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太大意,这回不止得罪美国,还惹怒千亿印度民众,怎么办…
2019-12-13 09:26:45
印度总理莫迪最近要做出一个慎重的决定,即是否在印度议会通过的“公民身份法案(修正案)”上签字,宣布其正式生效。
该法案决定授予2014年12月31日前因“宗教迫害”来到印度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三国六个少数宗教社群印度国民身份,但是将穆斯林排除在外。
《公民身份法案》为印度的非法移民,获得合法公民身份,亮起了绿灯,却遭到了民众的广泛批评。
想要了解事情的始末,就必须先回顾印度的非法移民问题。当年印巴分治,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后独立为孟加拉国后,大量的战争难民涌入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成为非法移民,其中大多数者是穆斯林教徒。
人一多,资源分配不均,暴力犯罪问题升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再加上本就势如水火的印度教与穆斯林间的冲突,原著居民对非法移民的反感情绪日增,而印度政府、阿萨姆邦本地政府为了平息民愤,决定驱逐这些非法移民。
但是,对于非法移民的界定,双方起了争执。前者提议驱赶孟加拉国独立后迁居阿萨姆邦的非法移民,后者则表示应该将东巴基斯坦时期的“黑户”一并赶出去,最终阿萨姆邦本地政府做了妥协,同意了印度政府的提议,双方签署了《阿萨姆协议》,不过协议基本没被执行就是后话了。
这次《公民身份法案》将穆斯林排除在外,直接将宗教矛盾摆到了台面上,遭到穆斯林居民的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向来喜欢拿人权说事的美国也趁机踩了印度一脚,称这是赤裸裸的歧视,威胁要制裁相关人员。
此外,法案颁发更多“户口”的行为也惹得阿萨姆邦居民不快,这意味着当年签署的《阿萨姆协议》失效了,越来越多的“黑户”人口将享受与自己一样的公民权利,这让他们觉得受到政府的愚弄。
于是,怀着不同愤怒原因的民众,走上阿萨姆邦最大城市古瓦哈提街头,焚烧轮胎和公共设施,宣泄对法案的不满,印度政府为此不得不对城市实行宵禁,暂停网络服务,并派遣大量军队驻守,防止骚乱进一步扩大。
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从表面上看是镇压了反对者的声音,然而也可能遭到反弹,激发民众更激烈的对抗情绪。
不过,比起不满的阿萨姆邦居民,莫迪不仅在推特上点赞《公民身份法案》,还声称“这是印度标志性的一天,标志着我们这个国家的富于同情、珍爱兄弟的精神气质”。可见,他对该法案是非常满意的。
只是,面对群情激动的反对者,莫迪还需先掂量掂量后果再决定签署法案事宜,毕竟“洋葱危机”、经济持续衰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让印度民众,对莫迪政府的执政能力大为不满,这次再处理不好阿萨姆邦的骚乱,将进一步失去民心。
该法案决定授予2014年12月31日前因“宗教迫害”来到印度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三国六个少数宗教社群印度国民身份,但是将穆斯林排除在外。
《公民身份法案》为印度的非法移民,获得合法公民身份,亮起了绿灯,却遭到了民众的广泛批评。
想要了解事情的始末,就必须先回顾印度的非法移民问题。当年印巴分治,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后独立为孟加拉国后,大量的战争难民涌入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成为非法移民,其中大多数者是穆斯林教徒。
人一多,资源分配不均,暴力犯罪问题升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再加上本就势如水火的印度教与穆斯林间的冲突,原著居民对非法移民的反感情绪日增,而印度政府、阿萨姆邦本地政府为了平息民愤,决定驱逐这些非法移民。
但是,对于非法移民的界定,双方起了争执。前者提议驱赶孟加拉国独立后迁居阿萨姆邦的非法移民,后者则表示应该将东巴基斯坦时期的“黑户”一并赶出去,最终阿萨姆邦本地政府做了妥协,同意了印度政府的提议,双方签署了《阿萨姆协议》,不过协议基本没被执行就是后话了。
这次《公民身份法案》将穆斯林排除在外,直接将宗教矛盾摆到了台面上,遭到穆斯林居民的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向来喜欢拿人权说事的美国也趁机踩了印度一脚,称这是赤裸裸的歧视,威胁要制裁相关人员。
此外,法案颁发更多“户口”的行为也惹得阿萨姆邦居民不快,这意味着当年签署的《阿萨姆协议》失效了,越来越多的“黑户”人口将享受与自己一样的公民权利,这让他们觉得受到政府的愚弄。
于是,怀着不同愤怒原因的民众,走上阿萨姆邦最大城市古瓦哈提街头,焚烧轮胎和公共设施,宣泄对法案的不满,印度政府为此不得不对城市实行宵禁,暂停网络服务,并派遣大量军队驻守,防止骚乱进一步扩大。
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从表面上看是镇压了反对者的声音,然而也可能遭到反弹,激发民众更激烈的对抗情绪。
不过,比起不满的阿萨姆邦居民,莫迪不仅在推特上点赞《公民身份法案》,还声称“这是印度标志性的一天,标志着我们这个国家的富于同情、珍爱兄弟的精神气质”。可见,他对该法案是非常满意的。
只是,面对群情激动的反对者,莫迪还需先掂量掂量后果再决定签署法案事宜,毕竟“洋葱危机”、经济持续衰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让印度民众,对莫迪政府的执政能力大为不满,这次再处理不好阿萨姆邦的骚乱,将进一步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