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诚等:这份837亿美元能源大单,改变的不只是中美
2017-11-13 13:24:04
要说特朗普访华谁是最大赢家,当然莫属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不可了。
在此次中美签订的2535亿美元超级贸易大单中,其中有一项谅解备忘录,按照这份备忘录,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将向西弗吉尼亚州的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
这似乎又一次印证了特朗普的兴趣所在。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美国一直是天然气净进口国,但随着水力压裂技术(fracking)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传统油气产量剧增,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近两年以来石油价格的“腰斩”。随着产量的大幅增加和能源政策的转向,美国很有可能迅速由天然气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数据,美国2016年天然气的产量为7492亿立方米,占全世界的21.1%,位列第一。探明储量307.7万亿立方米,位列世界第五。而2016年美国天然气出口量仅64.7亿立方米,占世界的6%,且主要以管道气为主,落后于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传统的天然气出口国。
特朗普的能源外交
从世界天然气市场需求分布来看,亚洲尤其是东亚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量和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尤其是在中国提出继续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和日本在后核能时代寻找替代能源的背景下,东亚各国也在寻找更多的能源贸易伙伴以降低天然气进口成本,这为美国进军东亚天然气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特朗普显然也意识到了亚洲市场的重要性,此次亚洲出访之行派出了“史无前例的超豪华能源代表团”,包括唯一一位随行州长—阿拉斯加州州长比尔•沃克,和10位能源或与能源相关的企业高管,很有可能就促进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出口与东亚各国进行谈判并签订重大合同。
当然,特朗普的“页岩气”外交是基于美国经济利益的重要战略。首先,美国拥有成熟的开发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并且是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发展页岩气产业符合美国的比较优势。
其次,页岩气的生产和出口将帮助美国提升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获取新的财富和权力。
再者,页岩气行业的发展将对美国国内产业振兴起到积极的帮助,符合美国国内有关利益集团的诉求。
最后,推动天然气尤其是液化气的出口将缓解美国和东亚各国的贸易赤字,与特朗普的贸易再平衡理念一致。
2016年,东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对天然气的消费量达到了4000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0%。其中三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为1800亿立方米,占据了世界液化天然气进口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液化天然气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据英国石油公司预计,亚太地区的天然气消费将在2035年超过北美,到达每日35亿立方米。据悉,此次随特朗普访华的商务代表团中,阿拉斯加州立天然气公司、管道发展集团及州政府还在宣传从阿拉斯加修建通往日本,并延伸到中韩两国的天然气管道计划。
具体来看,2016年中国消费天然气2100亿立方米,相比上年增长7.7%,是仅次于美、俄的全球天然气消费大国。进口天然气中一半是通过管道运输来自俄罗斯中亚等国,另一半是来自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过去10年间,考虑到中国加入巴黎协定并给出阶段性减排承诺,以及最近国际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未来对于液化天然气的潜在需求更是不可估量。未来,特朗普主导的页岩气外交政策在大力向中国出售液化天然气时,是否会对中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还需要持续关注。
日本由于国内资源有限,国内能源产品的供应主要依赖进口。2016年,1085亿立方的天然气进口均是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的液化天然气。日本作为东亚液化天然气的最大买家,在今年年初首次进口源自美国页岩气的液化天然气。这也标志着美国由页岩气转化的液化天然气正式开始出口海外。
然而,大幅度进口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可能会对日本包括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关系有所损害。韩国同日本的情形也十分相似,国内的天然气需求完全依靠进口液化天然气满足。美国如果加强页岩气对韩国的出口,将对近年来持续恶化的半岛局势出现何种影响更未可知。
东亚的天然气供应国主要是俄罗斯、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等国。根据2014年签订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俄罗斯从2018年起将向中国提供管道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2016年,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的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810和910亿立方米,出口至东亚的液化天然气总量均为450亿立方米,是全球液化天然气的前两大出口国、东亚地区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额占到俄罗斯2013年出口总额的68%和联邦预算收入的50%,去年石油价格的下跌使其经济总量不增反降,更难言经济发展。
美国对东亚天然气的出口,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一方面会挤占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随着美国页岩气开采投资的跟进和技术的发展,页岩气成本的优势将会对以资源出口为主的俄罗斯经济再次造成严重的打击。
据澳洲石油天然气行业协会预测,澳大利亚有望在2018年超越卡塔尔,成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这意味着作为美国长期盟友的澳大利亚,将在国际液化天然气市场上与其开展直接竞争。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前就大力鼓吹以“美日印澳”为支柱的所谓“印太”战略取代长期的“亚太”战略。而美澳假如展开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彼此的盟友关系会因此开始疏远吗?
美国中东伙伴之一的卡塔尔也是国际上天然气的主产区之一,继此前的断交风波后两国关系趋于不明朗,两国关系又会不会因特朗普的“页岩气”外交继续恶化?此外,页岩油气技术压低了全球油价,已经严重打击了美国中东地区最重要盟友之一的沙特。而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下降,其作为一次能源可能会对石油价格和市场形成进一步的“挤压”效应。在国际能源市场以石油“呼风唤雨”的沙特,又怎么看待美国这样一个初出茅庐却实力雄厚的新“玩家”?随着国内政局动荡,沙特似乎已经意识到经济转型的重要性,美国加入天然气出口市场的事实可能将坚定沙特的改革步伐。
首先,如果美国的“页岩气外交”取得成功,将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地缘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表面上推动页岩天然气的出口是基于美国国内经济利益的考量,但客观事实是美国对东亚国家天然气出口,将对传统的竞争对手如俄罗斯和伊朗造成沉重的打击。所以也不排除美国在制定此战略时除了经济考量外,也加入了地缘政治的考量,即通过能源出口打击竞争对手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以便重新塑造美国的权威。
其次,我们要看到美国“页岩气外交”战略存在的地缘风险。如前述,美国油气出口同时影响盟友和对手,如何继续团结前者而同时削弱后者需要极大的外交经验与智慧。同时,与传统天然气相比,美国的页岩气很有可能逐步占据价格优势,将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价格产生较大冲击,美国需要在追求自身利益和维护盟友利益间寻找平衡点,这对美国页岩气外交团队提出了更大挑战。
某御坂的白井黑子
川普说白了就是要吃油气这块能源蛋糕,对俄罗斯、澳大利亚这样能源出口国而言是个挑战,但是对于中国这种能源进口国而言,是重大利好。
null
防止任何一家独大就好了,不要像俄罗斯给欧洲断气那样,到时候中国过度依赖美国或俄罗斯的资源,一旦有一天翻脸,会被卡脖子,中国自己国内也得开发作为后备和储备。
奔吃老火锅龙头寺店
换几个名称,出来的效果很有意思:在此次中美签订的2535亿美元超级贸易大单中,其中有一项谅解备忘录,按照这份备忘录,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将向新疆的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
小号1
谈到天然气,就得提中亚的土库曼斯坦。仅次于伊朗、俄罗斯、卡塔尔。占据世界第四天然气储量的国家,影响土库曼斯坦出口的是内陆国的限制。2006年中土签订天然气管道出口协议,就是这协议让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失去议价能力。提前10年的布局,让中国在天然气消费大幅增长的今天游刃有余,不至于出现铁矿石的尴尬局面
2013年为中国提供最多天然气的国家(及其占比)分别是土库曼斯坦(46.48%)、卡塔尔(17.76%)、澳大利亚(9.33%)和马来西亚(6.77%)。
直心少年
首先要了解,所谓“页岩气”是一项环境极不友好的资源,开发时不但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所使用的化学制剂对地下水也会带来污染,特别是特有的压裂技术对地质结构破坏严重,这点在地质更加复杂,人口密度更高且又非常缺水的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所以在相关技术更上层楼之前,优先利用进口资源是上选(但自身技术储备也不可或缺)。
更何况全球新兴清洁能源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从长远看,这才是掌握未来的钥匙。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如果能够引导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美国旧能源资本埋头老本行,是一件极其划算的战略安排。就像当年在在电子数/模竞争中,美国对日本的全方位误导,导致日本出现战略误判产业升级失败才是“失去二十年”的真正原因
有空上网
对中俄关系趋向正面。因为,正是我们进口的多元化,才能打消俄罗斯一些人“不切实际”的幻想,使中俄关系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中俄油气管线的进展已经拖了我们后腿了。
moyx12szh
都是太阳的错
在此次中美签订的2535亿美元超级贸易大单中,其中有一项谅解备忘录,按照这份备忘录,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将向西弗吉尼亚州的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
这似乎又一次印证了特朗普的兴趣所在。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美国一直是天然气净进口国,但随着水力压裂技术(fracking)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传统油气产量剧增,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近两年以来石油价格的“腰斩”。随着产量的大幅增加和能源政策的转向,美国很有可能迅速由天然气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数据,美国2016年天然气的产量为7492亿立方米,占全世界的21.1%,位列第一。探明储量307.7万亿立方米,位列世界第五。而2016年美国天然气出口量仅64.7亿立方米,占世界的6%,且主要以管道气为主,落后于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传统的天然气出口国。
特朗普的能源外交
从世界天然气市场需求分布来看,亚洲尤其是东亚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量和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尤其是在中国提出继续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和日本在后核能时代寻找替代能源的背景下,东亚各国也在寻找更多的能源贸易伙伴以降低天然气进口成本,这为美国进军东亚天然气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特朗普显然也意识到了亚洲市场的重要性,此次亚洲出访之行派出了“史无前例的超豪华能源代表团”,包括唯一一位随行州长—阿拉斯加州州长比尔•沃克,和10位能源或与能源相关的企业高管,很有可能就促进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出口与东亚各国进行谈判并签订重大合同。
当然,特朗普的“页岩气”外交是基于美国经济利益的重要战略。首先,美国拥有成熟的开发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并且是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发展页岩气产业符合美国的比较优势。
其次,页岩气的生产和出口将帮助美国提升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获取新的财富和权力。
再者,页岩气行业的发展将对美国国内产业振兴起到积极的帮助,符合美国国内有关利益集团的诉求。
最后,推动天然气尤其是液化气的出口将缓解美国和东亚各国的贸易赤字,与特朗普的贸易再平衡理念一致。
2016年,东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对天然气的消费量达到了4000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0%。其中三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为1800亿立方米,占据了世界液化天然气进口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液化天然气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据英国石油公司预计,亚太地区的天然气消费将在2035年超过北美,到达每日35亿立方米。据悉,此次随特朗普访华的商务代表团中,阿拉斯加州立天然气公司、管道发展集团及州政府还在宣传从阿拉斯加修建通往日本,并延伸到中韩两国的天然气管道计划。
具体来看,2016年中国消费天然气2100亿立方米,相比上年增长7.7%,是仅次于美、俄的全球天然气消费大国。进口天然气中一半是通过管道运输来自俄罗斯中亚等国,另一半是来自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过去10年间,考虑到中国加入巴黎协定并给出阶段性减排承诺,以及最近国际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未来对于液化天然气的潜在需求更是不可估量。未来,特朗普主导的页岩气外交政策在大力向中国出售液化天然气时,是否会对中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还需要持续关注。
日本由于国内资源有限,国内能源产品的供应主要依赖进口。2016年,1085亿立方的天然气进口均是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的液化天然气。日本作为东亚液化天然气的最大买家,在今年年初首次进口源自美国页岩气的液化天然气。这也标志着美国由页岩气转化的液化天然气正式开始出口海外。
然而,大幅度进口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可能会对日本包括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关系有所损害。韩国同日本的情形也十分相似,国内的天然气需求完全依靠进口液化天然气满足。美国如果加强页岩气对韩国的出口,将对近年来持续恶化的半岛局势出现何种影响更未可知。
东亚的天然气供应国主要是俄罗斯、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等国。根据2014年签订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俄罗斯从2018年起将向中国提供管道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2016年,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的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810和910亿立方米,出口至东亚的液化天然气总量均为450亿立方米,是全球液化天然气的前两大出口国、东亚地区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额占到俄罗斯2013年出口总额的68%和联邦预算收入的50%,去年石油价格的下跌使其经济总量不增反降,更难言经济发展。
美国对东亚天然气的出口,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一方面会挤占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随着美国页岩气开采投资的跟进和技术的发展,页岩气成本的优势将会对以资源出口为主的俄罗斯经济再次造成严重的打击。
据澳洲石油天然气行业协会预测,澳大利亚有望在2018年超越卡塔尔,成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这意味着作为美国长期盟友的澳大利亚,将在国际液化天然气市场上与其开展直接竞争。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前就大力鼓吹以“美日印澳”为支柱的所谓“印太”战略取代长期的“亚太”战略。而美澳假如展开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彼此的盟友关系会因此开始疏远吗?
美国中东伙伴之一的卡塔尔也是国际上天然气的主产区之一,继此前的断交风波后两国关系趋于不明朗,两国关系又会不会因特朗普的“页岩气”外交继续恶化?此外,页岩油气技术压低了全球油价,已经严重打击了美国中东地区最重要盟友之一的沙特。而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下降,其作为一次能源可能会对石油价格和市场形成进一步的“挤压”效应。在国际能源市场以石油“呼风唤雨”的沙特,又怎么看待美国这样一个初出茅庐却实力雄厚的新“玩家”?随着国内政局动荡,沙特似乎已经意识到经济转型的重要性,美国加入天然气出口市场的事实可能将坚定沙特的改革步伐。
首先,如果美国的“页岩气外交”取得成功,将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地缘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表面上推动页岩天然气的出口是基于美国国内经济利益的考量,但客观事实是美国对东亚国家天然气出口,将对传统的竞争对手如俄罗斯和伊朗造成沉重的打击。所以也不排除美国在制定此战略时除了经济考量外,也加入了地缘政治的考量,即通过能源出口打击竞争对手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以便重新塑造美国的权威。
其次,我们要看到美国“页岩气外交”战略存在的地缘风险。如前述,美国油气出口同时影响盟友和对手,如何继续团结前者而同时削弱后者需要极大的外交经验与智慧。同时,与传统天然气相比,美国的页岩气很有可能逐步占据价格优势,将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价格产生较大冲击,美国需要在追求自身利益和维护盟友利益间寻找平衡点,这对美国页岩气外交团队提出了更大挑战。
- 热门评论
菲戈
怪哉虫
1楼2017-11-11
买美国的页岩气,对中国自身打击大吗?说的好像真的一样,相对美国而言,俄罗斯和伊朗对中国谁更可靠?

川普说白了就是要吃油气这块能源蛋糕,对俄罗斯、澳大利亚这样能源出口国而言是个挑战,但是对于中国这种能源进口国而言,是重大利好。

防止任何一家独大就好了,不要像俄罗斯给欧洲断气那样,到时候中国过度依赖美国或俄罗斯的资源,一旦有一天翻脸,会被卡脖子,中国自己国内也得开发作为后备和储备。


换几个名称,出来的效果很有意思:在此次中美签订的2535亿美元超级贸易大单中,其中有一项谅解备忘录,按照这份备忘录,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将向新疆的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
谈到天然气,就得提中亚的土库曼斯坦。仅次于伊朗、俄罗斯、卡塔尔。占据世界第四天然气储量的国家,影响土库曼斯坦出口的是内陆国的限制。2006年中土签订天然气管道出口协议,就是这协议让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失去议价能力。提前10年的布局,让中国在天然气消费大幅增长的今天游刃有余,不至于出现铁矿石的尴尬局面
2013年为中国提供最多天然气的国家(及其占比)分别是土库曼斯坦(46.48%)、卡塔尔(17.76%)、澳大利亚(9.33%)和马来西亚(6.77%)。

首先要了解,所谓“页岩气”是一项环境极不友好的资源,开发时不但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所使用的化学制剂对地下水也会带来污染,特别是特有的压裂技术对地质结构破坏严重,这点在地质更加复杂,人口密度更高且又非常缺水的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所以在相关技术更上层楼之前,优先利用进口资源是上选(但自身技术储备也不可或缺)。
更何况全球新兴清洁能源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从长远看,这才是掌握未来的钥匙。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如果能够引导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美国旧能源资本埋头老本行,是一件极其划算的战略安排。就像当年在在电子数/模竞争中,美国对日本的全方位误导,导致日本出现战略误判产业升级失败才是“失去二十年”的真正原因


对中俄关系趋向正面。因为,正是我们进口的多元化,才能打消俄罗斯一些人“不切实际”的幻想,使中俄关系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中俄油气管线的进展已经拖了我们后腿了。
奔吃老火锅龙头寺店
1楼2017-11-11
换几个名称,出来的效果很有意思:在此次中美签订的2535亿美元超级贸易大单中,其中有一项谅解备忘录,按照这份备忘录,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将向新疆的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

怪哉虫
1楼2017-11-11
买美国的页岩气,对中国自身打击大吗?说的好像真的一样,相对美国而言,俄罗斯和伊朗对中国谁更可靠?
- 还有 1 条评论
行云 流~水~
3楼21小时前
看图表,中国也是页岩气储量大国。
吞天雀统万城
老美都开始向中国卖能源了,老美往这个方向发展,这不是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