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接触后,印军还想增兵打持久战?印度:咱这后勤能跟上吗?

2020-07-10 18:46:29   

尽管在6月底中印双方已经决定要暂时脱离接触,但是似乎印度军队对脱离接触有什么误会,可能印度军方认为脱离接触的意思就是暂时不发生冲突,但是增兵还是要继续的,甚至还要在此地“打持久战”。



之前虎哥曾经说到印度甚至打算使用c17大型运输机向班公湖运送12艘大马力钢壳巡逻艇,用于日常的巡逻以及对抗。

不单单如此,原本在拉达克地区,印度陆军就只有一个师的兵力,而如今已经有多达三个师的兵力驻扎在此地,另外两个师是从其他战区抽调而来。

而在边境地区屯集如此众多的军队,也让印度军方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后勤供应不上。

印度国内民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甚至其官方媒体直接就承认了,声称目前印度军队当前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后勤保障能力严重不足,而印度要是想在边境地区“打持久战”,那就必须抓住有限的补给窗口提前给前线的印军士兵补给物资。



目前印度在拉达克地区驻扎的军队后勤补给已经差到什么地步了呢?

根据印度国内的消息来看,印度军方甚至都已经开始调动当地的物资库存,要知道拉达克地区可不光有印度军队存在,同时还有大量的老百姓在此地生活,同时拉达克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非常落后,也无法实现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自给自足;

这也就意味着印度不单单要对驻扎在此地的军队进行补给,甚至还要给当地百姓补充生活物资,这也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印度后勤补给线,更加的雪上加霜。



而在班公湖地区,印度军队所面临的补给条件则更加的恶劣,看过虎哥之前视频的老铁们应该都还记得,班公湖实际上是一条非常细长的湖泊。
这其中三分之二归属我国,另外三分之一属于印度,而这一湖泊最主要的两条支流全都位于我国境内,也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淡水补给来源。

而印度一头就没这么幸运了,由于班公湖是个封闭的咸水湖,因此只有中国境内有河流补充的地区是淡水,越往西湖水越咸,而印度一侧就是典型的咸水区,让印度军队无法通过湖水补充淡水。

印度军队想要喝上纯净的饮用水,那就只能通过公路从后方运往班公湖地区,可以说是相当困难。



这还仅仅是人员方面的物资补给需求,而真正考验印度军方后勤补给能力的实际上是各型军事装备。

在这方面,印军的先天不足就体现的更加明显了。印度军队目前最为出名的是什么?没错,人傻钱多,世界各国的武器装备想买就买。

而这也导致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成为了“万国造”,别看这些军事装备单个看起来战斗力都不错。

比如说印度空军的苏30MKI,印度陆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或者是M777火炮,但是将这些武器装备集中在一起使用,那对于负责后勤物资补给的部队来说就是一个噩梦了......

不说别的,就是各个不同装备之间的物资调配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装备维护方面,由于印度军队武器装备种类实在太多,而每一种装备的维护方式、所需的零备件都不同,质量保障、人员熟悉与使用都成为了印度军队的一大难题,这也是印度空军经常摔飞机的原因之一。

甚至不单单如此,对于印度陆军来说,甚至就连普通士兵手中的步枪口径都没有实现统一,一共有5.56×45、7.62×39、7.62×51、7.62×54R和.303五种,至于步枪的种类就更多了,零零散散多达十几种。

甚至有一些印度民兵还在用一百多年前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就在不久前,印度还跟俄罗斯签订了一个购买70万只步枪的军贸合同。

而这样的情况后勤部队补充起弹药来可就要哭了,由于弹药口径不同,一旦子弹配发错了部队,弹药不能通用,那就意味着成建制的印度陆军士兵手中的步枪成为了烧火棍。



这还不算完,尽管目前印度在其北方边境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公路,但是对于驻扎在此地的印军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其主要的运输设备还是普通的卡车,并且数量严重不足,维持现有的驻军都非常勉强,还想要增兵打所谓的持久战,印度军方恐怕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