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枭龙到底强在哪里?

2019-03-11 08:32:15   

古话说疾风知劲草,乱世见英雄。我们现在常常说,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枭龙战机能在第一次实战中就大放异彩,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本身非常强大,而外界包括某方国内的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自己人和外人都有些低估了枭龙的实际能力的情况下,初露锋芒,便震惊了全世界。枭龙机群出人意料的战斗力,首先来源于本身有较强的体系支持,在这个体系中,枭龙机群只是一个作战的重要节点,但是体系本身的性能更为强大。一个是成熟的现代信息战下的体系作战,而对手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空中单打独斗,自然一开始就不在同一个时空实力的位面上。而枭龙战机本身,更是某方航空科技实力的向下延伸。枭龙的总师,是世界上已经服役的3种五代机之一的总师,而这种五代重歼,除了发动机还不太达标外,其他各方面堪称当今世界最强的5.5代战机。
让这样一个世界级航空大师来设计一种轻型三代机,等于是大学生做初中作业,自然是信手拈来。枭龙战机的性能要设计到多么高,完全只需要看用户的钱包,而不是设计方和建造方有哪些技术家底。因此这种轻型战机,就是小国空军难得的性价比神器。不过在今年之前,能认识到这一点的用户还不够多。说到底,枭龙是某方航空工业实力最近20年突飞猛进的一种自然外溢,稍微露了一小手,就已经足够一些国家喝一壶的了。枭龙从一开始,在技术上就非常的实事求是。比如这次取胜的BLK2批次的自产雷达,在交付用户时,明确的说对典型三代机的发现距离是105公里。而用户拿到飞机后实际测量,才发现清晰有效的抓住典型三代和二代战机的实际距离是130公里以上!而在天气特别良好的环境下,发现典型三代机的距离高达150公里。
足足比使用说明书的最高性能高出了50%,用户感动的不得了,说大哥卖东西太实在了,不但童叟无欺,还性能超值。相反,枭龙对手的各种三代战机,发现枭龙BLK2的实际距离最多也就50公里,却往往吹嘘120公里以上。这样一对比,造成实战中对手还在焦急的看雷达屏幕,拼命找枭龙位置的时候,枭龙发射的中距弹已经招呼到对方头上了。
而到了正在推出的枭龙BLK3,测试某所的风冷AESA雷达时,对典型三代机锁定距离大于2XX公里。而对手以2.7亿美元一架订购的阵风最新版本的相控阵雷达,对空最大探测距离约160千米(RCS=5),因此枭龙3,面对价格是他的9倍的阵风,最关键的雷达性能仍然领先!
从枭龙2开始,就还有一个大的优点,即采用了新一代战机才有的全机自动检测系统,开机就会自动检测所有系统,不像三代半以前的飞机,还需要地勤逐一检查设备,对于提升前线战机的出勤率有很大好处。这本身也是五代机技术的延伸。
另外,枭龙的整体框架结构,据说居然采用了价格低廉,但是强度却超高的合金钢材,
结构冗余度远远高于一般钛合金和铝合金骨架的其他战机,虽然有自重的轻微劣势,但是使用年限却成十几倍的提高,而且改进余地很大。机体结构超强,则使用中可更加泼辣,服役总时间更长,这本来是考虑到合作方国内航空工业实力薄弱,需要减少大修和维护的工作量,但没想到对大多数经济不富裕和实力不强的国家来说,结实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娇贵的战机,他们买不起,更用不起。


枭龙还具备五代机相当多技术体系,比如隐身进气道,电子对抗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比潜在的对手鹰狮、F16、米格29、幻影2000高多了,易操作维护,出勤率高,兼容性高,RCS特征小,如果发动机再提升一个档次,将更加不得了。据说枭龙BLK3单价只需要4000万美元,这个性价比太高,对方买来阵风对抗都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