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 | 为了凑齐嫁妆,竟然被迫去黑市卖肾!这种陋习简直就是国耻~

2018-03-09 18:34:30   

彩礼、嫁妆,这些结婚的礼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这种习俗在很多国家都有。在中国,彩礼和嫁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礼记》中记载的婚姻六礼中的纳征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关于彩礼和嫁妆最早的记载。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年轻人表示他们结婚不需要彩礼和嫁妆,他们的做法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这样的正能量在我们的身边越来越多,小编身边就有好几对零彩礼零嫁妆结婚的新人。生活得也十分幸福美满。

不过,在我们的一个邻国,那里的年轻人可没有这么幸运了。在这个国家,不少女青年在出嫁前都要给男方家庭一大笔嫁妆,这成了不少女方家庭一笔不小的负担。这个国家就是被不少西方国家誉为“亚洲民主典范”的印度。因为嫁妆的原因,这个国家在近日又出现了一幕令人痛心的悲剧。



这起悲剧的女主角名叫丽塔·莎卡,今年28岁。12年前,她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因为她家太穷,给不起20万卢比(约1.97万人民币)的嫁妆。而她悲剧的人生也就由此展开。

等等,是不是有什么不对?12年前,丽塔才16岁!16岁,在我们国家,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应该在校园里努力地学习,沐浴着知识的阳光。可在印度,16岁的少女,就在花一样的青春年华,就要被逼嫁人了。

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国家是法定结婚年龄最迟的国家之一,有不少慕洋大V认为我们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应该和国际接轨。殊不知,延迟法定结婚年龄,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让女性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可以自由地选择人生道路,而不是成为早早地被嫁出去作为交换彩礼的商品。当然,印度也有法定的结婚年龄,印度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是女18岁男21岁,但对违法者的处罚却很轻微,最多只是处以15天的拘役和1000卢比的罚款。这种不痛不痒的惩罚,谁会放在眼里呢?另外,又有谁愿意在别人办喜事的时候不去凑热闹,而跑到警察局去报案呢?所以,许多童婚仪式在举行了之后,地方当局还被蒙在鼓里。而我们的主人公丽塔,估计也是这种情况。

丽塔在结婚后,因为没有支付她“应当”支付的嫁妆,经常受到丈夫和公婆的虐待。2年前丽塔开始感觉到急性胃疼,于是她的丈夫和婆婆带她去了一个位于加尔各答的私人诊所,并且告诉她要做切除阑尾的手术。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手术后,她的疼痛并没有降低,反而加剧了。她恳求丈夫再带她去看病,但是她丈夫没有理睬她,还警告她说不要跟任何人说做过手术。强忍了一年多的痛苦之后,丽塔找了一个机会,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北孟加拉医学院检查,发现当初医院并没有把她发炎的阑尾切除,相反她的右肾却失踪了。丽塔和她的家人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眼睛,于是又去了另外一家医院检查,结果也是右肾失踪。她这下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丈夫不允许他说出做手术的事情。


丽塔

得知真相的丽塔随后在家人的陪伴下报了警,之后,她的丈夫和其父兄被捕,并被指控犯有“非法贩卖人体器官”、“团伙犯罪”、“企图谋杀”和“非法拘禁已婚妇女”等罪名。在警方审讯下,她丈夫承认将妻子的肾卖给了恰蒂斯加尔邦的一个商人。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参与共同犯罪的婆婆依然逍遥法外。

对于丽塔的遭遇,很多网友也表示了同情:

@CODE----E:这类事情发生在印度一点都不觉得吃惊,毕竟比这个更恶劣的比比皆是,只能祈祷这位女士平安了。

@Mr Song:这是女权的事。印度的人权,西方是认可的。

事实上,天价嫁妆,一直都是压在印度女性肩膀上的重担。在印度,生女儿是赔本买卖,不只要哺育她成人,还要准备丰厚的嫁妆才行。

印度女人地位低下,只被看作生孩子的工具,出嫁时要赔上大笔嫁妆,新娘在婆家才有位置。据统计,印度的普通家庭嫁女儿几乎要花费一个家庭60%的储蓄。调查显示,印度女性嫁给公务员大概需要支付1000万-5000万卢比(相当于人民币100-500万)的彩礼。而嫁给医生,工程师则需要支付100-500万卢比(相当于人民币10-50万)的彩礼。因为嫁妆产生的闹剧更是比比皆是。

据报道,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在2017年发生了3404起绑架单身男子逼迫他们结婚的案例。这些参与绑架的一般都是有女儿的贫穷家庭,他们想把女儿嫁出去,但又无力支付昂贵的嫁妆,只能“穷则思变,铤而走险了”。此外,因为付不起天价嫁妆,也催生了不少悲剧:





这样的悲剧,多次在印度发生,这其中的原因,也相当复杂。

首先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为了巩固上级阶级的地位,印度教主张种姓内部通婚,规定原则上不允许跨种姓联姻。不过,高种姓的男子可以娶比自己种姓低的女子,名为“顺婚”,子嗣的种姓随男方。而高种姓的女子,决不能嫁给比自己种姓低的男子,这是“逆婚”,子嗣直接成为贱民。

有了这样的规定,许多低种姓的家庭为了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就主动把自己家的女儿嫁给高种姓的男人。那么怎么才能让人家看上呢?那就只有华山一条路,拿钱说话呗。逐渐地,这种情况越来越多,而且蔓延到种族内部通婚当中,人们为了让女儿嫁个好丈夫,拼命提高嫁妆费用。上层阶级的行为往往具有示范作用,引发全社会效仿。再加上印度大部分居民信仰印度教,印度教鼓励女方出嫁妆,赞其是“德行高尚的行为”,使它称为一种“宗教正确”。就这样,女方出钱结婚成为印度全社会的共识。

其实直到十九世纪之前,印度女性的嫁妆支配权部分依旧掌握在女性自己手中。但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期间的近一百年里,嫁妆的意义和它的影响彻底发生了变化。美国历史学家韦纳•奥尔登堡在《嫁妆谋杀-文化犯罪的根源》一书中所写道:“英国统治下(印度)经济和社会巨变的后果之一就是妇女失去了对嫁妆这样的值钱物品应有的权利,越来越失去了对嫁妆的支配权。这最终导致妇女越来越不受尊重。对妇女的轻视伴随她们的一生。”

也就是说,在殖民地统治期间,妇女彻底丧失了对嫁妆的财产支配权,这项财富直接被转手到男方家庭之中;女方家庭的自愿行为彻底变成为一项男方对女方带有强制的请求权利,嫁妆成为整个印度教社会的习惯性义务;殖民统治下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经济体系得以确立,也让支付嫁妆的形式发生了改变,通过货币的形式进行财产转移更为方便,也使得支付嫁妆变得“更加容易”了。印度有很多学者认为,嫁妆制度从一种传统变成一项罪恶,就是在这一百年中发生的。




殖民时期印度乱象

印度独立之后,印度妇女地位的低下并没有改变,再加上“顺婚”现象的存在,让高种姓家庭把儿子娶媳妇看成了一本万利的投资,于是,天价婚礼在印度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