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十万大军压境,却判了前军人总统死刑!巴基斯坦疑似军心浮动
2019-12-22 10:12:59
南亚次大陆像一把匕首插入印度洋,西邻波斯湾,东部接马六甲海峡,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南亚次大陆上印巴两国之间的争霸,自然对于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就在这轮印巴对抗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巴基斯坦却下令处死了前军事领导人,引发了军队的强烈不满。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12月20日的报道,巴基斯坦武装部队首席发言人加富尔少将周四对媒体表示,伊姆兰·汗总理与陆军参谋长贾马尔·贾韦德·巴杰瓦在拉瓦尔品第举行了会晤,讨论了前总统、军事领导人穆沙拉夫被判处死刑的相关问题。加富尔少将称,贾马尔参谋长代表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就穆沙拉夫被判处死刑,向总理表达了"保留态度"和"不满情绪",声称军队对于穆沙拉夫是"有感情的"。
巴基斯坦军方认为特别法庭曝光的详细判决"明显违反了宪法、法律、传统甚至人道主义",因而深感不满。主持判决的高等法院院长瓦卡尔·艾哈迈德·塞斯的判决曾称,如果穆沙拉夫在被处决前被发现已经死亡,他的尸体也要被拖到伊斯兰堡的首都广场,并被"绞首示众三天"。加富尔少将表示,"军队不仅仅是一个机构,而更像是一个家庭,我们知道如何保家卫国","为祖国做出了无数的牺牲",任何爱国者"都会反对特别法庭的判决"。
△此前被逮捕的穆沙拉夫总统
12月17日,巴基斯坦高等法院认为,穆沙拉夫2007年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逮捕最高法院法官,违反了宪法,犯下了"叛国罪",依法判处穆沙拉夫死刑,这是巴基斯坦历史上,首次对军事领导人宣布叛国罪并判处死刑。由于穆沙拉夫曾经做过突击队员,两次参加了印巴战争,在战争中屡建奇功,荣获"卓越"、"新月"等勋章,一路升迁到四星上将,陆军总参谋长,在军中威望素著,因此判决出来之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就在巴基斯坦判处穆沙拉夫死刑之前,印巴的新一轮对抗正在持续升级。今年8月5日,印度出动4万大军攻入克什米尔邦,将该地区并入了印度版图,印巴双方在实际控制线附近部署了重兵。伊姆兰·汗总理在联合国讲话时曾经表示,印度在克什米尔驻扎了"90万大军",随时准备进行"大屠杀"。同时,据俄罗斯塔斯社此前的报道,印度在前线部署的兵力高达10万人,巴基斯坦则在实控线附近部署了8万多名士兵。
△印巴前线持续紧张,双方冲突不断
印度大军兵临城下,随时可能发起越境攻击,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19日也表示,,印巴边境地区的印军出现了异常调动,似乎准备挑起大规模战争。在印巴对抗局势升级,克什米尔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巴基斯坦为何执意要推动对前总统的穆沙拉夫的审判,并且措辞严厉地从重判处死刑,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深感奇怪的事情,毕竟并不难预料此举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动摇巴基斯坦武装部队的军心士气。
首先,穆沙拉夫的审判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巴基斯坦对穆沙拉夫发出传票要求其出席法庭审判已经有10年时间,到现在穆沙拉夫都没有出庭,再拖下去可能连时效期都过了,推动对穆沙拉夫的审判并作出判决已经不能再拖了。其次,虽然判处了穆沙拉夫死刑,但伊姆兰总理领导的巴基斯坦政府并不打算要穆沙拉夫的命,现年75岁的穆沙拉夫目前身在阿联酋首都迪拜接受治疗,国家承担其费用已经达3年时间。
△病床上的穆沙拉夫
其三,既然没打算真的处死穆沙拉夫,为什么要推动对他的审判?这是因为巴基斯坦政府有政治方面的考量。1999年印巴之间爆发了卡吉尔战争,在这次局部战争中,巴基斯坦先胜后败,以穆沙拉夫为首的军方指责谢里夫总理无能,解散了文人政府,建立了军事独裁,虽然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在2000年裁定穆沙拉夫发起的政变是"必要的行动",承认了其合法性,但这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现在印巴大战随时爆发,军队还会搞政变吗?
因此,在大战之前,巴基斯坦严惩穆沙拉夫,事实上是对强势军队的一种抑制,强调了文人治国和合法统治的重要性。当然,此举也使得巴基斯坦政坛的谢里夫派和人民党大出一口恶气,有利于整合内部各派系。巴基斯坦的这番苦心,普京总统最先领会,据俄卫星通讯社12月17日的报道,俄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卡布洛夫表示,"相信这不会引发危机,因为穆沙拉夫并没有广泛的社会支持",对巴基斯坦表示了支持。
△卡吉尔战争中获胜的印度军队
刮骨疗伤,痛则痛矣,但度过之后,自然是身康体健,印度大军虎视眈眈,巴基斯坦内部经不起折腾,军队应该知道这一点,谁说危机不是转机?只要利用得恰当,也能用来箍住巴基斯坦内部军政各派系,推动难以推动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