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今天出大事,何人所为?背后透出哪些信息?中巴关系将何去何从?
2017-07-29 15:48:15
今天传出一条震荡级消息,巴基斯坦变天了!
据美联社7月28日消息,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取消总理谢里夫的任职资格,并要求其辞职。
从本月17日起,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一直在审理总理谢里夫的贪腐案,并在今天宣布了最终结果,法院门外3000安保人员坐镇。
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本身再正常不过,但因为巴铁跟我们关系不一般,再加上处于中印对峙的特殊时期,所以这一消息对我们显得非常醒目。
在这里,有三个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1、谢里夫下台的原因是什么?
2、这背后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3、变天后的巴铁,中巴关系将何去何从?
我们一一来看。
谢里夫下台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种可能:纯属特殊时期的偶然巧合
我们知道,巴基斯坦的总理与韩国总统一样,基本上没有善终的,从来没有哪一届巴铁总理能够任满5年任期,基本上都是半途被搞下台,不是军方政变,就是被人暗杀,或者被自己人拉下马,
本次谢里夫的下台,有可能是巴铁内部的一种“正常”变动,只不过恰好撞在了中印对峙时期。
第二种可能:美印所为
印度曾叫嚣“2.5线战争”,这其中的一线,就是来自巴基斯坦。巴铁,对于印度无疑是一把尖刀,对于中国肯定是一个重要伙伴,
如果让巴铁动荡起来,无疑对中国不利,而对印度大大利好。
我们注意到对谢里夫的调查是从本月17日开始的,这个日子正处于中印对峙期间;还注意另外一个信息,那就是巴基斯坦下一次大选将在2018年年中,也就是在一年多之后,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巴基斯坦不得不找一个临时总理,
很明显,一个临时找来的临时总理,他的威胁性显然比一个已经执政长达4年多的谢里夫要小得多。
从这诸多迹向来判断,本次巴铁变天的最大可能,应该是美印所为,
别忘了,昔日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就中过这一招。
这背后,透露出哪些信息?
第一,前面已经说过了,一个动荡的巴基斯坦对中国不利,对印度更有利;
第二、或许与中印会谈有关
此前的诸多信息已经报道,印度高官多瓦尔将在本月27~28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金砖国会议,这期间会与中方商谈解决中印对峙问题,
此间,印度方面有可能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但中国方面的态度肯定不会变,会坚决要求印度无条件撤军,
印度有可能会对中国的“坚持”不满,从而搞出点事情。
第三、印度对中国示警
中印目前都相互握着可以打向对方的一些王牌,其中巴基斯坦就是中国的王牌之一。有可能在中印对峙僵持的情况下,印度拿掉谢里夫,意在向中国表明,“你的王牌,我能够对付”。
第四、减轻印度压力、增强印度信心
中印对峙这段时间,巴印交火不断,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印度造成不小压力,如果在此时拿掉巴铁总理,让巴基斯坦内部自顾不暇,不论是美国还是印度干的,都将减轻三哥的压力。
另外,最支持印度的国家,除了美国外,还有日本与澳大利亚。日本近来,其防相稻田朋美因丑闻辞职,安倍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根本没功夫帮印度;澳大利亚顾忌中澳经贸,对印支持也是有心无力,
在这种情况下,若美国给巴铁造成损伤,无疑给印度打了一剂强心针。
第五、保持中印对峙、破坏中国“一带一路”
破坏中国是美国的既定国策,在早前,美国就将IS引入到巴基斯坦南部,以破坏中国“一带一路”,
就算是本次中印对峙,里面也有很多美国影子。如果在此时,让巴铁动荡,无疑会大大增强印度对抗中国的信心,
一个恶劣的周边环境,显然对我们发展“一带一路”更加不利。
中巴关系将何去何从呢?
笔者认为,中巴关系将一如既往,有三大理由可判断,
第一、中巴关系深植朝野,两国友好情谊深入两国人民的心中,这种关系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变更而有根本性的改变;
第二、中国对巴基斯坦有着长期影响。
熟悉中巴关系的人都知道,巴基斯坦的方方面面,包括修桥修路、用水用电、民生生活这些方面,都有中国的帮助,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瞬间改变;
第三、最关键的,巴铁的安全与经济,都必须依靠中国。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要靠中国带动,
同时,其国防安全,也必须依靠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巴基斯坦随时都有被印度吞掉的可能。当然,巴铁有核武,但能好好活下去,谁愿去同归于尽?
所以,以上几点,足以说明中巴关系还将一如既往的友好向前,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变化而有大转弯似的根本性改变。
最后
很多人说,从印度此前的各方面表现,它现在已经“骑虎难下”,态度软化正在寻找体面的离开方式,
笔者也觉得有这种可能。
但同时,在此前的文章里,我们也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此前印度的态度“软化”,其实是一种虚伪的、假惺惺的“示好”,
因为印度如果真心“求和”,那就不会一边嘴上示好,一边还在邀请蒙古反华总统访印,还在进行一些“不友好”的实际动作。
它很有可能是觉得自己已经占据了中国领土,已经处于某种“胜利”,在这种胜利之上,可以从容的对中国进行“外交讹诈”了。
就好比两个人打架,其中一个人把另外一个人死死摁在地上,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然后这个胜利者很骄傲的说:“现在,我们可以‘友好’的和谈了”。(实际上,就是在以胜利者的姿态进行敲诈)
当然,在中印对峙中,中国不是那个被撂倒的人,但印度却自认为是那个撂倒别人的“胜利者”。
巴铁的这次变天,或许只是它自身运转的一种“正常”更替,也或许是中美印暗流涌动下所激起的浪花显现,
这一场大国较量,只怕还远未结束!
据美联社7月28日消息,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取消总理谢里夫的任职资格,并要求其辞职。
从本月17日起,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一直在审理总理谢里夫的贪腐案,并在今天宣布了最终结果,法院门外3000安保人员坐镇。
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本身再正常不过,但因为巴铁跟我们关系不一般,再加上处于中印对峙的特殊时期,所以这一消息对我们显得非常醒目。
在这里,有三个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1、谢里夫下台的原因是什么?
2、这背后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3、变天后的巴铁,中巴关系将何去何从?
我们一一来看。
谢里夫下台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种可能:纯属特殊时期的偶然巧合
我们知道,巴基斯坦的总理与韩国总统一样,基本上没有善终的,从来没有哪一届巴铁总理能够任满5年任期,基本上都是半途被搞下台,不是军方政变,就是被人暗杀,或者被自己人拉下马,
本次谢里夫的下台,有可能是巴铁内部的一种“正常”变动,只不过恰好撞在了中印对峙时期。
第二种可能:美印所为
印度曾叫嚣“2.5线战争”,这其中的一线,就是来自巴基斯坦。巴铁,对于印度无疑是一把尖刀,对于中国肯定是一个重要伙伴,
如果让巴铁动荡起来,无疑对中国不利,而对印度大大利好。
我们注意到对谢里夫的调查是从本月17日开始的,这个日子正处于中印对峙期间;还注意另外一个信息,那就是巴基斯坦下一次大选将在2018年年中,也就是在一年多之后,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巴基斯坦不得不找一个临时总理,
很明显,一个临时找来的临时总理,他的威胁性显然比一个已经执政长达4年多的谢里夫要小得多。
从这诸多迹向来判断,本次巴铁变天的最大可能,应该是美印所为,
别忘了,昔日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就中过这一招。
这背后,透露出哪些信息?
第一,前面已经说过了,一个动荡的巴基斯坦对中国不利,对印度更有利;
第二、或许与中印会谈有关
此前的诸多信息已经报道,印度高官多瓦尔将在本月27~28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金砖国会议,这期间会与中方商谈解决中印对峙问题,
此间,印度方面有可能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但中国方面的态度肯定不会变,会坚决要求印度无条件撤军,
印度有可能会对中国的“坚持”不满,从而搞出点事情。
第三、印度对中国示警
中印目前都相互握着可以打向对方的一些王牌,其中巴基斯坦就是中国的王牌之一。有可能在中印对峙僵持的情况下,印度拿掉谢里夫,意在向中国表明,“你的王牌,我能够对付”。
第四、减轻印度压力、增强印度信心
中印对峙这段时间,巴印交火不断,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印度造成不小压力,如果在此时拿掉巴铁总理,让巴基斯坦内部自顾不暇,不论是美国还是印度干的,都将减轻三哥的压力。
另外,最支持印度的国家,除了美国外,还有日本与澳大利亚。日本近来,其防相稻田朋美因丑闻辞职,安倍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根本没功夫帮印度;澳大利亚顾忌中澳经贸,对印支持也是有心无力,
在这种情况下,若美国给巴铁造成损伤,无疑给印度打了一剂强心针。
第五、保持中印对峙、破坏中国“一带一路”
破坏中国是美国的既定国策,在早前,美国就将IS引入到巴基斯坦南部,以破坏中国“一带一路”,
就算是本次中印对峙,里面也有很多美国影子。如果在此时,让巴铁动荡,无疑会大大增强印度对抗中国的信心,
一个恶劣的周边环境,显然对我们发展“一带一路”更加不利。
中巴关系将何去何从呢?
笔者认为,中巴关系将一如既往,有三大理由可判断,
第一、中巴关系深植朝野,两国友好情谊深入两国人民的心中,这种关系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变更而有根本性的改变;
第二、中国对巴基斯坦有着长期影响。
熟悉中巴关系的人都知道,巴基斯坦的方方面面,包括修桥修路、用水用电、民生生活这些方面,都有中国的帮助,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瞬间改变;
第三、最关键的,巴铁的安全与经济,都必须依靠中国。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要靠中国带动,
同时,其国防安全,也必须依靠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巴基斯坦随时都有被印度吞掉的可能。当然,巴铁有核武,但能好好活下去,谁愿去同归于尽?
所以,以上几点,足以说明中巴关系还将一如既往的友好向前,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变化而有大转弯似的根本性改变。
最后
很多人说,从印度此前的各方面表现,它现在已经“骑虎难下”,态度软化正在寻找体面的离开方式,
笔者也觉得有这种可能。
但同时,在此前的文章里,我们也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此前印度的态度“软化”,其实是一种虚伪的、假惺惺的“示好”,
因为印度如果真心“求和”,那就不会一边嘴上示好,一边还在邀请蒙古反华总统访印,还在进行一些“不友好”的实际动作。
它很有可能是觉得自己已经占据了中国领土,已经处于某种“胜利”,在这种胜利之上,可以从容的对中国进行“外交讹诈”了。
就好比两个人打架,其中一个人把另外一个人死死摁在地上,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然后这个胜利者很骄傲的说:“现在,我们可以‘友好’的和谈了”。(实际上,就是在以胜利者的姿态进行敲诈)
当然,在中印对峙中,中国不是那个被撂倒的人,但印度却自认为是那个撂倒别人的“胜利者”。
巴铁的这次变天,或许只是它自身运转的一种“正常”更替,也或许是中美印暗流涌动下所激起的浪花显现,
这一场大国较量,只怕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