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住在075的前部飞行甲板下面,已经是很幸福了

2020-08-08 10:37:54   




昨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提到075那又宽又厚的前甲板内部其实是一大整层。建筑厚度在4.5米以上,完全可以作为舰上人员的最大公共空间,也就是餐厅或者综合活动室,部分空间也可以作为高端宿舍。有人说,当餐厅宿舍为何没有舷窗?直接住在飞行甲板下面,难道不会被常年累月晒得很热;飞机起降有巨大噪音难道还能当宿舍睡安稳觉?靠近上甲板和船头会不会摇晃的更厉害而导致人员普遍晕船?实际上从这些提问可知,有这些想法基本都是没有海上和舰船的实际生活经验。第一,关于舰上宿舍的舷窗。人在船上居住时有舷窗当然可以看海景吹海风,但那是豪华邮轮;最低档次也是大型货轮上的水手宿舍在舰桥上有舷窗。但是当代设计的军舰基本是全封闭的。有三防要求,也就是防核爆和生化作战。因此内部都是全封闭的。



除了发动机的进气口和烟筒有单独的空气过滤系统外,其他的舰上人员活动区基本和潜望镜通气状态活动的常规潜艇的密封性差不多。舷窗这种装置是很早就取消了的。只有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一些老式设计的驱护舰,比如现代级,上面还有少量的舷窗存在,而新世纪各大国设计的大型舰船基本都是没有宿舍和其他舷窗。苏联时代设计的航母,为了船上飞行员的感受,居然让其集中居住在舰岛后部有窗户的宿舍里。其实这样做极其危险。因为在任何航母上,舰岛都是最突出、防御最薄弱的部位,最容易受到打击而损毁。如果舰岛后部的飞行员宿舍被对手的第一轮打击就完全损毁,那么整艘航母的战斗力也就是当即归零了。这也显示苏联航母从来没有实战经验的弊端。而美国航母的飞行员宿舍是在飞行甲板的下面而且位置是保密的。



到了16舰和17舰,飞行员宿舍也整体迁移到了飞行甲板以下的保密位置。现代航母和其他大舰已经基本没有了舷窗,内部全靠人工照明和人工通风换气,现代的电力和环境控制已经和自然通风换气差不多。狼山就曾经在舰船完全封闭环境中工作过,并没有感觉有什么特别,很快就会适应。至于在飞行甲板下面会晒得比较热的问题,这种问题也只存在于船上电力不足和空调设备应用不普遍的二战以前。当时战列舰表面要铺设昂贵的硬木板隔热。而巡洋舰和以下舰只只能利用廉价的油毡隔热。但是当代的舰上空调无处不在,而且飞行甲板以下本身也有隔热设施。因此在甲板下面,基本完全体会不到日常的暴晒热量。这就像家用轿车只要空调给力,外面的太阳再大也基本影响不了开着空调的车内环境是一个道理。至于住的高稳定性就差,这就更多虑了。075是4万吨级的大舰。是要常年放飞舰载机的。本身飞行甲板的稳定度就极高,就是有大风浪的情况下,20多秒的横摇和纵摇周期也远远好于大部分驱护舰,此时越高反倒是越不容易晕船的。



如果在075上都晕船,那么其他更小的驱护舰就更不用上了。至于住在飞行甲板下面噪音大的问题,其实其噪音水平小于铁路桥洞下感受火车经过的噪音水平。载机大舰内部的人,能听到外部飞机起降的轻微噪音还是“幸福”的,完全感受不到飞机的起降才是更难受。曾经有报道。某艘航母上的炊事兵在航母上工作几年,都没见过甚至没有听到过舰载机的起降。舰长专门安排他们在退役前到舰桥上观摩。可见在飞行甲板下面能听到飞机来回的噪音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调节。其实全球航母和两攻。船头部分大多数就是全舰的主要宿舍区,而船头甲板下面基本都是大餐厅。这是普遍设计。这里远离机炉舱包括核动力舱、尾轴等“高噪音高放射区”,而且距离甲板也近,已经是全舰综合环境最好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