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谈兵:中国真真是堪称奇迹!这连西方也做不到
2015-05-07 15:41:44
瀚海快刀:觉得老刀看走眼的人估计是没经历过苏联时期吧,还沉浸在美国完胜冷战的错误感观中。
当阿马塔第一次驶过红场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好像第一次见米格25,第一次见T-64。当然,那种震撼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出自于对于一个强大对手的尊重,和对自己的鞭策。
科技树就像是冰山,大多数时候放得上台面的东西往往都是彼此出于宣传需要和产业战略博弈的结果。看不起苏联/俄罗斯技术存量的朋友们不妨好好想想,一个在数理方向上天赋出类拔萃的民族,哆哆嗦嗦赶上了前几次工业革命,经过民族主义的激发,积累了近七十年的家底,其底蕴是常人无法想像的。苏联解体,仅被华尔街刮走的浮财就有五十万亿美元之巨(中位数估计)。这么个庞然大物,即便是衰落,顾头不顾腚,然而当年的很多宝贝拿出来一个,只要这几十年别家没得做,依然是世界领先。
关于老毛子的国民性,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上PhD的时候,办公室跟我最要好的哥们是东乌克兰的,估且叫他阿廖沙吧。阿廖沙本来是学物理出身的,辗转来到美国读数学phd。这哥们充分体现了苏联人的民族个性:第一,特别能吃苦,一米九的个字一天吃一个面包就够了,忙起来没日没夜,一点都不夸张;第二,数理逻辑的原则性特别强,在学术上总是特别特别扎实,我和德国人偶尔做个积分有的时候还要查个表,人家所有的积分公式都记在脑子里。办公室里他最早学会用超级计算机平行编程,经常用模拟的办法解决问题独辟蹊径;第三,学术独立性特别强,要干什么自己脑子里有非常坚决的想法,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俄罗斯民族的创造力:这是种全身心投入之后的激发状态。这种创造力我们都可以学习到,关键是要钻研。第四,就是目的性强。他好几门期末考试着急了都是抄我的卷子。。。而且对作弊本身没什么太大的感觉。第五就是能喝酒,脾气暴躁。但是事后冷静下来总是回头继续开心做朋友。猛,但是粗中有细,是俄罗斯人给我的最大印象。
老毛子如今再怎么不济,人家是靠人命扛下来希特勒的,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苏联红军这支队伍并没有真的被成建制地消灭。这30年,苏联红军(估且这么叫吧)在经历过指挥部被打掉,国土沦丧,敌特渗透之后,一系列组合拳反攻打得华尔街和西方楞在原地。俄罗斯这几次在应对颜色革命和西方渗透上,反应之快,手段之坚决,令有识之士拍案叫好。大家要看到,普京的俄罗斯不仅仅有阿马塔坦克,还有今日俄罗斯网站,还有新时代版本的“右翼国际”,还有完善的忠于领袖的内阁团队(我们只有半个)。当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那一刻,已经是俄罗斯的止损点了。前苏联的家底会被有计划有层次的盘活,坦克的投资相对要小于航空航天,再加上符合俄罗斯这个陆权大国的地缘利益,所以项目在当时被最优先保留下来(有点我们轰7的意味)。
所以出现阿马塔这种第四代坦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整个俄罗斯民族在逆境中不断奋斗的结果。大家要严肃对待俄罗斯恢复元气这个命题,绝对不可以带着刻舟求剑的有色眼镜去恶意忽略俄罗斯的技术进步。实事求是的分析,是提出解局方案的第一步。张口就来俄罗斯是在骗钱装样子,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你要敢说北方工业到现在还没有联系过自己的老达瓦西里们,吵吵嚷嚷地要看实物,没有以此借鉴修改我们的四代坦克,那你真的就是。。。)
刀口:昨天(5月6日)北京台的《军情解码》专门谈了俄罗斯进口054A的事儿,哪位大侠转一下视频,大家看看,蛮有意思的。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简称军技合作,确实是双方的,当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90年代中国是纯进口俄罗斯的装备,21世纪开年中国就开始逆推仿制,第一个十年结束,中国已经进入自主研发,甚至大量反哺俄罗斯阶段。这种历史上电光石火的变化,发生在短短的二十年间,真真是堪称奇迹!
我们从中看出的是什么?
是对中国的制度优势,体制优势,道路优势,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的肯定,是对不走改旗易帜之邪路的丰厚回报。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俄罗斯之所以要进口中国的054A主要是工业体系不完整造成的,电子技术和元器件在白俄罗斯,燃气轮机在乌克兰,现在的俄罗斯居然连一艘3000吨的护卫舰都造不出来,主要是发动机不行,电子技术不行,结果设计的三种1000-4000吨的护卫舰都是造了半截造不下去了。
目前俄罗斯要造驱逐舰一样存在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的问题,据说已经在与中国谈进口QC280和QC185发动机的问题。
俄罗斯目前主要是体系不完整,分系统好的还可以,不好的就真的没办法。
去年2014坦克两项大赛,俄罗斯的T72M3坦克表现了上佳的机动性和皮实耐造,但是简易双稳火控系统真的是差强人意,基本算不入流,反观中国的96A在火控技术上已经稳稳的赶超西方技术,上反式双稳火控技术表现的成熟稳定先进,射击比赛19打19中,这连西方坦克也做不到。
这次俄罗斯推出T14阿玛塔坦克,阿玛塔是怎么解决双稳技术的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就中俄军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排除也有一定的合作,或者干脆说是支援吧?
当阿马塔第一次驶过红场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好像第一次见米格25,第一次见T-64。当然,那种震撼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出自于对于一个强大对手的尊重,和对自己的鞭策。
科技树就像是冰山,大多数时候放得上台面的东西往往都是彼此出于宣传需要和产业战略博弈的结果。看不起苏联/俄罗斯技术存量的朋友们不妨好好想想,一个在数理方向上天赋出类拔萃的民族,哆哆嗦嗦赶上了前几次工业革命,经过民族主义的激发,积累了近七十年的家底,其底蕴是常人无法想像的。苏联解体,仅被华尔街刮走的浮财就有五十万亿美元之巨(中位数估计)。这么个庞然大物,即便是衰落,顾头不顾腚,然而当年的很多宝贝拿出来一个,只要这几十年别家没得做,依然是世界领先。
关于老毛子的国民性,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上PhD的时候,办公室跟我最要好的哥们是东乌克兰的,估且叫他阿廖沙吧。阿廖沙本来是学物理出身的,辗转来到美国读数学phd。这哥们充分体现了苏联人的民族个性:第一,特别能吃苦,一米九的个字一天吃一个面包就够了,忙起来没日没夜,一点都不夸张;第二,数理逻辑的原则性特别强,在学术上总是特别特别扎实,我和德国人偶尔做个积分有的时候还要查个表,人家所有的积分公式都记在脑子里。办公室里他最早学会用超级计算机平行编程,经常用模拟的办法解决问题独辟蹊径;第三,学术独立性特别强,要干什么自己脑子里有非常坚决的想法,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俄罗斯民族的创造力:这是种全身心投入之后的激发状态。这种创造力我们都可以学习到,关键是要钻研。第四,就是目的性强。他好几门期末考试着急了都是抄我的卷子。。。而且对作弊本身没什么太大的感觉。第五就是能喝酒,脾气暴躁。但是事后冷静下来总是回头继续开心做朋友。猛,但是粗中有细,是俄罗斯人给我的最大印象。
老毛子如今再怎么不济,人家是靠人命扛下来希特勒的,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苏联红军这支队伍并没有真的被成建制地消灭。这30年,苏联红军(估且这么叫吧)在经历过指挥部被打掉,国土沦丧,敌特渗透之后,一系列组合拳反攻打得华尔街和西方楞在原地。俄罗斯这几次在应对颜色革命和西方渗透上,反应之快,手段之坚决,令有识之士拍案叫好。大家要看到,普京的俄罗斯不仅仅有阿马塔坦克,还有今日俄罗斯网站,还有新时代版本的“右翼国际”,还有完善的忠于领袖的内阁团队(我们只有半个)。当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那一刻,已经是俄罗斯的止损点了。前苏联的家底会被有计划有层次的盘活,坦克的投资相对要小于航空航天,再加上符合俄罗斯这个陆权大国的地缘利益,所以项目在当时被最优先保留下来(有点我们轰7的意味)。
所以出现阿马塔这种第四代坦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整个俄罗斯民族在逆境中不断奋斗的结果。大家要严肃对待俄罗斯恢复元气这个命题,绝对不可以带着刻舟求剑的有色眼镜去恶意忽略俄罗斯的技术进步。实事求是的分析,是提出解局方案的第一步。张口就来俄罗斯是在骗钱装样子,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你要敢说北方工业到现在还没有联系过自己的老达瓦西里们,吵吵嚷嚷地要看实物,没有以此借鉴修改我们的四代坦克,那你真的就是。。。)
刀口:昨天(5月6日)北京台的《军情解码》专门谈了俄罗斯进口054A的事儿,哪位大侠转一下视频,大家看看,蛮有意思的。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简称军技合作,确实是双方的,当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90年代中国是纯进口俄罗斯的装备,21世纪开年中国就开始逆推仿制,第一个十年结束,中国已经进入自主研发,甚至大量反哺俄罗斯阶段。这种历史上电光石火的变化,发生在短短的二十年间,真真是堪称奇迹!
我们从中看出的是什么?
是对中国的制度优势,体制优势,道路优势,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的肯定,是对不走改旗易帜之邪路的丰厚回报。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俄罗斯之所以要进口中国的054A主要是工业体系不完整造成的,电子技术和元器件在白俄罗斯,燃气轮机在乌克兰,现在的俄罗斯居然连一艘3000吨的护卫舰都造不出来,主要是发动机不行,电子技术不行,结果设计的三种1000-4000吨的护卫舰都是造了半截造不下去了。
目前俄罗斯要造驱逐舰一样存在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的问题,据说已经在与中国谈进口QC280和QC185发动机的问题。
俄罗斯目前主要是体系不完整,分系统好的还可以,不好的就真的没办法。
去年2014坦克两项大赛,俄罗斯的T72M3坦克表现了上佳的机动性和皮实耐造,但是简易双稳火控系统真的是差强人意,基本算不入流,反观中国的96A在火控技术上已经稳稳的赶超西方技术,上反式双稳火控技术表现的成熟稳定先进,射击比赛19打19中,这连西方坦克也做不到。
这次俄罗斯推出T14阿玛塔坦克,阿玛塔是怎么解决双稳技术的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就中俄军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排除也有一定的合作,或者干脆说是支援吧?
阿玛塔坦克全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