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评论|美国B2飞翼型已经落后 — 更先进的中国轰20将采用创新突防技术

2018-04-14 14:15:05   

我们先看看这张所谓的“中航工业光电所(613)的宣传片截图”


从这个模型的主翼与侧弹仓的位置来看,既不是歼-20,也不是鹘鹰2.0。
这张图最抓眼球的是模型左侧(图的右侧)的“霹雳10”空空导弹,和模型的侧弹仓,但是根据网上的评论,读者往往忽略了模型右侧(图的左侧)的大号弹舱盖板,其实这才是这张图无意中泄露的最大看点,这需要仔细研判,注意观察。
这块硕大的弹舱盖板,怎么看都不像歼20主弹舱的盖板。
很显然,这个研究所设置的这个模型,是在一个模型上两边各测试大小两种弹舱盖板,而大型弹舱盖板绝对不像歼20的主弹舱盖板,这就是秘密所在了。

下图中的歼20主翼与模型上的布置位置完全不同。


别光看这儿,还要看这儿!


图中左边的红色箭头指示这块大板子,被模型内的灯光照的很明亮,显然模型里面是空的,应该就是大型弹舱的立体空间。注意这块大板子的端头有凹槽和锁止装置,板子内侧有“横竖”加强筋结构。
特别注意与歼20主弹舱造型的区别,歼20的主弹舱盖板是折叠式的。
注意,歼20折叠部分是3个锯齿。
上图的大板子也有折叠,但是是1个锯齿,所以不是歼20的弹舱板。


下图,模型弹舱板与B2弹舱板有极大的相同之处。


所谓术有专攻,这个研究单位应该是专门做各型作战飞机弹架和弹舱盖板的,比如歼20的侧弹舱的旋转弹架就是一种创新,世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设计。
所以,轰20的旋转弹架和弹舱盖板也是他们设计的,这样理解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至于为什么会集中在一个模型上,应该是科学节约资金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图上左侧这块巨大的弹舱盖板足够巨大,不像是歼20机腹弹舱盖板。

下图B52H战略轰炸机的旋转弹架


下图,B2战略轰炸机的旋转弹架和弹舱盖板。

下图B52H战略轰炸机的AGM-86巡航导弹旋转弹架





有关专家说我国轰20弹仓将会采用旋转挂架,可装CJ30远程巡航导弹8枚。马上联想到美国B52的8弹旋转挂架,那个真的是巨大。那么对隐身战略轰炸机来讲肯定是不可以的,一是隐身功能会破坏,当今反隐身手段越来越多,机身不隐身也是一大弊端。二是为了保证挂单数不得不放大了旋转挂架的尺寸,浪费很大的空间。所以提高弹仓利用率,降低弹仓深度,必须考虑到。结合我国导弹的尺寸,我认为轰20应该主弹仓选择双旋转挂架,而侧弹仓选择复合挂架。
下图红圈内轰20双弹仓旋转挂架示意图


主弹仓主要装载远程巡航导弹,弹仓长大致9米,如图,如果采用单弹仓设计,弹仓就得3米宽,3米深,如果分2个主弹仓设计,宽2米,深2米,如果单一仓双旋架设计并采用旋转闭锁装置,弹仓宽3.6米,深2米。第2第3方案要看机体结构和发动机的整体布局了,总之双旋架是最合理的。
轰20的双旋转挂架弹仓设计
如果单一仓设计,那么为了缩小弹仓宽度,可以选择闭锁装置,让底层投空后,两旋架同时同向旋转。
侧弹仓长度约5米,由于弹相对轻,可以采用内置复合挂架,增加载弹了,而主弹仓在装载小直径弹种的时候,可以利用旋架附件扩大旋架半径,增加载弹量。
如此一来,轰20的载弹量可以达到22吨水平,与B2相当。
根据“中航工业光电所(613)的宣传片截图”曝光显示的信息,轰20不会采用B2的飞翼布局。
理由有几个:
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反隐身机的水平和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较大的发展,比如中国的米波反隐身雷达就已经对美国隐身战斗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美国突然停产F22猛禽隐身战斗机和突然减少B2的产量,这样大幅度的减少隐身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罕见举动,内涵的因素就包括了对世界反隐身科技发展的预见。而真正大批量生产的F35ABC三型战斗机不再特别强调隐身性能,主要强调信息化作战,这是研发未来作战飞机的新动向
最近歼20设计总师杨伟的谈话也多次提到未来战斗机的发展动向,强调未来作战飞机主要是智能化和信息化,说明中国已经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中国的远程轰炸机再走B2飞翼隐身的老路,一旦各国反隐身技术逐渐成熟和推广,就会将飞翼布局的中国远程轰炸机置于险境,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二、根据我国近几十年科技井喷的迅猛发展,我国作战飞机已经有能力着眼未来作战环境,在设计上强调研发应对新形势新作战环境下的突防能力。
2016年马晓天司令员接受媒体采访前篇是从中国出了轰6K这个话题引起的,记者说看了轰六K感觉中国的远程打击能力有了很大发展,马将军结果话题说,你还会看到看大的发展,...
马晓天说,中国现在的远程打击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将来还会有更大提高,我们现在发展新一代的远程轰炸机,将来你会看到的。”
马司令说的是“远程打击能力”
能力:包括隐身及战场生存能力,打击能力等等!
我们必须在世界各国发展反隐身技术方兴未艾之际,开创性的发展更先进的突防能力,占领防务科技的高峰,走在各国特别是敌人的前面,以适应未来的高技术战争。
中国最负盛名的隐身战斗机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曾说过一句话:“在未来的世界航空装备制造业格局中,是对手根据我们的装备来调整自身装备发展目标,而不是相反。我们会不停止发展新的装备,这是毫无疑义的。”
可以预见,我国的远程轰炸机将会是有效结合隐身+信息化+智能化+超音速巡航+高空高速突防+超低空超音速突防等具备更加先进的高技术能力的作战飞机,因此不会发展B2这样单纯强调隐身,低速度、机动性差,越来越不能适应新作战环境的作战飞机。
三、根据上面“中航工业光电所(613)的宣传片截图”透露出来的信息,我国的战略远程轰炸机会采取强调超音速性能的“细长体”气动布局,实现既能较好的隐身突防,又能超音速突防。又能超音速巡航的高性能的战略远程轰炸机。

近了,越来越近了!
中国的战略远程轰炸机雄伟的身姿和隆隆的步伐,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
我们期待着,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