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企称霸全球金融科技创新榜 成"市场领导者"

2016-10-26 11:15:09   

最新报告显示,由于中国的创新企业数量迅速上升,英国有失去全球主要金融科技中心地位之虞。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4日报道,毕马威公司与H2风险投资公司的年度研究表明,现在,全球排名前五的金融科技创新企业有4家来自中国,反映出中国的金融科技呈现“无可争议”的增长。

这份排名由所筹资本金额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等因素决定,名列榜首的是总部位于杭州的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今年早些时候,蚂蚁金服在创纪录的金融科技私募中筹得45亿美元。

报告显示,英国正在丧失自己的阵地,该国去年有18家企业进入前100名,而今年是13家。只有今年开业的移动业务银行Atom跻身前十。

近几年,一些金融科技企业寻求撼动由传统银行主导贷款和支付业务的局面,它们纷纷涌向伦敦,目的是向客户提供优质且往往费用更低的服务。伦敦被认为是金融科技重地,因为这里可以提供接触资本、技能和以该行业为重点的监管活动的有效渠道。

但毕马威的金融科技业务全球联合主管沃伦·米德表示,中国成为“市场领导者”和金融科技日益全球化意味着英国政策制定者和监管部门将“不得不继续努力维持我们的地位”。

全球竞争在不断升温,排名前50的大企业分布在17个国家,而去年是13个国家。美国企业在前100名企业中约占四分之一。

金融科技的融资呈上升趋势,自去年以来,排名前50的企业吸引到146亿美元资本,短短一年内增长逾40%。

但在英国脱欧公投和来自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国的竞争加剧之后,英国的融资出现不确定性。

英国金融科技行业机构金融创新组织近日发布报告称,英国金融科技企业的风投资本融资额出现下降,今年上半年减少了三分之一。

上半年这些企业获得3.86亿美元投资,低于去年同期的5.80亿美元。金融创新组织认为英国脱欧是投资额下滑的主要原因。

H2风险投资公司的托比·希普表示,虽然中国在该领域突飞猛进,但有多家“令人兴奋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全球浮现,比如印度和菲律宾的一些公司。

排名前50的金融科技企业大多被称为“搅局者”,它们谋求挑战老牌金融服务企业和传统商业模式。

许多P2P(又称市场借贷)的贷款机构在过去十年间发展壮大,它们可提供比传统银行更高效的放款方式。P2P通过网站来匹配投资者与借款人,从而可以更快地发放贷款。

报道称,P2P在中国增长迅猛。中国的贷款由大型国有银行主导,它们更倾向于贷款给国有工业企业。中国P2P平台陆金所在毕马威的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今年早些时候的估值为19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