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号机地面近距离展示,意味着22吨推力的新发动机即将上天试飞?
2022-11-08 00:08:53
20号机出现在公开航展中,早就不是第一次,印象中这已经至少是第3次了。不过与过去两次不同的是,这是20号机多机首次把展览的机场本身作为本场。也就是首次在展览机场的跑道上起降,同时也在展览机场的停机坪上进行近距离静态展示。而过去的至少2次,都是仅仅进行对展览机场的通场飞行和短暂的大机动表演;属于惊鸿一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性质。而把起降的机场放在距离公开展览机场不远的其他基地来保障。说白了就是对外公开的力度有限。而现在直接在本场起降并且进行公开展示,已经基本达到了80%的公开度,就差有大客户直接进入座舱内参观体验了。而就算是F22A这类出道已经20年以上的重型隐身机,在几乎所有的国际航空大展中,也只是进行飞行表演和近距离,
静态展示,而绝不会允许美国飞行员之外的任何外国人接近其座舱进行拍摄内部,更不见任何外国人进入其座舱直接体验。因此20机进行本场起降与静态展示,其实已经做到了这类重型隐身主战飞机可以公开的尺度极限。再进一步对外公开细节的概率不大;除非某家外国客户已经花上几百亿美元订购个100架,而且已经DA款到位,否则是绝不会享受到进入座舱体验的待遇的。F22A如此,20号机也必然如此。不过话又说回来,长耳朵一贯是“过于先进的东西是不便展示的”。既然已经停放在最近十几米的距离上让全球公开观摩,那么一定是“已经落后,可以展示”的系统。这个规律对绝大多数武器都适用,20号机其实也不会例外。考虑到过去的低空通场与飞行表演。在地面无数高档摄影器材面前,
其实已经做到了20机外观的分毫毕现。甚至过去的飞行表演还屡次在空中进行了主弹舱与侧弹舱复杂的开合动作。因此目前首次停放在地面上进行十几米距离的静态展示,其实对外界来说,并不能再收获多少外观上的新发现,最多对20机庞大的体量与威武的气势有一个最直观的首次体验。不过在地面上停放时不可能再打开任何弹舱,最保密的座舱细节也无法观察。唯一可以收获比空中远距离拍摄更多关键技术细节的。其实就是20号机目前装配的2台大推力发动机。这里并不准备讨论目前展示的20机装配的是具体那种发动机,但是既然是地面公开展示,此时发动机必然是全关闭状态,不会像飞行状态下喷出火焰与气流,掩盖发动机内部的一些细节。而且因为不是F22A那样二元矢量喷嘴,
会导致20号机在地面停放期间,即使把喷嘴外直径收敛到最小,那么也可以被部分拍摄到后燃器内部的大多数细节。这样就等于半公开了目前配套的大推发动机。因此综合研判,说20号级首次静态展示,就意味着6代机已经首飞似乎为时尚早。但是公开展示其发动机,那么说22吨级自然变循环大推即将上天试飞,还是概率极高的。这种发动机既可以用在标准6代机上,也可以让20号机再次推出放大版本,同时兼顾隐身歼击与战略轰炸,引导无人机群作战。实际效果如何,值得拭目以待!
静态展示,而绝不会允许美国飞行员之外的任何外国人接近其座舱进行拍摄内部,更不见任何外国人进入其座舱直接体验。因此20机进行本场起降与静态展示,其实已经做到了这类重型隐身主战飞机可以公开的尺度极限。再进一步对外公开细节的概率不大;除非某家外国客户已经花上几百亿美元订购个100架,而且已经DA款到位,否则是绝不会享受到进入座舱体验的待遇的。F22A如此,20号机也必然如此。不过话又说回来,长耳朵一贯是“过于先进的东西是不便展示的”。既然已经停放在最近十几米的距离上让全球公开观摩,那么一定是“已经落后,可以展示”的系统。这个规律对绝大多数武器都适用,20号机其实也不会例外。考虑到过去的低空通场与飞行表演。在地面无数高档摄影器材面前,
其实已经做到了20机外观的分毫毕现。甚至过去的飞行表演还屡次在空中进行了主弹舱与侧弹舱复杂的开合动作。因此目前首次停放在地面上进行十几米距离的静态展示,其实对外界来说,并不能再收获多少外观上的新发现,最多对20机庞大的体量与威武的气势有一个最直观的首次体验。不过在地面上停放时不可能再打开任何弹舱,最保密的座舱细节也无法观察。唯一可以收获比空中远距离拍摄更多关键技术细节的。其实就是20号机目前装配的2台大推力发动机。这里并不准备讨论目前展示的20机装配的是具体那种发动机,但是既然是地面公开展示,此时发动机必然是全关闭状态,不会像飞行状态下喷出火焰与气流,掩盖发动机内部的一些细节。而且因为不是F22A那样二元矢量喷嘴,
会导致20号机在地面停放期间,即使把喷嘴外直径收敛到最小,那么也可以被部分拍摄到后燃器内部的大多数细节。这样就等于半公开了目前配套的大推发动机。因此综合研判,说20号级首次静态展示,就意味着6代机已经首飞似乎为时尚早。但是公开展示其发动机,那么说22吨级自然变循环大推即将上天试飞,还是概率极高的。这种发动机既可以用在标准6代机上,也可以让20号机再次推出放大版本,同时兼顾隐身歼击与战略轰炸,引导无人机群作战。实际效果如何,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