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鼓掌之间?(一)

2018-03-05 12:46:58   

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关于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指控,就一直没有停下来过,闹得沸沸扬扬,“通俄门”将来还会是主流媒体的报道重点。


对于我个人来,很难理解美国主流精英阶层的道德观,是非观,价值观,他们曾在1996年如此深入地干涉过俄罗斯大选,为何今天将外部力量干涉大选说成天理不容的行为?


上个月,CIA前局长伍尔西还淡定地承认,美国一直在干涉别国选举,但这是出于“民主”,是为了别国好。


那就不必再谈什么“民主自由”了,痛快给个话:


美国代表正义,正义者杀人放火都是对的。


美国对手代表邪恶,邪恶者修桥补路都是错的。


俄罗斯被吊销了“民主”执照,然而在2000年之前,它还是“民主”朋友圈里的一员。在选举制度没有任何改变情况下,地被一脚踢出“民主”国家行列。


因为美国根本控制不了普京,也无法在他身边形成傀儡集团,轻车熟路操纵俄罗斯大选套路用不上了。


所谓操纵必须要内外勾结,现在没戏了。


1996年大选,直接了当地说,是美国一手改变了大选结果,很多秘密包括今天的俄罗斯青年,也知之甚少,更别说中国网友。


二十二年之后,不妨将一些不可见光的把戏摆出来给大家看一看,也许能让你对“美式选举”多一些思考。


精疲力尽的俄罗斯


96年俄总统大选之前,是杜马大选,美国已经预感到了危机。199512月,执政的“我们的祖国俄罗斯”党,在杜马选举中惨败,只得到10.1%票数,加上亲叶利钦联盟,也不过18%,俄罗斯共产党优势越发明显。


再看国内情况:


车臣战争,令整个国家陷入一场巨大的危机之中,人民没有安全感。


中下层公务员薪水长期被拖欠,老百姓退休金灰飞烟灭,贫困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恶梦。


寡头们忙着将抢来的民脂民膏向欧洲转移,国家得不到发展建设的资金,只能央求IMF,世界银行。


腐败和黑社会笼罩着整个社会。


整个国家精疲力尽,俄罗斯人民开始怀念有秩序有保障的苏联时代,痛恨“休克疗法”。


照此情形进行大选,叶利钦必败无疑,这样,叶利钦核心团队,曾想利用《战争法》,以车臣战争为名,推迟大选。


但推迟大选,势必会加重俄政局的不可预测风险,寡头和西方都希望能延续叶利钦政权,以确保各方利益。因此,总统卫队长科尔扎科夫提出的推迟建议被否决。


叶利钦---寡头---西方联盟,就是权力---资本--外部势力的联盟,这是一个与老百姓利益对立的少数人利益集团。


“美式民主”虚伪性和悖论就出现了,投票时,老百姓占绝大多数,利益集团是极少数。怨气冲天的民众,哪怕是出于换换手气的考虑,也不会选择叶利钦。


96年初期民调排名为:


久加诺夫(俄共)


列别德将军


亚夫林斯基(经济学家)


日里诺夫斯基(“民主自由的恶狼)


叶利钦。


美国预测在不干涉情况下,叶利钦得票率将是个位数,他将成为跑道上的陪跑者。


不过叶利钦在美国眼中,也有占优一面,无论是公私电视台,都掌握在亲叶利钦的资本大佬手中,像NTV(第二频道)CEO马拉申科本身就是叶利钦团队中一员。


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改变老百姓的思想?手段有两种:


一,许诺


二,恐吓


许诺,效果相当差,补发工资许诺还没有实现,再许诺,反而会激起民意反感。


只能选择恐吓,俄罗斯人心里怕什么?就强化这种恐惧感,媒体反复告诉民众:选择俄共,就等于选择饥荒,就等于选择内战。


苏联时代的阴暗画面,不断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对于叶利钦团队来说,1996年还根本不懂选举游戏的玩法,竞选总部也是四分五裂,各说各话。


美国导师就登场了,全面操盘选举的战略和战术,手把手指导叶利钦该如何运作选举。


美国导师


这幢大楼很重要,它是莫斯科的总统饭店,11层是叶利钦竞选总部,从这里出发到克里姆林宫只要10分钟车程。


111120大套房内却住着两个神秘的美国人:乔治.戈顿和迪克.德雷斯纳。


美国人入住时间是199631日左右,登记身份是超薄电视代理商,实际身份是美国派来的选举导师,在俄一切行为绝对保密。


那么这两个人在美国的身份又是什么?


乔治.戈顿:共和党选举数据分析员,曾是加州州长威尔逊选举总部负责人。


迪克.德雷斯纳:共和党选举咨询师,后来还有另一名咨询师舒梅特。


美国各级选举虽然热闹,但这些人都处于幕后,他们是美国精心挑选以帮助叶利钦当选的得力干将。


1995年杜马选举之后,美国就急着找叶利钦团队联系,出面搭桥的是美藉俄裔富商布莱宁。


19962月,布莱宁与叶利钦竞选班子谈妥,俄国接受美国派来的操盘手。布莱宁还推荐他的儿子阿兰和华盛顿游说专家穆尔,叶利钦全部同意。


乔治.戈顿和迪克.德雷斯纳工作时间为31日到71日(遥控指导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美国给的报酬是25万美元一人,俄罗斯还得另外给他们一笔钱,成功后,上不封顶。


是不是很可怕?俄罗斯是一个大国,选举居然控制在美国人手中,而民众在媒体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是美国人过滤挑选过的信息。


导师绝不能与叶利钦见面,但又要与他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怎么办?


一,通过备忘录形式由叶利钦秘书进行互相传递。


二,紧急情况由叶利钦小女儿(总统顾问)塔吉扬娜负责联系。


塔吉扬娜跟她姐姐不同,她有政治欲望,可以把这角色看成是伊万卡。


塔吉扬娜当时跟第二任老公季亚琴科分居,住进了克里姆林宫,在这期间与叶利钦办公室主任尤马舍夫相好,也就是说尤马舍夫既是总统心腹又是女婿。


两人婚礼是在2001年举行。


据英国人说法,切尔西的俄国老板阿布,也跟塔吉扬娜关系非同寻常,他的发迹离不开”情人“塔吉扬娜帮助。


寡头方面,叶利钦竞争总部提款机一个是阿布,一个是别列佐夫斯基。


美国导师选举步骤设计:


一,将杜马惨败责任推给总理切尔诺梅尔金。


二,将”休克疗法“责任推给改革派,解除丘拜斯第一副总理及金融掌门人职务。


三,解除美国傀儡外交部长科济列夫职务,换上普里马科夫,给民众一种不亲美的印象。


四,选择与列别德将军交易,双方结盟。


这一切只是开始,重中之中就是媒体。


候选人在电视访谈时,主持人都必须严格挑选,让叶利钦团队能控制。大家也许不明白主持人为什么如此重要?


举个例子,眉头紧锁的主持人在俄罗斯民众心中,具有亲切的熟人般的感觉,一副理性知识分子模样,自称是具有思考能力的”中立者“。


民众是不会防备主持人的,焦点都在候选人身上。


比如说后沙斯基是个名主持人,那么他在访问时,对俄共久加诺夫,就扮演拷问者角色,以圣母般的发问,让人觉得久加诺夫不是那么能干。


面对叶利钦,后沙斯基又变成了一个他的崇拜者,气氛轻松愉快,让人觉得主持人对叶利钦充满了信心。


民众的情感好恶很容易被主持人带动。


叶利钦还有一大问题:身体状况堪忧,酗酒严重损害了健康。如何让民众相信他强壮得像一头牛?


美国导师就策划他举行一个巡回表演,从老家叶卡特琳堡开始(配备强大的医疗团队)。


在沿线广袤的土地上,叶利钦一站一站去握手,演讲,送慰问品,许诺,他可以在乌法跳扭扭舞,也可以在顿河边上与美女们一起高歌快舞,以吸引年轻人选票。


这些活动录相之后,再交美国导师进行剪辑指导,挑出最能展现活力的照片和视频,展现给公众们看,如果叶利钦身体实在吃不消,就放老片子。


今天,我们都看过这种选举套路,韩国的,中国台湾省的,包括美国。但在1996年,俄罗斯民众哪里懂得这套路?更不可能知道是美国人在策划。


在资金方面,根据俄《选举法》每个人经费不得超过145亿卢布,当时约为300万美元,而叶利钦经费将近五亿美元。


寡头们为什么舍得给叶利钦掏钱买单?因为只有叶利钦才能继续保障他们的利益,而且不用担心被追责。


四月初,十三名俄罗斯顶级富豪联名呼吁民众不要”选择内战“,言下之意就是俄共当选,大家就等着流血和死亡吧。


作为呼应,美国通用汽车,大通银行,微软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等几位掌门人也在《纽约时报》发表声明,暗示叶利钦是最佳选择。


俄罗斯七大寡头在达沃斯开会时商定,暂时放下分歧,将自己控制的电视台,电台,报纸,出版机构,全部交给叶利钦使用,而丘拜斯作为他们总代表回到了叶利钦团队。


然而,这一切,还不足以保证叶利钦在6月获胜,美国导师要打出一张王牌,一张令俄罗斯人服气的王牌---结束僵持不下的车臣战争。


美国对俄罗斯选举插手之深,是令人难以想像的,后面还许多故事,明天再写第二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