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12个挂点 却仅载弹2000公斤 服役近50年不让退休

2017-08-20 06:45:00   

现役战场支援机仅三种,中国的强5,美国的A10,俄罗斯的苏25,它们都早上世纪60、70年代研制。我军列装的强5,由歼6发展而来,由于加装装甲,正常起飞重量增约2吨,达到9吨多,最大起飞重量11吨多,标准的轻型攻击机了,安装2台涡喷-6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仅1.12马赫,巡航时速才800公里,理论航程超1500公里,实际作战半径不到400公里。武器为2门23毫米航炮,明明有12个挂点,却仅载弹2000公斤。


强5
强5采用了两侧进气,故而机头空间不小,按说可以安装机载雷达,实际从没有安装过机载雷达,航电设备也非常简单,主要武器一直为:火箭弹与无制导航弹。


简单的武器却相当实用
也许有人说,如此性能太低了,其实同类型号都这样,美军A10也不比强5强大什么,也一样没有机载雷达,航电也一样简单。苏25更不用说了。既便如此,强5自1968年投产,直到2012年才停产,连续生产44年,产量超1000架,服役近50年,至今无接班人,依然不让退体,除我军外,多国引进,至今无一国将其淘汰。


强5至今在服役中
战场支援机为专门支援地面部队的攻击机,所谓的缺点实为任务之需要,有意为之。为了及时支援地面部队,往往部置到前线机场,也不担任纵深攻击,那么大航程也就是不必要的,由于要在野战机场起降,自重不能过高,自然不能追求大载弹量。攻击方式多为低空或超低空突击,比如:强5的攻击高度一般为50米,如此高度上,速度越高越不利,反而越低越好,自然不追求速度。由于低空攻击,精确制导武器受限,航炮、火箭弹反而更实用,比如:A10的主要武器就是航炮,自然用上不先进的航电。由于低空突击,主要受小口径高射武器的威胁,必须强调生存性,配置大量的装甲等。


A10
同时,它也拥有一项其它战机没法比的优点:高强度出击,设计指标为每日2次,实际3次以上,现代战机在设计远没有如此高的要求,通常仅要求每日1到2次。


巴空军的强5
以上特点,让它非常适合于战场支援,在地面部队的呼叫之下,摧毁一切目标。然而功能上的单一,也限制其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的海湾战争之后,有关空军制胜论的观点盛行一时,然而本世纪以来的军事行动中,人们又发现:地面部队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如何支持地面部队再次成为空军的主要任务时,却发现:由于对此需求不重视,如今面临攻击机后继无人的状态!


俄军的苏25
如今A-10一样老旧,F35却无法替换它,苏25全部为超期服役,也一样没有代替者。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三款爷爷级的战机还将成为中美俄这三个世界最强大空军国家的空军机队中,期待着后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