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3的核心技术,会在6代机上完成复活和超越
2021-01-26 08:59:40
空战怎么打,效率最高?所谓的效率最高,自然是更多的击落击伤对手而追求本方零损伤。其实在二战期间就有了基本答案。这就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强王牌的飞行员,1人击落了352架飞机的哈特曼的战术。也就是在保持自身高空高速优势之下,对还处于蒙圈中的对手进行高速袭掠的战法。追求提前开火,一击必中。如果一次性没有击落,则不和对手进行低速近距离纠缠。凭借保持的战术高速立即脱离;然后寻求其他机会。这个战法在实战中屡试不爽。其实到了喷气机时代,高速袭掠战术仍然是空战获胜的关键。在越南战争中,只有机炮的米格机就屡次靠高速冲击F4,结果被击落的美军飞行员,80%都没有发现对手在什么方位就已经中弹跳伞了。而到了追求超视距空战的今天,被击落的飞行员,仍然是75%以上,
既没有目视发现对手,也没有在本机的抬头显示器上锁定对手,导弹已经在自己身边爆炸。只有早点弹射跳伞这么一个选择。由此可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对手意识到自己的方位之前就进行一击必杀;仍然是空中作战的不二原则。因此空中全面感知能力,隐身能力和高空高速巡航提前占位的能力。永远大大超过所谓的近距离超过载机动之下的格斗性能。既然可以在远距离之外就一弹轻松解决对手,为何还要追求近在咫尺的剧烈格斗?一旦被拖入格斗,那么所有先天优势都会被打折。即使飞机本身机动能力可以保持,飞行员的身体对高G极限的过载的适应度,也会成为拖累。比如做过高的高G机动把自己拉昏。因此进入格斗的战机,再强的性能也会把赢面拉低到50%的程度。这显然是很不划算的买卖。
因此到了6代机时代,虽然还是有人机为主,但是格斗的事情即使还有,也可以交给无人僚机去做,本机则可以时刻保持高空高速的超巡状态。这在一定程度就是F23作战模式的复活。F23超巡就可以飞到1.8到1.9马赫,而F35开加力也很难维持1.4马赫45秒以上,这仗还怎么打?要知道正常射程100公里以上的AIM120导弹的最新型号,追击1.8马赫的脱离目标,有效射程会下降到12公里以下,真正属于空空导弹都追不上。如此强的超巡性能,是建立在F120发动机强大的中间推力基础之上。说白了,作为变循环发动机,需要采用具有中等增压比的高压压气机、较大增压比的低压压气机、较高的涡轮前温度和较大的非加力状态推力。在超音速巡航状态下,以接近涡喷发动机的方式工作,涵道比接近0,只有少量外涵道引气用于冷却;亚音速飞行时,以涡扇发动机的方式上作,最大涵道比约0.3。
最终F120发动机的中间推力,高达125千牛。也就是不用开加力,推力就接近13吨,甚至超过了F100发动机早期开加力时的完整推力。仅仅超巡速度就接近2马赫也就不奇怪了。不过到了6代机时代配套的新式变循环发动机,还要比F120更强,中间推力超过15吨级是基本要求,因此6代机的超巡速度会高达2马赫以上,作战半径也普遍更远。另外6代机可能首次普遍装备机载激光代替格斗导弹和机炮,瞄准既击落!这样一来,近距离空战格斗的模式,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