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方索赔已经涨到50亿美元,美国人欺骗了乌克兰

2021-03-17 22:18:00   

航空发动机,一直以来是国内航空工业的痛。因此,当年中国买下乌克兰马达西奇发动机公司的时候,引起了国内的巨大期待,然而,曾经的期待有多高,最后的失望就有多大,整个马达西奇的购买项目一波三折,到目前还是扑朔迷离。



中方对乌克兰的50亿美元索赔

当年,中方花费了巨资购买了马达西奇公司的股份,并且为了在国内生产发动机,还花费了更加高昂的代价在国内建设厂房,但乌克兰在收到了款项之后,却开始出尔反尔,试图拒绝执行当初的约定,实际上,截止到现在,中方收购马达西奇公司也没有获得真正的收益。

作为苏联时代的航空工业基地,乌克兰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水平的确相当高,虽然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在三十年里并没有真正的投入大量资源,但是,凭借苏联遗留的巨额遗产,乌克兰也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对中国来说,在国产发动机已经开始逐步投入使用的时候,乌克兰发动机已经不再是必需品,即使是中国近年下的发动机订单,也是用在不太重要的教练机身上,中国真正想要的,其实是乌克兰从苏联时代继承下来的实际制造经验。



俄媒:美国才是罪魁祸首

苏联解体之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已经开工建造,是一型真正能和美国尼米兹核动力航母在大洋上一较高下的航母,比法国后来建造的“戴高乐”中型核动力航母不知道要强多少,再加上核动力航母的全套生产设计图纸,倘若乌克兰能够卖给中国,足以节省中国数十年的努力。

然而,美国在当时假借给乌克兰船厂下大订单的名义,促使乌克兰将航母摧毁,但是,美国却在航母摧毁之后,立刻撤回了订单,乌克兰损失极为惨重。



此次的马达西奇并购案也是一样,美国不希望中国能够从乌克兰这里,得到任何有用的技术,因此在中国和乌克兰达成协议之后,再次对乌克兰许以重利,使得乌克兰放弃了和中国进行发动机合作这一项,利益绵长的优质项目。

归根结底,乌克兰并未把自己的声誉放在心上,唯利是从,终归是要付出代价,没有吸取当年美国欺骗的教训,最终恐怕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笔者想说

以前最大的客户俄罗斯不能再打交道,而马达西奇的产品线在西方国家都有完美替代,西方国家决不会让马达西奇来和自己的企业抢饭碗,剩下的对它的产品感兴趣的国家里,只有中国才是最大的市场。因此,从任何角度来说,与中国合作才是马达西奇最好的选择。


但是乌克兰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不断对中国企业入股马达西奇公司制造麻烦,马达西奇公司的前途并不明朗。

对于马达西奇最终的死活,美国人才不会关心,乌克兰这一次又被美国人欺骗了,过去的“掌上明珠”马达西奇如今沦为“烫手山芋”,但这一切也是咎由自取,谁让他们相信了美国。

而对我国而言,事实上中方从乌克兰引进航空发动机人才和技术的工作也一直在做。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航空工业一定能够解决所有配套发动机问题。至于乌克兰政府和马达西奇公司,只能祝他们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