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吨级隐身轰炸机也要生产150架以上?

2023-12-11 23:16:59   

B21并不隐瞒自家的主要作战目标。如果说当年发展B2,目的是瞄准苏联本土的指挥中心、核弹发射井等一类战略节点,那么B21的目标层次同样包括,但是范围却整体扩大。也就是梦想把所有已经暴露的战略目标群都包括在其可以快速轰炸的范围之内,由此类似B2的数量肯定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并且B2只有不到20架,在实际作战行动中一次性出动10到12架就是绝对极限。如此稀少的数量怎么可以符合分布式出击节点的基本结构?于是到了B21,则以整体简配为代价,把可服役隐身轰炸机的总数量近乎扩大一个数量级,制定了150架作为基本的产量,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生产200架。这样在大规模战争中至少可以一次性起飞120架到150架。以50架作为一个集群,分别从阿斯拉加、澳洲北部,

图片

以及迪戈加西亚这3个战略方向同时出击,对某大国的本土进行向心突击;并且设定每架B21可以携带至少50枚精确制导炸弹。这样3大突击群,一共150架战略轰炸机就可以投掷7500枚灵巧炸弹。即使不使用核弹,单靠常规点穴,也确实可以造成相当大的战略性破坏。不过这种理想化的状态,想实现起来并不容易。第一就是三大出发基地,本身都在上千发中导的覆盖范围之内。如果有大战爆发的苗头,那么极其精确的中导水漂弹头,从发射到落地,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覆盖以上所有的出发机场,把大量的B21提前击毁在跑道上甚至是机库中。如果提前把几大战略基地的油库炸毁,那么再多的B21也没有足够的燃油起飞。另外B21在当代并不能实现绝对的隐身,就算是可以侥幸的起飞,但是,



一旦接近投弹区域的1500公里半径之内,必然遭到对方隐身战斗机与射程高达数百公里的超级空空导弹的密集拦截。这样留给B21成功突防可以投弹的机会则更少。另外B21作为低配版,内油航程已经缩水到仅仅1万公里上下;如果没有加油机的多次加油,那么连最基本的洲际往返轰炸任务都很难完成。而加油机与其他辅助型大飞机都不能隐身,这样对方的隐身战斗机打击起这些支持机种就更容易,甚至在数百公里的空距外就可以发射超级导弹轻易命中。一旦体系崩溃,B21再多的数量也是白送。当然最好的被动防御仍然不如反过来主动出击。正所谓寇可往,我亦可往!从各种途径来看,200吨级的隐身战略飞翼的综合性能与作战半径甚至在B2以上,至于对标简配版的B21更是不在话下。而且新机,



推出更晚,完善程度更高,则必然会运用更多突破性科技。在单机性能更强的大背景下,那么最终的下线服役数量就是另外一个关键指标。B21如果要装备150到200架,那么200吨级隐身新轰的最终装备量只会更多而不会更少。当前很少有人意识到:可以有4000公里级轰炸半径的轰炸机群装备数量最多的大国,到底是谁?考虑到飞翼体的极大结构强度,这种飞翼隐轰其实最终服役70年甚至上百年都问题不大,并且也不会与空天次轨轰炸机相互冲突。毕竟在定向能时代,木棍石块仍然可以当武器。于是乎到时候,至少有数百架非隐身轰炸机需要一对一的替换。这就要求战略隐轰的终极下线数量绝对不会少。如果真有200架以上,足够把周边所有鬼魅魍魉一次性轰个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