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美苏两极”之间的贸易战是怎么打的?

2018-05-01 07:59:15   

2018年由美国特朗普掀起的全球性“贸易战”,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同时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这其中不管是友好国家,还是关系紧张的国家,都难逃制约,手捏美元和大炮的的美国,就是这么底气十足。

美国开出的“贸易战”清单名录,可谓是条条款款数目繁多,从普通原材料,到高科技产品几乎都离不开“美国优先”的原则。

最近中国有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夹在其中可谓是受到“特殊照顾”,继美国制裁中兴,华为也被传退出美国市场,并遭到美国司法部调查。

单极世界里,美国的话语权过于强势。那么问题来了,几十年前的冷战时期,那时的贸易战,同样是超级大国的苏联,会与美国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转为争霸,美苏贸易在此期间充当了美苏关系的“指示器”。在美苏关系好转时,美苏贸易有所回暖;在美苏关系恶化时,美苏贸易战就会爆发。

石油+粮食,苏联贸易的要害之处

在1970年前,美苏贸易战主要针对石油相关领域。由于苏联大部分油田及设备在二战中损失严重,战后初期,苏联原油产量极低,甚至沦为原油净进口国。美国当时还是原油净出口国,其出于抑制苏联石油产业复苏的意图,通过出台《出口管制法》及组建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即“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同时联合西欧等盟友来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战略物资的禁运,其中除了军事战略物资外,还有石油产业相关设备等。


△ 图片来源于网络

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重建完成,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外交及贸易自主新也有所提升,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战略物资禁运政策难以得到西欧各国的贯彻执行。于是60-70年代,美国对苏联的物资贸易有所放宽,美苏贸易有所回暖。

70年代,美国逐渐由原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原油净进口国,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美欧等西方国家亟需中东以外的原油进口。此时苏联的原油工业已完全恢复,且产量数倍于战前水平,是美欧原油进口的绝佳替代来源。加上此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遭遇粮食短缺危机,美国农产品产量则严重过剩,美苏之间的粮食与石油贸易带动了70年代美苏贸易的回暖,也适当缓和了紧张的美苏关系。


△ 苏联民众排队购买粮食

1975年下半年,美国意图利用苏联急需粮食进口的情况将廉价原油进口与农产品出口绑定,但苏联态度强硬,最终美国不得不放弃将两者绑定的想法,美苏之间达成600-800万吨/年规模的农产品贸易协定,但800万吨/年的上限不经美国同意不能轻易突破。

军事强国,经济弱国

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美苏争霸开始进入高潮,两国关系再次转冷。同年爆发的波兰危机两国对峙更加深了美苏之间的矛盾。美国开始对苏联实行覆盖众多领域的经济制裁,美苏全面贸易战开打。美国分别在高端技术、农产品、军事设备、电子、通讯、化工、机械、自动化设备等领域对苏联实行禁止贸易、出口配额、中止投资等严厉政策以阻止苏联在广泛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实力提升,甚至还要求第三方国家对苏联相关领域的出口必须经过美国的许可。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系列制裁措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苏联经济实力大幅下降。苏联为了维持一定水平的军事开支,不得不牺牲国内各部门经济的发展,苏联的经济困难日益加剧,争霸能力也有所削弱。

准确的说,美苏之间压根就没有过正常贸易

除了经济制裁外,在外交领域,美国联合西欧及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联合贸易制裁,同时里根总统在任上还制定并执行了“星球计划”等战略部署,耗费了苏联有限的资金与资源。在政治领域,美国利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来联合欧日等国,同时通过与中国加深外交与经贸合作来匹配对苏联的经济技术封锁。在文化领域,美国对苏联及其影响下的各国进行文化战略渗透,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精神。这也都为之后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实行亲美政策及全盘改革进而导致解体做好了铺垫。

△ 美苏“星球大战”计划

但美国同时也承受了相应的经济和外交损失。一方面,美国取消与苏联的合同使得部分行业受损明显;另一方面,美国强制要求西欧等第三方国家禁止或限制向苏联进口损害了相应第三国的利益,造成了部分国家甚至盟国对美国的反感。

80年代美苏之间的贸易战可以说是美国多维打击的“经典“。相比美日70年代在经济金融领域开打的多维贸易战,美苏此轮贸易战还综合了外交、政治、文化等更广泛的维度,突破了经济金融领域的限制。而且苏联虽然经济实力不及日本,但作为对手,无疑对美国威胁更大。美国针对苏联经济结构与体制的弱点进行突破,通过外交、政治、文化多领域的配合,最终在贸易战中取胜,也为美苏争霸终结打好了基础。

美国的贸易战策略随着时间推进进步明显。战前的关税壁垒发展为“反倾销”与“反补贴”惩罚、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自产比例限制以及根据国内的贸易法条款进行调查后制裁等更复杂隐蔽的非关税壁垒。同时金融战、汇率战可与贸易战进行融合,同时经济金融领域的贸易战还可以辅以外交、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配合,进行多维打击。苏联虽然态度较强硬,但经济结构的失衡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不灵活制约了其反制美国的能力与空间,仅仅依靠军事实力不仅难以持续给美国形成显著压力,且会给内部脆弱的经济体系造成严重打击。

中国不会挑起贸易战,但也不会怕贸易战


△ 中美贸易

贸易战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其结果如何不仅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还与国家政府的相关经验是否丰富,决策是否果断明智,执行力是否坚决等息息相关。

所以,到底要走哪条路,也无需多说了,所幸的是我们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只有中国经济更强大,全球化参与度更深,才能获得别的国家更多的尊重,即使美国要炸刺,他也会有所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