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北斗导航获得俄卫星相助,美见势不妙,主动提出合作

2018-10-21 07:28:10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和中国签订合作协议,两国商定将加大卫星导航系统的深度融合,将俄方数十颗“格洛纳斯”导航卫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缝对接,为周边国家带来比GPS导航系统更优秀的卫星定位服务,对此航天专家评论称,等于说一夜之间,北斗导航能够精确覆盖的范围扩大了一倍,这显然是强强联合的结果。


以目前的技术条件,要让卫星定位系统覆盖全球,需要至少22颗卫星,再算上其他的后备卫星和其他功能的卫星,要打造一个完整的全球卫星定位体系,需要超过40枚各种功能的卫星。因此两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是最简单组建全球卫星网络的方法。无独有偶,不光俄罗斯在寻求和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合作,美国也在寻求和中国的卫星导航合作,美国希望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能和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兼容操作,这样直接把研发伽利略系统的欧洲诸国甩在了一边。


有专家分析,俄罗斯开放格洛纳斯导航其实是无奈之举,俄罗斯目前缺乏资金,无力维护昂贵的卫星导航系统,因此顺手推舟和中方合作,换来两国卫星系统的无缝对接,在目前来看这已经是最优选择。而看到中国和俄罗斯的卫星合作越来越深入,美国也希望能够分一杯羹,因此两国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提升北斗系统和GPS系统的兼容和互操作性,这其实也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但欧洲的情况就不明朗了,以中国北斗系统为纽带,三大强国已经展开了合作,世界最大的三个卫星定位系统的合作越来越频繁,但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是世界4大卫星定位系统中发展最缓慢的一个,由于多国参与意见不一,阻碍了伽利略系统的发展。反观GPS系统在加强和北斗卫星系统的合作后,对东亚地区的卫星导航业务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而中国的北斗系统有了GPS系统以及格洛纳斯系统的帮助,服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亚太地区,距离走向全球又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