25250公里的一半,也有12625公里,还是比本文开头说的F111在黄金峡谷作战中的一万公里远,对吧?别不服。
当然,你也可以轻轻松松地说,中国没有海外基地,歼20无法在很远的地方空中加油,40年前还没改革开放呢,你能想到现在中国什么样吗?
7名歼20飞行员

鼎新基地的歼-20近年来参加各种对抗演练飞得很猛,机身表面隐身油漆逐渐有些斑驳。

相似角度的四款现役五代机

我军还有较老的轰油六加油机。歼8,歼10,歼16甚至是外贸的枭龙都有受油口,连最新轰6,运9特种平台也加装了受油口,歼20怎么可能没有?又不是什么高科技。


有军迷说,什么时候能见到我军专业的加油机硬管加油,再来个机尾观察角度的视频,那feeling表太好。
但是立即有人反对,理由是战斗机就加几吨油没必要用硬管,实际上硬管加油也快不了多少,运油20的加油软管可以同时给两、三架歼20战斗机加油,效率上比硬管一对一加油还快些,硬管加油对于大型预警机、运输机更合适,一加几十吨加的快些,对战斗机,特别的多架急需加油的战斗机并无优势。运20能给几架次歼20一次性的加满油。
当然,硬管加油有硬管加油的好处。实际上,除非极端情况,软管加油机是不会同时放出去三根加油软管的,一般都是2根(左右),因为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加油安全。另外,硬管加油不仅是快,还有简化受油机操作,提高气候环境适应性。硬管式加油加油口在飞机背部,利于隐身,而且油管布置比较简洁。其实,硬管加油对于中国制造也不是攻克不了的什么黑科技,未来需要时,中国的硬管加油肯定可以应运而生。
运油20是我军从战术空军过度到战略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个就看轰20什么时候出来了,运油20另外一个目标就是轰20。
还有一种可能是给轰20编队配置轰油20,机腹内埋式加油模块,也可以变为轰炸型轰20。


最后,歼20可以挂载4个2400升容量的副油箱,不进行空中加油,再带副油箱的航程至少可达6000公里,甚至更远。如果进行空中加油,达到本文所说的12625公里没有任何问题。另外,据传成飞正在研发双座型的歼20(有公开论文佐证)。如果驾驶舱像苏34鸭嘴兽那样的那么宽大和舒适,2位飞行员轮换驾驶,作战半径将得到极大的扩展。
诸如本文开始说到底,类似“黄金峡谷”那样的超级打击,我们也行,而且更行。
至于打击的目标,就要看谁愿意对号入座了。
理论和实际上都能做到,没有任何问题。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
美国在1986年袭击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中,出动F111战斗轰炸机,竟然在整个行动当中从英国起飞,绕过欧洲大陆,前往利比亚,全程一共连续飞行14小时34分钟,仅仅为了发动一次致命的打击,实际空袭仅花12分钟就完成。
当时美国的F111驻扎在英国,想要攻击的目标在北非,按说应该直接飞越欧洲大陆,从法国等国盟国上空飞越,结果美国盟友们纷纷对美国的战机关闭了天空,无奈之下逼迫美军绕道,进行一场绕过欧洲大陆的飞行,于是创造了世界纪录,这才有了连续14个小时以上的飞行记录,合计往返飞行上万公里。
同样是重型战斗机,F111能做到的,歼20也没有任何问题,不是吗?
半个月前,中国空军曾经创造了中国空军有史以来战斗机单次飞行10小时的最长时间,不过比F111少4个小时。再飞4个小时,不过是在空中加油一次的事儿,不是什么大问题。
上图,虽然加油机被打上了马赛克,但是从机翼上判断,很可能就是新入役的运20加油机
运油20较清晰的照片,今年6月曝光
近日一张运油20给歼20空中加油的照片曝光,更加证实了运油20的存在,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其实运油20早就出来了,上次央视采访部队,背景的运20重点部位打了厚厚的码。关键是,这次轰油六加油的对象是歼20,不仅引起无限遐想。
众所周知,歼20可以超音速巡航,假设歼20以1.5倍的速度超音速巡航,就要比中国空军在苏30战斗机上创造10小时最高飞行记录所飞行的距离至少多了0.7倍(苏30这样长时间飞行,最多是0.8倍音速)。
我们再算算,假设美国空军的F111飞了14小时近万公里,换做歼20至少可以飞得更远。讲道理,歼20是以1.5倍超音速巡航飞的,当然要远几千公里。
您要是算不过来,把袜子脱了吧(笑)
其实真的没有好好算,如果歼20以1.5倍超音速巡航,1小时能飞多远?14小时呢?公式如下: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超音速战斗机的速度是音速的1.5倍,
所以超音速战斗机的速度是:v=1.5×340m/s=510m/s.
根据公式v= s t 得:
s=vt=510m/s×60s=30600m.
故答案为:每分钟飞30600米,再乘以60分钟,再乘以14小时,等于25250.4公里!!!
不得了!如果歼20一次14小时能飞25250公里,基本可以买一张去美国的往返机票。不过,这样算肯定不严谨,刨去空中加油必须减速等原因,持续的超音速巡航也不现实。如果粗算的话,就算14小时的航程是25250公里的一半,也有12625公里,还是比本文开头说的F111在黄金峡谷作战中的一万公里远,对吧?别不服。
当然,你也可以轻轻松松地说,中国没有海外基地,歼20无法在很远的地方空中加油,40年前还没改革开放呢,你能想到现在中国什么样吗?
7名歼20飞行员
鼎新基地的歼-20近年来参加各种对抗演练飞得很猛,机身表面隐身油漆逐渐有些斑驳。
相似角度的四款现役五代机
我军还有较老的轰油六加油机。歼8,歼10,歼16甚至是外贸的枭龙都有受油口,连最新轰6,运9特种平台也加装了受油口,歼20怎么可能没有?又不是什么高科技。
有军迷说,什么时候能见到我军专业的加油机硬管加油,再来个机尾观察角度的视频,那feeling表太好。
但是立即有人反对,理由是战斗机就加几吨油没必要用硬管,实际上硬管加油也快不了多少,运油20的加油软管可以同时给两、三架歼20战斗机加油,效率上比硬管一对一加油还快些,硬管加油对于大型预警机、运输机更合适,一加几十吨加的快些,对战斗机,特别的多架急需加油的战斗机并无优势。运20能给几架次歼20一次性的加满油。
当然,硬管加油有硬管加油的好处。实际上,除非极端情况,软管加油机是不会同时放出去三根加油软管的,一般都是2根(左右),因为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加油安全。另外,硬管加油不仅是快,还有简化受油机操作,提高气候环境适应性。硬管式加油加油口在飞机背部,利于隐身,而且油管布置比较简洁。其实,硬管加油对于中国制造也不是攻克不了的什么黑科技,未来需要时,中国的硬管加油肯定可以应运而生。
运油20是我军从战术空军过度到战略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个就看轰20什么时候出来了,运油20另外一个目标就是轰20。
还有一种可能是给轰20编队配置轰油20,机腹内埋式加油模块,也可以变为轰炸型轰20。
最后,歼20可以挂载4个2400升容量的副油箱,不进行空中加油,再带副油箱的航程至少可达6000公里,甚至更远。如果进行空中加油,达到本文所说的12625公里没有任何问题。另外,据传成飞正在研发双座型的歼20(有公开论文佐证)。如果驾驶舱像苏34鸭嘴兽那样的那么宽大和舒适,2位飞行员轮换驾驶,作战半径将得到极大的扩展。
诸如本文开始说到底,类似“黄金峡谷”那样的超级打击,我们也行,而且更行。
至于打击的目标,就要看谁愿意对号入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