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为何有反华倾向
2018-06-13 12:47:20
xzren
一年多来澳大利亚对华行动与言论表现出很明显的反华倾向,可能有朋友感觉费解:中国是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国,中国从澳大利亚的进口是澳大利亚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保障,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大“金主”,为什么如此,难道不怕中国报复吗?这要从国际格局变化分析。
一美国领导世界能力严重下降
在此情况下,各国都遇到选择综合症,选择结果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发展及命运,因此,目前各国基本都处于观望状态,绝对不会轻易作出选择。特别是美国川普总统上台以来,其多变的经贸政策及对国际公约与国际法的践踏更让中小国家不敢择决。
川普多变意味着风险,为美国优先目标谁也不知道他会下一步如何做,极可能会被出卖掉。因为他对欧洲军事盟友与经济联盟国家都敢于下手,何况一般国家?
这种局面意味着国际博弈充满不确定性,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具有一定风险性。
二澳大利亚的选择
其实澳大利亚在选择上也肯定遇到国内部博弈,到底是强化与美国关系,还是在中美两国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平衡。但美国态度不允许澳大利亚作出这样的择决。奥巴马时期美国牵头搞了个贸易协议TPP,澳大利亚满怀希望,但由于资本对国家主权的蔑视导致不少国家心疑虑谈判迟迟未有进展,川普上台后废除TPP后,澳大利亚一度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澳大利亚作为撒克逊后裔执政的国家,对中国力量在亚太的上升有天生的恐惧,这种阴卑心理与英国几乎如出一辙,大家可看一个规律:在外交层面上,澳大利亚对华外交与英国几乎同步,若英国对中国有说辞,澳大利亚几乎同时对中国说话。但在安全层面上,澳大利亚必然要绑在美国战车上,二战以后澳大利亚参与了美国主导的历次军事行动。不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作为撒克逊后裔的必然选择。
川普设计的外交总体上是“联俄遏中”策略,川普团队认为中国才是美国最大威胁,因为中国经济、军事上都强大,但美国精英阶层、建制派以政治正确性对用“通俄门”川普进行了牵制,让他不要与俄关系走太近,虽然联俄路线受到阻碍,但遏华反华策略并没有原则性变化,他上任后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就是这一策略,让澳大利亚看到了“希望”与曙光。
澳大利亚孤悬于南太印度洋一侧,作为一个独立的洲硬件与软件都不足,资源丰富而人口稀少,而过了赤道线向北是东南亚国家带,文明方式与人种与澳大利亚都不同,这样比较起来澳大利亚显得多么渺小!令澳大利亚人最恐惧的是中国的崛起,作为英联邦最重要的成员,撒克逊“五星国”之一,它担心中国崛起会威胁到它的安全。
无论是从传统观念、感情、战略需要,澳大利亚的选择必然是美国,而不可能是中国。这导致澳大利亚对华政策一系列的变化。军事上,澳大利亚一直是美国的跟班与帮凶,前段时间澳大利亚在我南海所谓航行自由受到我军监视喊冤叫屈,只是冰山一角,90年代到2000年前后澳大利亚潜艇多次到我沿海侦察,有一次因为被渔网缠住只能求助,最后不得已灰溜溜的逃窜。
澳大利亚外交转向起关键作用的是美国因素。
三、美国战略“收缩”下的战略调整导致澳大利亚被迫作出调整。美国所谓“战略收缩”是出于对现代打击力量的研究,通过全面推演得出的结论,其“前沿”部署战略必须作出调整。因为这些前沿离美国本土很远,未来战争中无论是后勤还是指挥系统都不可能保证万全,前沿部署的力量在第一波攻击中会受到毁灭性打击,战争扩大后许多支点在第一时间内会被打掉,装备与人员会受到毁灭性损失。由于离本土距离太远,受到打击后装备补充跟不上,兵员培养困难,美就失去了战争主动机,美国战略调整是为了更好的保存“有生”力量。美国认为美国现代化投送能力强,若发生大规模战争,在躲过第一波攻击后,通过远程反击与战略打击后对手损失同样巨大,在相持阶段,美国可依靠强大的投送能力可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
人地缘政治与地理位置看,美关岛所处的位置已经非常不安全,而未来的博弈会围绕三洋两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南海)进行,南太到印度洋正是未来中国一路一带博弈的重点,美在迪戈加西亚已经有前期部署,建立印太司令部后,利用印度、与澳大利亚形成犄角之势,必然导致美第一期战略调整的重点是南太澳大利亚方向,第二期则极可能是从波斯湾到斯里兰卡一带。我个人判决,若美要形成有效的威慑,未来美国会在澳大利亚驻泊美在亚太兵力的20-30%左右,澳大利亚现政权必然要配合美国战略需求。
四、澳大利亚利用反华达到见不得人的勾当。
(1)特恩布尔在打烟幕弹,转移视线。制造舆论抹黑中国,让普通民众的看观发生质变,真的认为中国威胁到澳大利亚,甚至不惜捏造中国干涉澳大利亚内政的恶劣手段,来掩护澳大利亚军事上部署的一件大事,这个就是美驻澳大利亚军事基地建设。澳大利亚本来是具备相对主权的国家,美国军事大量驻入后肯定会削弱澳大利亚主权,同时给地区的安全局势带来不确定风险,一旦美国完成在澳大利亚完成军事部署会彻底改变亚太地缘政治格局,澳大利亚随时会被动卷入不愿意参与的战争中去。一旦普通民众得知真相,会掀起反战浪潮,让美在澳大利亚军事建设减缓甚至停滞。
于是澳大利亚现特恩布尔政府开始配合川普“表演”。2017年12月9日特恩布尔高调宣布,“澳大利亚站起来了”,同时暗指中国“欺负”澳大利亚,“干涉内政”,“派出间谍”等等一系列动作,煽动民粹。平心而论,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取得一点成就,中国崛起大业与民族复兴追求还未完成,同时中国外交五原则下,以前怎么可能去欺负澳大利亚人?明显是颠倒是非。但特恩布尔“醉翁之意不在此”,而是在打烟草弹,玩花招,转移民众视线,以让美驻澳大利亚军事建设顺利完成而已。
(2)澳大利亚的怨气发泄。澳大利亚的野心利用美国为其站台欲主导东盟各国事务,这点从将东帝汶从印尼分裂出去就可挖出迹象。澳大利亚认为,东南亚各国基本上是原来的英国、法国、美国殖民地,各国中存在大量的亲英、美、法势力,而英美由于距遥远,与其它大国博弈中力不从心,也确实需要在东南亚到南太地区培养一个忠诚的代理,澳大利亚自然是最佳对象国。澳大利亚也对此非常迫切成为地区大国,但目前这个最大的阻力在中国,中国以一带一路经济共利为策略,对东盟各国有巨大吸引力,另外出于地缘原因,东盟各国对美国本来就存有戒心,而且美国只动嘴不出钱财令东盟各国厌倦了美国式大忽悠,导致美在东南亚各国的公信心明显下降。
中国影响上升、中国对外关系中保持一定的克制所展现出来的诚意确实也打动了不少国家,这直接导致澳大利亚主导东南亚的野心很难实现。澳大利亚将矛头对准了我国,去年底澳大利亚宣布与东盟各国举办“峰会”,在举办时东盟各国虽参与了,但参与级别普遍不高,没有形成约束性声明,令澳大利亚非常恼火,认为是中国从中作梗。
(3)澳大利亚想利用资源“拿”中国一把,以求利益最大化。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煤炭、天然气、特种矿石进口国,从2012年以来,铁矿石价格与能源价格持续下跌,特别是澳大利亚没有定价权,澳大利亚想在有关问题上给予有关配合。这个配合当然是价格了,中国怎么可能做冤大头?
商品三要素:价格、技术、定价权。越往后级别越高级别,附加值越大。随中国博弈的强化,在定价权上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目前原材料、资源贸易以买方市场为主,中国作为最大的进口国可根据需要与博弈结果买与不买、买谁的来进行价格谈判。正是这点让澳大利亚人心存恐惧。
澳大利亚认为通过它南太关键国家、地区大国的自我定位与中国进行讨价还价。
(4)向美国要赏。澳大利亚对华的转向是跟随美国进行的,澳大利亚自认为只要跟着老大混,自然能取得额外好处,但美国实力今非夕比,美国并没有给澳大利亚要需要的经济上的好处,反击对澳大利亚贸易同样采取限制,虽不象对G6与中国那样规模,但因对华关系中做小动作,受到中国的冷落,结果是里外不是人,现在澳大利亚国内质疑声非常大,是对澳大利亚精英阶层抱错了腿反应。
一年多来澳大利亚对华行动与言论表现出很明显的反华倾向,可能有朋友感觉费解:中国是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国,中国从澳大利亚的进口是澳大利亚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保障,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大“金主”,为什么如此,难道不怕中国报复吗?这要从国际格局变化分析。
一美国领导世界能力严重下降
在此情况下,各国都遇到选择综合症,选择结果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发展及命运,因此,目前各国基本都处于观望状态,绝对不会轻易作出选择。特别是美国川普总统上台以来,其多变的经贸政策及对国际公约与国际法的践踏更让中小国家不敢择决。
川普多变意味着风险,为美国优先目标谁也不知道他会下一步如何做,极可能会被出卖掉。因为他对欧洲军事盟友与经济联盟国家都敢于下手,何况一般国家?
这种局面意味着国际博弈充满不确定性,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具有一定风险性。
二澳大利亚的选择
其实澳大利亚在选择上也肯定遇到国内部博弈,到底是强化与美国关系,还是在中美两国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平衡。但美国态度不允许澳大利亚作出这样的择决。奥巴马时期美国牵头搞了个贸易协议TPP,澳大利亚满怀希望,但由于资本对国家主权的蔑视导致不少国家心疑虑谈判迟迟未有进展,川普上台后废除TPP后,澳大利亚一度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澳大利亚作为撒克逊后裔执政的国家,对中国力量在亚太的上升有天生的恐惧,这种阴卑心理与英国几乎如出一辙,大家可看一个规律:在外交层面上,澳大利亚对华外交与英国几乎同步,若英国对中国有说辞,澳大利亚几乎同时对中国说话。但在安全层面上,澳大利亚必然要绑在美国战车上,二战以后澳大利亚参与了美国主导的历次军事行动。不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作为撒克逊后裔的必然选择。
川普设计的外交总体上是“联俄遏中”策略,川普团队认为中国才是美国最大威胁,因为中国经济、军事上都强大,但美国精英阶层、建制派以政治正确性对用“通俄门”川普进行了牵制,让他不要与俄关系走太近,虽然联俄路线受到阻碍,但遏华反华策略并没有原则性变化,他上任后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就是这一策略,让澳大利亚看到了“希望”与曙光。
澳大利亚孤悬于南太印度洋一侧,作为一个独立的洲硬件与软件都不足,资源丰富而人口稀少,而过了赤道线向北是东南亚国家带,文明方式与人种与澳大利亚都不同,这样比较起来澳大利亚显得多么渺小!令澳大利亚人最恐惧的是中国的崛起,作为英联邦最重要的成员,撒克逊“五星国”之一,它担心中国崛起会威胁到它的安全。
无论是从传统观念、感情、战略需要,澳大利亚的选择必然是美国,而不可能是中国。这导致澳大利亚对华政策一系列的变化。军事上,澳大利亚一直是美国的跟班与帮凶,前段时间澳大利亚在我南海所谓航行自由受到我军监视喊冤叫屈,只是冰山一角,90年代到2000年前后澳大利亚潜艇多次到我沿海侦察,有一次因为被渔网缠住只能求助,最后不得已灰溜溜的逃窜。
澳大利亚外交转向起关键作用的是美国因素。
三、美国战略“收缩”下的战略调整导致澳大利亚被迫作出调整。美国所谓“战略收缩”是出于对现代打击力量的研究,通过全面推演得出的结论,其“前沿”部署战略必须作出调整。因为这些前沿离美国本土很远,未来战争中无论是后勤还是指挥系统都不可能保证万全,前沿部署的力量在第一波攻击中会受到毁灭性打击,战争扩大后许多支点在第一时间内会被打掉,装备与人员会受到毁灭性损失。由于离本土距离太远,受到打击后装备补充跟不上,兵员培养困难,美就失去了战争主动机,美国战略调整是为了更好的保存“有生”力量。美国认为美国现代化投送能力强,若发生大规模战争,在躲过第一波攻击后,通过远程反击与战略打击后对手损失同样巨大,在相持阶段,美国可依靠强大的投送能力可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
人地缘政治与地理位置看,美关岛所处的位置已经非常不安全,而未来的博弈会围绕三洋两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南海)进行,南太到印度洋正是未来中国一路一带博弈的重点,美在迪戈加西亚已经有前期部署,建立印太司令部后,利用印度、与澳大利亚形成犄角之势,必然导致美第一期战略调整的重点是南太澳大利亚方向,第二期则极可能是从波斯湾到斯里兰卡一带。我个人判决,若美要形成有效的威慑,未来美国会在澳大利亚驻泊美在亚太兵力的20-30%左右,澳大利亚现政权必然要配合美国战略需求。
四、澳大利亚利用反华达到见不得人的勾当。
(1)特恩布尔在打烟幕弹,转移视线。制造舆论抹黑中国,让普通民众的看观发生质变,真的认为中国威胁到澳大利亚,甚至不惜捏造中国干涉澳大利亚内政的恶劣手段,来掩护澳大利亚军事上部署的一件大事,这个就是美驻澳大利亚军事基地建设。澳大利亚本来是具备相对主权的国家,美国军事大量驻入后肯定会削弱澳大利亚主权,同时给地区的安全局势带来不确定风险,一旦美国完成在澳大利亚完成军事部署会彻底改变亚太地缘政治格局,澳大利亚随时会被动卷入不愿意参与的战争中去。一旦普通民众得知真相,会掀起反战浪潮,让美在澳大利亚军事建设减缓甚至停滞。
于是澳大利亚现特恩布尔政府开始配合川普“表演”。2017年12月9日特恩布尔高调宣布,“澳大利亚站起来了”,同时暗指中国“欺负”澳大利亚,“干涉内政”,“派出间谍”等等一系列动作,煽动民粹。平心而论,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取得一点成就,中国崛起大业与民族复兴追求还未完成,同时中国外交五原则下,以前怎么可能去欺负澳大利亚人?明显是颠倒是非。但特恩布尔“醉翁之意不在此”,而是在打烟草弹,玩花招,转移民众视线,以让美驻澳大利亚军事建设顺利完成而已。
(2)澳大利亚的怨气发泄。澳大利亚的野心利用美国为其站台欲主导东盟各国事务,这点从将东帝汶从印尼分裂出去就可挖出迹象。澳大利亚认为,东南亚各国基本上是原来的英国、法国、美国殖民地,各国中存在大量的亲英、美、法势力,而英美由于距遥远,与其它大国博弈中力不从心,也确实需要在东南亚到南太地区培养一个忠诚的代理,澳大利亚自然是最佳对象国。澳大利亚也对此非常迫切成为地区大国,但目前这个最大的阻力在中国,中国以一带一路经济共利为策略,对东盟各国有巨大吸引力,另外出于地缘原因,东盟各国对美国本来就存有戒心,而且美国只动嘴不出钱财令东盟各国厌倦了美国式大忽悠,导致美在东南亚各国的公信心明显下降。
中国影响上升、中国对外关系中保持一定的克制所展现出来的诚意确实也打动了不少国家,这直接导致澳大利亚主导东南亚的野心很难实现。澳大利亚将矛头对准了我国,去年底澳大利亚宣布与东盟各国举办“峰会”,在举办时东盟各国虽参与了,但参与级别普遍不高,没有形成约束性声明,令澳大利亚非常恼火,认为是中国从中作梗。
(3)澳大利亚想利用资源“拿”中国一把,以求利益最大化。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煤炭、天然气、特种矿石进口国,从2012年以来,铁矿石价格与能源价格持续下跌,特别是澳大利亚没有定价权,澳大利亚想在有关问题上给予有关配合。这个配合当然是价格了,中国怎么可能做冤大头?
商品三要素:价格、技术、定价权。越往后级别越高级别,附加值越大。随中国博弈的强化,在定价权上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目前原材料、资源贸易以买方市场为主,中国作为最大的进口国可根据需要与博弈结果买与不买、买谁的来进行价格谈判。正是这点让澳大利亚人心存恐惧。
澳大利亚认为通过它南太关键国家、地区大国的自我定位与中国进行讨价还价。
(4)向美国要赏。澳大利亚对华的转向是跟随美国进行的,澳大利亚自认为只要跟着老大混,自然能取得额外好处,但美国实力今非夕比,美国并没有给澳大利亚要需要的经济上的好处,反击对澳大利亚贸易同样采取限制,虽不象对G6与中国那样规模,但因对华关系中做小动作,受到中国的冷落,结果是里外不是人,现在澳大利亚国内质疑声非常大,是对澳大利亚精英阶层抱错了腿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