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小弟也栖惶---日本篇

2018-02-01 12:37:54   

从河野太郎担任日本外相开始,安倍就已经有了调整日本战略方向的意愿。因为众所周知,河野太郎是河野洋平的儿子,而河野洋平几十年前的《河野谈话》是中日关系友好的基石之一。让这样一个人来担任日本的外相,安倍晋三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当然,日本的外相和之前的日本首相一样,换来换去的,就像走马灯一样。所以说,河野太郎担任日本外相,虽然有安倍向中国示好的意思,也不能排除这只是他的一种外交手段。而且自安倍上台以来,这种手段也是经常使用,一边向中国示好,一边却进一步挖中国的墙角。只不过,本次使用河野太郎,算得上是一种比较实质性的示好罢了。

日本的栖惶主要表现在他的归属感,作为美国的重要跟班小弟之一,日本已经被美国驻军近七十年,可以说是被美国捆绑至深的国家。在自由度方面远远没有英国高。这也导致了日本想要摆脱美国就更加困难。日本和英国的区别不仅于此。还在于英国善于审时度势,从明智的退出北美,到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站队选择,英国基本上都达到了自己战略目的。可以说算是一棵国际政坛的常青树。可是即便英国能够如此敏锐的把控住机会,亦然摆脱不了从日不落帝国沦落为美国的跟班小弟。这其实就是大势所趋,非一人一国可以改变的。这也证明了英国的明智,即便沦为小弟,那也是沦为一个正确的小弟,一个世界老大的小弟,而不是跟错了人,站错了队。

同样属于岛国的日本,是一个执着于自己目标的国家,在审时度势方面和英国相差的不止一两个台阶那么远,按照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一根筋,眼睛近千年来一直死死的盯住中国大陆,妄图有一天可以坐拥大陆,称霸亚洲。很显然,它差一点就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但就是这个差一点,使得它差一点就灭国亡种。不过它这种自不量力的精神却并没有就此死去,从目前来看,它不过是处于蛰伏期。这种执着于自己目标的心理,导致了它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掉头转向。这是日本和英国的根本性区别。英国一旦发现欧洲势头不对,立刻就展开了脱欧行动,毫不迟疑。但日本不行,也不会。

日本的所谓右倾,其实是一种假的右倾,因为在日本国内,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纯粹的主流右倾势力。这个可以从日本的反美状况得到证明。作为在日本驻军七十年,欺男霸女,肇事强奸如家常便饭一样的美国,日本的主流社会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也很少发动真正的驱美浪潮。似乎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日本的右倾,只是针对中国的右倾,只是为了消除中国的影响。

曾几何时,中国曾经是日本人心中的梦幻之国,也是他们孜孜以求想要拿到的目标。但是自从清朝末期,中国人的形象在日本人心里就大打折扣,当前的日本虽然觉得中国发展起来了,但想要获得他们如盛唐是一般的尊重,那还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我们就是把日本的马桶盖和电饭煲买光,也不会达到这个目的。相反,还会由此产生对于日本岌岌可危的经济扶助性作用,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作为民间个体的这种行为并不能对日本有着较大的裨益,但如果国家政策上也有着这种买马桶盖的心理,那就真的很危险了。

河野太郎对于中国的访问,是想要促成中日韩三国首脑的会谈。这件事已经停顿很久了,不是中国不想谈,而是日本不诚心,2011年,东北亚一体化已经走上了正式谈判的日程,结果2012年日本的购岛事件导致这一进程近乎解体,至今还停留在纸面上。五六年的时间里,中日关系基本上陷于停滞状态,东北亚的历史在这几年里,陷入到倒退。

这是日本的一种固有的强者为王的心态,因为美国的重返亚太让日本看到了中美或有可能一战的希望。这一趋势激发了日本的投机心理。如果能够让中美之间爆发一场决定世界未来走向的战争,那么日本从中渔利的目的或有可能达到。即便爆发不了战争,中美在贸易上发生严重冲突那也是有利于日本的。这大概就是日本为什么在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部署之后,突然间终止了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不过很可惜,奥巴马政府就是一个嘴皮子政府,所谓的重返亚太,被中国弄得满盘皆输,反而让中国在南海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比如菲律宾,不管是对中国示强的阿基诺三世,还是对中国示好的杜特尔特,都不能改变中国在南海强势发展的现状,强势却变成了中国更加强势的借口,还远不如如今杜特尔特的示好政策,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对于这样的人,中国反而有些缚手缚脚,施展不开。重返亚太最后变成了美国军舰自个儿在南海游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这无疑让日本很失望。既然武装冲突玩不转,那就来一发经济冲突吧。TPP粉墨登场。只可惜,这个TPP在即将登顶的时候,奥巴马政府结束了任期,而特朗普甫一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解除了美国参加TPP的协定。这一闷棍顿时让日本晕头转向,虽然安倍就像狗一样的爬到华盛顿,特朗普却并没有改变主意。嗯,特朗普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

我们不要看现在日本弄了一个什么TPP11,似乎这是在延续TPP的生命,但这个完全没有用。因为缺少美国强大的市场容纳,这个所谓的环太平洋贸易圈基本上就不具备实施的可能,很多原来的构想都会变成空中楼阁,中看而不中用。

安倍政府之所以在美国退出后,还在孜孜不倦的弄这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是他的一种滑头。把这些贸易圈的国家先笼络住,好为以后美国或可能发生的转向打下基础,这样以后就不必重头做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拢住这个圈子,可以作为日本和中美经贸谈判的一个重要筹码。不管是对对美国,还是对中国的双边谈判,他手里有着一个国际性贸易体系,对于中美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筹码。

我们看到,为什么加拿大一开始不愿意玩TPP而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就是因为一开始这帮死脑筋的加拿大人觉得这个圈子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觉得没意思。不过后来想明白了,这东西虽然不中用,但拿在手里,就是一个可以和中美做利益交换的筹码。所以,没过两个月,它一返身,又扎了进去。

明白了日本弄这个TPP11的目的后,我们再回头看看河野太郎的访华,日本想要重新启动中日韩三方会谈机制,从我个人来看,和中国重归于好的目的性不是太强,虽然看上去美国已经抛弃了日本,但日美两国在军事上的关系非常紧密,目前来看,几乎没有什么裂隙。文章前面也说过,日本并没有什么反美的主流,也就是没有真正的右倾集团。日美同盟目前关系没有到质变的地步,所以,所谓的重启中日韩会谈机制。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大忽悠。

就像日本捏着TPP11做筹码一样,日本此番的举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要挟美国。如果美国不在经济贸易上和日本合作的话,那么日本就会重启中日韩合作机制。手法虽不同,套路是一样。

所以,我并不看好将来有可能会举办的中日韩会谈,即便我们参加了也无需抱有太多的幻想。面对日本这根筋,只有挑断它才是最好的办法。被它牵着鼻子走,实在不值。

我们目前的实力或许够了,但名望还需要慢慢积攒,因为很多国家包括日本人在内,并不是真切的了解中国真正的实力。这种实力的展示只有两种办法,一快一慢。

慢的是我们慢慢发展,经历几十年或上百年后,让这个世界真正的认识我们的强大。快的办法就是强势展示我们的实力。让这个世界一夜之间知道中国原来如此的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