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 | 这几件事突然爆发,预示着中国时代已经到来,世界秩序掀开新篇章!
2017-11-06 16:32:59
有时我们可以以一个国家来定义一个时代,比如19世纪,那注定是属于米字旗的时代,太阳永远照耀在大英帝国的土地上,再比如20世纪,美利坚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解,全世界都围绕着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起舞,那么,谁会来定义21世纪呢?
小编想先谈谈几个新闻: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10月31日发布,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上升2位,进入世界第2位。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2007年至2017年(截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5.00万次,比2016年增加了29.9%。
“
这无疑是科技实力的一种软性体现,而硬性体现更多的是在我们的科研成果上: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的研制工作日前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高激光脉冲峰值功率,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这也将为相关战略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如高亮度新波段相干光源,超高梯度高能粒子加速器、强场激光核医学、聚变能源、精密测量等提供原理依据与科学基础,对其有着不可替代的强大推动作用。
目前由高能所牵头,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大学参与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将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250米的观测站开展对原初引力波的探测,主要探测手段是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光子极化的统计和测量来获取原初引力波信号。
这是我国第一个地面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也是北半球的第一个。
对此,小编和许多网友的感觉是一样的,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是看不懂,不过还是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
@平婆婆笔记:太酷了。科研成果应该在国内刊物发表,办好自己的学术刊物。
@刺猬歪:谁能言简意赅的概括下是个啥,顺便说说以后对哪些方面有作用???
@波力斯卡:既有钱又有技术,特么开挂了么?
@浮M半生:高能激光有可能使惯性约束成功啊。继续加油!
@上善若水086521:虽然看不懂,但还是要给一个赞。
@夷洲监察使:至此,全世界又少了一项高科技。
英国和美国这两个英语国家两百年的繁荣的结果,就是全世界都得学习英语,英语成了世界的通用语言,那么中国时代到来的预兆,显然是全世界开始学习汉语。
如今,中文教育已成为英国初中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公立学校尝试开办中文兴趣班,私立学校开设汉语课堂的比例达45%。英国政府已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提出2020年汉语学习人数要达到40万。
这个曾经将英语带向世界的国家带头学起来汉语,某种意义上,或许还象征和预示着新旧世界秩序的交替的到来。世界的语言和声音开始被重新定义,世界的航线开始了新的偏移。
对于英国学习汉语,可能大多数网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是时候让你们也体会一下被外语支配的恐惧了”。
@我在宇宙无重力的环境: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他们会疯的。
@CHN鸟叔爱China:哈哈哈,或许能看到他们考汉语四六级的那天。
@失青木: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流萤_舞成眠:据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终于也能让外国的小朋友体会一下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学英语的感受了。
@Apocalypse_:就是那种,看着自己当初为了以后可以到处玩,瞎选的专业从冷门变热门的感慨。
@潇湘雨竹M:“这不是胡子,是毛,您没有头发,也没有毛,冷不冷?”承包我一年的笑点。
据坦桑尼亚《每日新闻报》10月29日报道,被坦方寄予厚望的巴加莫约经济特区巴加莫约港项目目前正由中国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和阿曼主权财富基金合作建设,该港口及经济特区项目工程总金额达到了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2亿元),预计将在2020-2021年间投入使用。该项目曾被称作是“坦桑尼亚的深圳”。
论起修地球的本事,中国称第二,就没谁敢称第一,而不论是英国和美国,在其最辉煌的时代也没想过帮助其他国家搞基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注定了西方世界的失败。
而为西方鼓吹造作的慕洋大V却恶意地将这些举动污蔑为劳民伤财,不论是科研还是援建,反正他们总能来一句,“有这么多钱,为啥不拿来改善民生?”,把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扯在一起,利用思维诱导来引导舆论,试图对中国的现代化脚步造成阻碍,实在是令人愤懑和恶心。
现在,全世界在使用着中国制造的产品,全世界的声音正在变成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全世界的新闻正在被中国占据,全世界的货物正在中国的各个港口吞吐,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投向中国,全世界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中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世界的一举一动。
虽然,如今,中国还没有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无疑,中国时代到来的足音已经渐渐响起,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重新彻底回到世界的中心的地位。
小编想先谈谈几个新闻: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10月31日发布,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上升2位,进入世界第2位。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2007年至2017年(截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5.00万次,比2016年增加了29.9%。
“
这无疑是科技实力的一种软性体现,而硬性体现更多的是在我们的科研成果上: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的研制工作日前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高激光脉冲峰值功率,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这也将为相关战略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如高亮度新波段相干光源,超高梯度高能粒子加速器、强场激光核医学、聚变能源、精密测量等提供原理依据与科学基础,对其有着不可替代的强大推动作用。
目前由高能所牵头,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大学参与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将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250米的观测站开展对原初引力波的探测,主要探测手段是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光子极化的统计和测量来获取原初引力波信号。
这是我国第一个地面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也是北半球的第一个。
对此,小编和许多网友的感觉是一样的,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是看不懂,不过还是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
@平婆婆笔记:太酷了。科研成果应该在国内刊物发表,办好自己的学术刊物。
@刺猬歪:谁能言简意赅的概括下是个啥,顺便说说以后对哪些方面有作用???
@波力斯卡:既有钱又有技术,特么开挂了么?
@浮M半生:高能激光有可能使惯性约束成功啊。继续加油!
@上善若水086521:虽然看不懂,但还是要给一个赞。
@夷洲监察使:至此,全世界又少了一项高科技。
英国和美国这两个英语国家两百年的繁荣的结果,就是全世界都得学习英语,英语成了世界的通用语言,那么中国时代到来的预兆,显然是全世界开始学习汉语。
如今,中文教育已成为英国初中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公立学校尝试开办中文兴趣班,私立学校开设汉语课堂的比例达45%。英国政府已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提出2020年汉语学习人数要达到40万。
这个曾经将英语带向世界的国家带头学起来汉语,某种意义上,或许还象征和预示着新旧世界秩序的交替的到来。世界的语言和声音开始被重新定义,世界的航线开始了新的偏移。
对于英国学习汉语,可能大多数网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是时候让你们也体会一下被外语支配的恐惧了”。
@我在宇宙无重力的环境: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他们会疯的。
@CHN鸟叔爱China:哈哈哈,或许能看到他们考汉语四六级的那天。
@失青木: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流萤_舞成眠:据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终于也能让外国的小朋友体会一下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学英语的感受了。
@Apocalypse_:就是那种,看着自己当初为了以后可以到处玩,瞎选的专业从冷门变热门的感慨。
@潇湘雨竹M:“这不是胡子,是毛,您没有头发,也没有毛,冷不冷?”承包我一年的笑点。
据坦桑尼亚《每日新闻报》10月29日报道,被坦方寄予厚望的巴加莫约经济特区巴加莫约港项目目前正由中国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和阿曼主权财富基金合作建设,该港口及经济特区项目工程总金额达到了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2亿元),预计将在2020-2021年间投入使用。该项目曾被称作是“坦桑尼亚的深圳”。
论起修地球的本事,中国称第二,就没谁敢称第一,而不论是英国和美国,在其最辉煌的时代也没想过帮助其他国家搞基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注定了西方世界的失败。
而为西方鼓吹造作的慕洋大V却恶意地将这些举动污蔑为劳民伤财,不论是科研还是援建,反正他们总能来一句,“有这么多钱,为啥不拿来改善民生?”,把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扯在一起,利用思维诱导来引导舆论,试图对中国的现代化脚步造成阻碍,实在是令人愤懑和恶心。
现在,全世界在使用着中国制造的产品,全世界的声音正在变成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全世界的新闻正在被中国占据,全世界的货物正在中国的各个港口吞吐,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投向中国,全世界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中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世界的一举一动。
虽然,如今,中国还没有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无疑,中国时代到来的足音已经渐渐响起,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重新彻底回到世界的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