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翻脸拒交付一款战机:中国早就搞到手 就是方式粗暴点
2017-03-02 08:20:13
上世纪80年代时,波音公司为开拓中市场,曾经派出波音234直升机到中国进行展示活动,实为美军CH47型军用运输直升机的民用型,绰号:“支奴干”,它给人印象很深,因为其外形独特,为双旋翼纵列式结构,没有其它直升机所必备的尾部垂直螺旋桨。

中国涂装,可惜不是中国拥有
该机属于多用途,双引擎,双螺旋桨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安装两台T55-L-712涡轮轴发动机;早期单台发动机的标准额定功率为2237千瓦,最大功率为2796千瓦。巡航速度259千米/时,航程560千米,续航时间2.2小时。
最大起飞重量约23吨,整个机身长达15.5米,前部为驾驶舱,3名机组成员,中后段为货舱,其长度达9.15米、高1.98米,可以载重10吨,机尾为兼作跳板的向下翻的货舱门。巨大的机舱内可以容纳44名士兵或27名伞兵或24副担架,可以一次运输2辆吉普车。也具备吊运装备的能力,最大吊运达到6吨多,可以吊运155毫米火炮等大型装备。

吊运能力很强
通常情况下,该机可以先让人员登机,最多44名步兵,再吊起重物 ,如1门155毫米牵引式炮,相当于空运一个炮兵班组及全部装备与人员及一定数量弹药。更重要的是,该机拥有全天候飞行能力,以及对恶劣的高温、高原气候条件等的适应能力,甚至可以在水上起落。
波音公司特意机身上喷涂了中国国旗和中国民航的标志,进行过多场演示飞行,1986年,还参与在安徽进行的跨江输电线路的放线任务。也确实引起中国的关注,经过谈判,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先行引进6架CH47进行试用,有意随后引进生产技术。
可以在水上起飞
可惜在交付之前,美国对中国翻脸,推行高技术禁运政策,拒绝交付已订购的CH47型直升机,其实封锁政策实质没什么意义,中国早就是搞到手了,而且至少获得2架,就是获得方式粗暴点,做为“战利品”到达中国科研单位手中。
原来CH47型直升机服役之后,很快即投入越南战场,那时中国就已经注意,并收集其资料及实物等。从近年公开的一些资料,可知中国获得的CH47绝对不止一架,在一张照片中,至少有2架该机的机体,可是来源途经只能查到一架:上世纪70年代时,越方曾经为表示对中国援助的感谢,特意将一批缴获得美式装备赠送给中国,其中就包括一架CH47,如今该机已送入中国航空博物馆。
注意后方摆放的机会,至少2架
先后获得多架该机,让我们对它有相当多的了解,对其大型机舱印象相当深,这才有了后来的引进计划,后来也曾经有过研制类似型号的想法,甚至展出过模型,不过也仅仅是想法。如今中国正在研制自已的重型直升机,除了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外,也在试图旋翼机。今天的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研发任何一款装备。
中国涂装,可惜不是中国拥有
该机属于多用途,双引擎,双螺旋桨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安装两台T55-L-712涡轮轴发动机;早期单台发动机的标准额定功率为2237千瓦,最大功率为2796千瓦。巡航速度259千米/时,航程560千米,续航时间2.2小时。
最大起飞重量约23吨,整个机身长达15.5米,前部为驾驶舱,3名机组成员,中后段为货舱,其长度达9.15米、高1.98米,可以载重10吨,机尾为兼作跳板的向下翻的货舱门。巨大的机舱内可以容纳44名士兵或27名伞兵或24副担架,可以一次运输2辆吉普车。也具备吊运装备的能力,最大吊运达到6吨多,可以吊运155毫米火炮等大型装备。
吊运能力很强
通常情况下,该机可以先让人员登机,最多44名步兵,再吊起重物 ,如1门155毫米牵引式炮,相当于空运一个炮兵班组及全部装备与人员及一定数量弹药。更重要的是,该机拥有全天候飞行能力,以及对恶劣的高温、高原气候条件等的适应能力,甚至可以在水上起落。
波音公司特意机身上喷涂了中国国旗和中国民航的标志,进行过多场演示飞行,1986年,还参与在安徽进行的跨江输电线路的放线任务。也确实引起中国的关注,经过谈判,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先行引进6架CH47进行试用,有意随后引进生产技术。
可以在水上起飞
可惜在交付之前,美国对中国翻脸,推行高技术禁运政策,拒绝交付已订购的CH47型直升机,其实封锁政策实质没什么意义,中国早就是搞到手了,而且至少获得2架,就是获得方式粗暴点,做为“战利品”到达中国科研单位手中。
原来CH47型直升机服役之后,很快即投入越南战场,那时中国就已经注意,并收集其资料及实物等。从近年公开的一些资料,可知中国获得的CH47绝对不止一架,在一张照片中,至少有2架该机的机体,可是来源途经只能查到一架:上世纪70年代时,越方曾经为表示对中国援助的感谢,特意将一批缴获得美式装备赠送给中国,其中就包括一架CH47,如今该机已送入中国航空博物馆。
注意后方摆放的机会,至少2架
先后获得多架该机,让我们对它有相当多的了解,对其大型机舱印象相当深,这才有了后来的引进计划,后来也曾经有过研制类似型号的想法,甚至展出过模型,不过也仅仅是想法。如今中国正在研制自已的重型直升机,除了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外,也在试图旋翼机。今天的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研发任何一款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