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惊呼:独撑中美危局 习近平讲话流露北京忧虑

2016-06-08 07:28:22   

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对话6月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虽然习近平强调中美要坚定方向、锲而不舍,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得到更大发展,但是对比2014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时习近平的谈话不难发现三大不同。

第一,习近平对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讲话相比去年的四点今年多了一条“要就亚太事务加强沟通和合作”;

第二,习近平去年强调“增进互信,把握方向”,今年在论述这一点时仅仅表示“要增强两国互信”,并未提出大方向,去年谈“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今天直接指出“要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第三,去年习近平并未专门谈及中国的战略,今年在提出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后,他用两大段谈及中国的外交战略。
习近平今年讲话有所改变显然是中美关系出现新变化的信号。习近平单独强调加强亚太事务沟通,是针对目前糟糕的南海局面而来的。如果说习近平去年还比较含蓄的提出互相尊重,那么今年直接要妥善处理分歧显然是差异已经上升为矛盾分歧。

习近平强调两国增强互信的重要行是因为没有互信就没有方向,中美目前实际上面临的是基本的互信难题,大方向的一致早已经无从谈起,没有互信大方向是妄言。习近平专门用两段去介绍中国的战略目标是解疑释惑,增强互信的具体举措。

讲话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美在亚太的竞争的复杂性以及双方亚太的竞争已经越来越影响中美在两国互信和大方向上的判断。在当前南海仲裁案风波云涌的背景下,习近平的讲话称要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懈努力暗示了北京在面临这一问题时的忧心忡忡和紧迫感。

2012年2月,习近平访美提出新型大国关系,三个月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2012年5月3日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作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个防范大国冲突的关系机制亦是由中国主动提出的,在中美关系出现分歧的当下,北京将双边关系的基调调回到新型大国关系上,这尤可见,主动缓和中美关系,极力想构建和平大局的是中国。

而作为苏联解体以来的全球霸主,美国为所欲为、不看人脸色行事的世界领导者角色已经深深印在美国人的性格中。对于美国而言不存在主动回避与中国争端的问题。从奥巴马多次宣示防卫日本、与韩国继续战时指挥权的谈判、和菲律宾签署防务协议搅局挑起南海仲裁看,美国事实上已经摆明车马,认为中国才是下一场战争的挑起者。

纵然美国宣布重返亚太战略后一直被认为还沉在中东战争泥潭中拔不出来,但美国的对华傲慢始终未变,这从美国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规格就可以看出。

2009年以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轮流在中美举行,与2010年、2012年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第二轮和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致辞一致,2014年2016年习近平也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但除了2009年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时奥巴马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此后2011年2013年2015年,美国作为东道主主办中美战略对话时,在开幕式上致辞的却是美国副总统拜登,这与中国每次都以国家元首的规格应对截然不同。

从即便美国与俄罗斯竟逐中东亦不放松亚太看,无论是否与中国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美国都不会改变战略初衷,美国的重心确实是在亚太。美国首先考虑执行的是本国规划而非中国感受。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美关系的不平等。而这也不禁让人疑惑,中国为什么主动低调甚至不顾规格是否对等,急于缓和中美关系?纵然中国作为一个欲实现民族复兴的大国,必须考虑如何长期高速发展,维护战略机遇期,主动与美国和平相处是中国必须考虑的问题。但如果中美关系的现状一直维持在中国委屈求全主动推进的状态,那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否拥有未来?这些问题北京不得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