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形成夜战能力:中国航母战斗群打击能力已经成行了

2017-10-22 08:12:13   



据媒体报道,歼15已经开始了夜航的训练,这也意味着歼15很可能会很快形夜间作战能力,在现在空军、尤其是海军航空兵的训练中,这种作战能力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海面上,夜晚的环境要比陆地复杂很多,要实现夜间作战,基本上也意味着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基本上已经完备了,在歼15夜战能力形成以后,我国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完备的地步。
相对于陆基战机来说,海基的夜间作战更加麻烦,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海上的气象环境比较复杂,陆地上的气象环境是比较稳定的,这主要是因为陆地地形多变,各地域早已形成了固定环境的原因。而海面上就完全不一样了,海面上气象环境复杂,并且洋流等也随时更换,因此海面上气象环境对于战机和战舰甚至有毁灭性的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太平洋舰队就遭遇了强台风,最终造成的损失甚至比和日本打一次海战还要大一些,即使到现代也是如此,美国海军就因为气象风暴导致的战机着舰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事故,最严重的一次甚至导致了15架飞机毁灭。


另一方面,航母上降落非常复杂,陆基机场的夜间降落虽然相对麻烦,但没有那么困难,陆基跑道较为平坦,并且大多数周围都已经全部肃清,即使无法降落在跑道上,也可以牺牲起落架来降落在附近,而只需要更换起落架即可。但海面上就完全不同,航母的跑道仅有不到30米宽,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也不到80米宽,降落跑道宽度仅有30米左右,在夜间保持高速航行的航母上降落,是每一个舰载机飞行员都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一旦降落失败,最好的结果就是冲入大海迫降,最坏的结果自然就是不但机毁人亡,还导致航母损失了。


我国辽宁号航母形成了夜间作战能力,不但代表了我国歼15航母的可操作性达到了极致,可以保证自己降落在甲板上,也代表了我国飞行员非常优秀,能够执行这种艰难的任务。夜间作战的好处自然是非常大的,在夜间作战的情况下,防空系统至少有30%无法发挥作用,而光电类型的控制系统就很难实现完美的作战能力,虽然可以利用夜视仪和红外成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自然比白天要差很多了。但相对于打击方,夜间作战战斗力并不会下降,现代防区外作战的情况下,无论是打击还是制空,只需要解决预警机的探测问题就能保证作战任务了。
夜战能力的形成意味着辽宁号航母战斗群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战斗群,即使是俄罗斯,也没有做到这一点,俄罗斯的苏33和米格29K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作战能力,甚至俄罗斯凑不出一支真正的航母战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