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美朝联合公报》发布,向着和平:且行且珍惜
2018-06-13 07:13:34
美朝领导人在新坡坡举行历史性峰会,终于取得一个最重要的成果,特朗普与金正恩共同签署了《联合声明》。
这是一份并不具体的声明,条文有些简单,如美朝如何达到和解目标只字未提,对“完全无核化”也没有界定……但绝对具有划时代意义。
关于四点声明,总结起来就是半岛未来的一个大方向:
美国承诺为朝鲜提供安全保证,朝鲜承诺实现半岛完全无核化,共同走向和平的未来。
外交声明用词往往会给原有涵意盖上一层温柔的面纱,真实用意为:
一,美国的承诺。指美国不再寻求用武力解决半岛问题,不再寻求颠覆朝鲜政权,不再威胁朝鲜的能源等经济命脉安全。
二,朝鲜的承诺。朝鲜没有说明是“朝鲜弃核”,而是半岛无核化。承诺既包涵了朝鲜弃核这个最关键问题,又提醒美韩军队不得再将核武重现韩国。
朝气蓬勃的两位年轻人,加起来还不到特朗普的年纪。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朝鲜渴望融入世界的愿望应当没有人再怀疑,但在朝鲜与世界头号强国极度对立将近七十年的背景下,将来道路仍然会充满坎坷和曲折。
美国跟朝鲜完全不同,它没有自身安全问题,朝鲜需要的是生存权利,美国需要的全球霸权。
与朝鲜缓和关系,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份,它不是单独的。
特朗普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要实现彻底的无核化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暂时不会解除对朝制裁。但希望跟朝鲜早日建立外交关系,虽然目前不是时候。
朝鲜手里其实只有一张牌,就是核武器,如果用这张牌可以换来朝鲜的安全保障,弃核是可行的。
接下来美朝双方代表谈判,将围绕着分阶段弃核(不可逆)与逐步解除制裁两个中心议题进行。 它不仅仅是美朝双方之间的蹉商,除了联合国介入之外,中国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半岛和平也事关中国利益。
特朗普在出发前曾说,自己能在一分钟之内就可以判断出金正恩是否是个真诚的,值得信任的人,现在看来他觉金正恩是可信的。
问题是,特朗普可信吗?反复无常几乎成了他的一个主要标签。
伊朗提醒朝鲜不要上了特朗普的当,它已经受够美国了,但伊朗核问题跟朝核问题还不大一样。
朝鲜唯一敌人就是美国,只要与美国结束敌对关系,无论韩国还是日本都不可能直接在军事上威胁朝鲜,反而会加入帮助朝鲜经济建设的行列。
伊朗除了美国,它还受到以色列的威胁,沙特等逊尼派国家的威胁,包括这次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少不了以色列和沙特的压力。
朝鲜的路比伊朗更宽,而且有中国在旁边,借机往返一事,就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对朝鲜半岛安全的重要性。
最大问题是,美朝双方是否真的能抓住这次机遇结束敌对关系?这种敌对状态并不是金正恩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而是要从历史和政治角度来分析。
战后格局
历史上看,朝鲜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是海权国家向陆权国家进攻的跳板,不是受陆权国家控制就是受海权国家控制。
中国与朝鲜,历史上为宗藩关系,注重的是礼规等级,而是不是攻城掠地,奴役欺凌。
朝鲜最严重的灾难是1910年被日本兼并,成为殖民地,所以,朝韩两国到今天对日本都怀着民族仇恨,这个悲剧发生的背景是中国极度衰弱。
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 朝鲜理应独立成为一个完整国家,然而,因为美苏之间的地缘政治争斗,朝鲜被从政治上一分为二。
1945年8月8日,结束欧战的苏军应盟国要求,根据《雅尔塔协议》宣布对日作战,苏军迅速推进到朝鲜半岛,远在琉球的美军马上提议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
38线最初就是受降分界线,苏联接受,这意味着北方四岛将归苏联所有,而美方将得到进入朝鲜半岛的机会。本质上朝鲜只是大国交易的筹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顿时在亚洲感到极大的压力,它急需在东北亚寻找到一个战略支点,能够同时剑指中苏两国。
于是38线由受降线变成了政治线和军事线,那么朝鲜如果要统一和独立,只有两种方式:
一,各方政治力量组成联合政府,成立一个合法内阁。
二,用战争形式决一胜负,成立一个中央政权。
两种方式全部失败,朝鲜就此分裂。美国如果不出兵,意味着它将失去东北亚战略支点,中国如果不出兵,大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将不得安宁,整个国家也将受到严重安全威胁。一战定乾坤,事关子孙后代的安全环境与和平发展。
冷战开启后,朝鲜与韩国分属不同阵营,韩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完全受控于美国,而朝鲜一直在谋求政治独立。
直到1998年,朝鲜还是一个内阁制国家,之前金日成担任首相,也就是在这一年,金正日将国防委员会提升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委员长成了最高行政负责人,这意味着朝鲜从文官管理制走向军事管理制。
1998年期间,无论是国际空间和国内经济状况,都是朝鲜生存最艰难的时刻,军事化管理使这个国家消除了内乱的可能,但也造成了外部铁桶般的封锁。
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苦难行军”,除了中国援助的粮食和韩国时有时无的经济援助,朝鲜几乎成为了国际孤儿。
所以“核问题”并不是美国制裁朝鲜的真正理由,那时候朝鲜还没有核武器,遭受的制裁同样极为严厉。美国真正目的是要颠覆这个政权,以达到独占半岛的战略野心。
小布什政府严重误判了朝鲜的生存能力和独立意识,不但撕毁了《日内瓦协议》,而且认为朝鲜政权在交接期间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将朝鲜逼向了“拥核自保”的道路。
1994《日内瓦内协议》为朝美两国提供了和平框架,但双方敌意未消,只有美国放弃敌对政策,半岛才能脱离战争威胁。
克林顿政府在执政最后时刻,试图再度缓和朝美关系,但小布什又将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了朝鲜头上。
2002年9月17日,小泉纯一郎访问平壤,试图推动朝日关系正常化,但遭到美国阻挡,日本不得不以“绑架人质问题”为由,结束进程。
2003年8日,在中国的努力之下,“六方会谈”开启,由于朝美之间极度不信任,会谈成了清谈。
对韩国而言,朝鲜是它唯一的安全威胁,金大中,卢武铉都主张与朝鲜握手言和,提供经济援助,一同开发朝鲜经济特区,并得到了金正日的响应。
但随着韩国政权的更迭,李明博只看美国脸色行事,使得朝韩关系急剧恶化。朴槿惠上台后,非但没有做出实质性改善行为,反而因萨德问题激怒了中国,将韩国带进一个极度难堪的境地。
文在寅因朴槿惠意外垮台,得到了上台机会,文不是一个破坏者,但也不是主动缓和者,他的政策制定仍然是要基于美国的立场。
实际上,在文在寅执政最初,是朝鲜半岛最危险的时刻,去年种种火爆场面,相信大家都有印象,连国内也产生了某些喊打喊杀的声音。
中国及时给半岛核问题划下了红线(决不允许半岛生乱),打消了美国试图用武力解决的念头。这样,美国必须寻求另一种方式解决朝核问题。
朝鲜拥有洲际远程导弹,打破了美国的绝对安全思维,是实力让特朗普想到了谈判桌,而不是战场。
敌意难消
特朗普今天表示愿意邀请金正恩访问华盛顿,也愿意接受金正恩邀请访问平壤,仿佛朝美建交近在眼前。
特朗普是美国自罗福斯以来最强势的总统,接近于霸道,炒内阁成员鱿鱼,成了日常工作一部份,跟主流媒体对立,跟建制派水火不容。
然而白宫内部对朝鲜可不象特朗普嘴里所说那般和谐,新加坡峰会的一波三折已经说明这个问题。
特朗普说自己很“勇敢”,媒体不夸,他就自己在推特上在夸自己。从就职仪式开始,特朗普就显得有些叛道离经,他不提“民主”来迎合那些“民主斗士”,也不以价值观来确立外交政策。
他只求利益,在利益面前,谁都可以得罪,包括盟友,同样,谁都可以和好,包括“敌人”。
新加坡峰会非常具有戏剧性,特朗普在加拿大跟盟友闹了别扭之后过来的。在《联合声明》发表之后,心情大好也没打算了饶了盟友,加拿大气哭了,威胁要退出G7,除了马克龙在那里劝架,特朗普还是一幅爱谁谁的模样。
从美国整个政治生态来说,特别是他身边的国家安全顾问博顿为代表,就是一群典型的强硬派,充满了冷战思维。
这些人对朝鲜的敌意是一如既往的,并不会因为朝鲜弃核而转变,对于他们而言,通过协议让朝鲜弃核也许只是一种策略,最终还是想要吃掉朝鲜。
如此一来,又可能验证伊朗的警告,伊朗弃核,毕竟经济上还有石油支撑,军事上还可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朝鲜弃核,手里就没牌了。
《联合声明》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美朝关系的基础政治文件。但是如果美国不放下冷战思维,等特朗普离开白宫后,一切仍有可能反复。
将来最大问题不在朝鲜弃核,而是在于国际社会如何保障朝鲜的安全诉求?
弃核,是否有效,是否不可逆?联合国机构,如国际原子能组织可以监督负责,并最终形成检查机制。
然而,美国承诺的安全保证,如何机制化?谁来监督美国的行为?都是将来谈判的棘手问题。
美朝领导人能坐下来一起吃顿午饭,已经是奇迹, 前菜为牛油果沙拉配传统大虾冷盘、泰式绿芒配蜂蜜青柠与新鲜章鱼;
主菜:牛小排配烤土豆与蒸西兰花红酒酱汁,酸甜炸猪排配自制XO酱汁的扬州炒饭;
甜点:黑巧克力小馅饼、香草味哈根达斯冰淇淋配樱桃酱。
菜色东西结合,美味可口。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有吃有喝,又何必刀兵相见?
领导人大方向定了,美朝双方就应相向而行,这不很好吗?朝鲜停止核试验和导弹试验,美国停止军事演习。
从历史上看,只有中国强大了,朝鲜半岛才能有真正的安全。对周边各国而言,它们应当看到一个事实,要实现和平和稳定,离开了中国绝不可能。
路还很长,老少爷们,且行且珍惜……
这是一份并不具体的声明,条文有些简单,如美朝如何达到和解目标只字未提,对“完全无核化”也没有界定……但绝对具有划时代意义。
关于四点声明,总结起来就是半岛未来的一个大方向:
美国承诺为朝鲜提供安全保证,朝鲜承诺实现半岛完全无核化,共同走向和平的未来。
外交声明用词往往会给原有涵意盖上一层温柔的面纱,真实用意为:
一,美国的承诺。指美国不再寻求用武力解决半岛问题,不再寻求颠覆朝鲜政权,不再威胁朝鲜的能源等经济命脉安全。
二,朝鲜的承诺。朝鲜没有说明是“朝鲜弃核”,而是半岛无核化。承诺既包涵了朝鲜弃核这个最关键问题,又提醒美韩军队不得再将核武重现韩国。
朝气蓬勃的两位年轻人,加起来还不到特朗普的年纪。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朝鲜渴望融入世界的愿望应当没有人再怀疑,但在朝鲜与世界头号强国极度对立将近七十年的背景下,将来道路仍然会充满坎坷和曲折。
美国跟朝鲜完全不同,它没有自身安全问题,朝鲜需要的是生存权利,美国需要的全球霸权。
与朝鲜缓和关系,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份,它不是单独的。
特朗普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要实现彻底的无核化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暂时不会解除对朝制裁。但希望跟朝鲜早日建立外交关系,虽然目前不是时候。
朝鲜手里其实只有一张牌,就是核武器,如果用这张牌可以换来朝鲜的安全保障,弃核是可行的。
接下来美朝双方代表谈判,将围绕着分阶段弃核(不可逆)与逐步解除制裁两个中心议题进行。 它不仅仅是美朝双方之间的蹉商,除了联合国介入之外,中国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半岛和平也事关中国利益。
特朗普在出发前曾说,自己能在一分钟之内就可以判断出金正恩是否是个真诚的,值得信任的人,现在看来他觉金正恩是可信的。
问题是,特朗普可信吗?反复无常几乎成了他的一个主要标签。
伊朗提醒朝鲜不要上了特朗普的当,它已经受够美国了,但伊朗核问题跟朝核问题还不大一样。
朝鲜唯一敌人就是美国,只要与美国结束敌对关系,无论韩国还是日本都不可能直接在军事上威胁朝鲜,反而会加入帮助朝鲜经济建设的行列。
伊朗除了美国,它还受到以色列的威胁,沙特等逊尼派国家的威胁,包括这次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少不了以色列和沙特的压力。
朝鲜的路比伊朗更宽,而且有中国在旁边,借机往返一事,就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对朝鲜半岛安全的重要性。
最大问题是,美朝双方是否真的能抓住这次机遇结束敌对关系?这种敌对状态并不是金正恩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而是要从历史和政治角度来分析。
战后格局
历史上看,朝鲜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是海权国家向陆权国家进攻的跳板,不是受陆权国家控制就是受海权国家控制。
中国与朝鲜,历史上为宗藩关系,注重的是礼规等级,而是不是攻城掠地,奴役欺凌。
朝鲜最严重的灾难是1910年被日本兼并,成为殖民地,所以,朝韩两国到今天对日本都怀着民族仇恨,这个悲剧发生的背景是中国极度衰弱。
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 朝鲜理应独立成为一个完整国家,然而,因为美苏之间的地缘政治争斗,朝鲜被从政治上一分为二。
1945年8月8日,结束欧战的苏军应盟国要求,根据《雅尔塔协议》宣布对日作战,苏军迅速推进到朝鲜半岛,远在琉球的美军马上提议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
38线最初就是受降分界线,苏联接受,这意味着北方四岛将归苏联所有,而美方将得到进入朝鲜半岛的机会。本质上朝鲜只是大国交易的筹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顿时在亚洲感到极大的压力,它急需在东北亚寻找到一个战略支点,能够同时剑指中苏两国。
于是38线由受降线变成了政治线和军事线,那么朝鲜如果要统一和独立,只有两种方式:
一,各方政治力量组成联合政府,成立一个合法内阁。
二,用战争形式决一胜负,成立一个中央政权。
两种方式全部失败,朝鲜就此分裂。美国如果不出兵,意味着它将失去东北亚战略支点,中国如果不出兵,大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将不得安宁,整个国家也将受到严重安全威胁。一战定乾坤,事关子孙后代的安全环境与和平发展。
冷战开启后,朝鲜与韩国分属不同阵营,韩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完全受控于美国,而朝鲜一直在谋求政治独立。
直到1998年,朝鲜还是一个内阁制国家,之前金日成担任首相,也就是在这一年,金正日将国防委员会提升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委员长成了最高行政负责人,这意味着朝鲜从文官管理制走向军事管理制。
1998年期间,无论是国际空间和国内经济状况,都是朝鲜生存最艰难的时刻,军事化管理使这个国家消除了内乱的可能,但也造成了外部铁桶般的封锁。
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苦难行军”,除了中国援助的粮食和韩国时有时无的经济援助,朝鲜几乎成为了国际孤儿。
所以“核问题”并不是美国制裁朝鲜的真正理由,那时候朝鲜还没有核武器,遭受的制裁同样极为严厉。美国真正目的是要颠覆这个政权,以达到独占半岛的战略野心。
小布什政府严重误判了朝鲜的生存能力和独立意识,不但撕毁了《日内瓦协议》,而且认为朝鲜政权在交接期间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将朝鲜逼向了“拥核自保”的道路。
1994《日内瓦内协议》为朝美两国提供了和平框架,但双方敌意未消,只有美国放弃敌对政策,半岛才能脱离战争威胁。
克林顿政府在执政最后时刻,试图再度缓和朝美关系,但小布什又将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了朝鲜头上。
2002年9月17日,小泉纯一郎访问平壤,试图推动朝日关系正常化,但遭到美国阻挡,日本不得不以“绑架人质问题”为由,结束进程。
2003年8日,在中国的努力之下,“六方会谈”开启,由于朝美之间极度不信任,会谈成了清谈。
对韩国而言,朝鲜是它唯一的安全威胁,金大中,卢武铉都主张与朝鲜握手言和,提供经济援助,一同开发朝鲜经济特区,并得到了金正日的响应。
但随着韩国政权的更迭,李明博只看美国脸色行事,使得朝韩关系急剧恶化。朴槿惠上台后,非但没有做出实质性改善行为,反而因萨德问题激怒了中国,将韩国带进一个极度难堪的境地。
文在寅因朴槿惠意外垮台,得到了上台机会,文不是一个破坏者,但也不是主动缓和者,他的政策制定仍然是要基于美国的立场。
实际上,在文在寅执政最初,是朝鲜半岛最危险的时刻,去年种种火爆场面,相信大家都有印象,连国内也产生了某些喊打喊杀的声音。
中国及时给半岛核问题划下了红线(决不允许半岛生乱),打消了美国试图用武力解决的念头。这样,美国必须寻求另一种方式解决朝核问题。
朝鲜拥有洲际远程导弹,打破了美国的绝对安全思维,是实力让特朗普想到了谈判桌,而不是战场。
敌意难消
特朗普今天表示愿意邀请金正恩访问华盛顿,也愿意接受金正恩邀请访问平壤,仿佛朝美建交近在眼前。
特朗普是美国自罗福斯以来最强势的总统,接近于霸道,炒内阁成员鱿鱼,成了日常工作一部份,跟主流媒体对立,跟建制派水火不容。
然而白宫内部对朝鲜可不象特朗普嘴里所说那般和谐,新加坡峰会的一波三折已经说明这个问题。
特朗普说自己很“勇敢”,媒体不夸,他就自己在推特上在夸自己。从就职仪式开始,特朗普就显得有些叛道离经,他不提“民主”来迎合那些“民主斗士”,也不以价值观来确立外交政策。
他只求利益,在利益面前,谁都可以得罪,包括盟友,同样,谁都可以和好,包括“敌人”。
新加坡峰会非常具有戏剧性,特朗普在加拿大跟盟友闹了别扭之后过来的。在《联合声明》发表之后,心情大好也没打算了饶了盟友,加拿大气哭了,威胁要退出G7,除了马克龙在那里劝架,特朗普还是一幅爱谁谁的模样。
从美国整个政治生态来说,特别是他身边的国家安全顾问博顿为代表,就是一群典型的强硬派,充满了冷战思维。
这些人对朝鲜的敌意是一如既往的,并不会因为朝鲜弃核而转变,对于他们而言,通过协议让朝鲜弃核也许只是一种策略,最终还是想要吃掉朝鲜。
如此一来,又可能验证伊朗的警告,伊朗弃核,毕竟经济上还有石油支撑,军事上还可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朝鲜弃核,手里就没牌了。
《联合声明》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美朝关系的基础政治文件。但是如果美国不放下冷战思维,等特朗普离开白宫后,一切仍有可能反复。
将来最大问题不在朝鲜弃核,而是在于国际社会如何保障朝鲜的安全诉求?
弃核,是否有效,是否不可逆?联合国机构,如国际原子能组织可以监督负责,并最终形成检查机制。
然而,美国承诺的安全保证,如何机制化?谁来监督美国的行为?都是将来谈判的棘手问题。
美朝领导人能坐下来一起吃顿午饭,已经是奇迹, 前菜为牛油果沙拉配传统大虾冷盘、泰式绿芒配蜂蜜青柠与新鲜章鱼;
主菜:牛小排配烤土豆与蒸西兰花红酒酱汁,酸甜炸猪排配自制XO酱汁的扬州炒饭;
甜点:黑巧克力小馅饼、香草味哈根达斯冰淇淋配樱桃酱。
菜色东西结合,美味可口。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有吃有喝,又何必刀兵相见?
领导人大方向定了,美朝双方就应相向而行,这不很好吗?朝鲜停止核试验和导弹试验,美国停止军事演习。
从历史上看,只有中国强大了,朝鲜半岛才能有真正的安全。对周边各国而言,它们应当看到一个事实,要实现和平和稳定,离开了中国绝不可能。
路还很长,老少爷们,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