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0将首次具备上万公里外打击航母的能力!
2023-01-23 22:55:34
昨天谈到,面对高速再入下的黑障等离子云,不论是从侧后方发射电磁波联系太空中的卫星星座;还是主动伸长探针式天线去“刺穿”高温等离子体,都不是太靠谱的方式。于是第三种办法就被设想了出来。常识告诉我们,就算是耐热的铸铁水壶,如果放在炉子上持续干烧;那么用不了十几分钟就可能被烧穿报废;而如果水壶里随时保持有水,那么反复烧上十几年都不会烧坏。甚至初中时很多人也做过一个试验,就是平时见火就燃烧的纸杯子,如果里面灌上水,都可以在酒精灯上把水烧沸腾而纸杯本身还算完好。这些现象都暗示如果有降温液体在内部循环带走大部分热量,那么即使面对数千度高温。也可以大大降低烧蚀的破坏。而黑障下的等离子体就是几千度到上万度的高温体。
再入式的载人飞船甚至是导弹弹头,也曾经都考虑过液冷循环降温的系统。但是发现面对黑障的效果不是太理想。主要在于飞船上的空间非常有限。能携带的制冷剂不能带太多。至于弹头内部空间更小,只能携带最多十几公斤的制冷剂。除了制冷量小之外。还有无法在有限的空间内把传导热量之后的制冷剂快速把热量散发出去。因此内部液冷只是为弹头与飞船整体降温的一个办法之一;并且也无法直接克服黑障等离子体本身的存在。于是在载人飞船上,又采取了增加耐高温的防热大底;以及侧面涂层烧蚀下剥离等措施。但是对弹头来说;无法增加可抛的防热大底。边烧蚀边剥离的外涂层,可以作为在内部循环液冷之外再增加的一种防热措施,但也同样无法直接对付等离子云。最终有人想到。
假设把弹头看做一个牵狗的人,而迎面扑来的等离子看做一只来袭的猎犬。如果此时把自家的狗也放出去对付来袭的猎犬。那么双方岂不是马上相互抵消了?此时狗主人自然可以放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同理,如果弹头在以上两种防热降温措施之外;自己也能产生某种等离子体,与外界扑面而来的等离子体抵消,那样就等于可以对外进行正常的无线电发送与回收!这就是现实中极端巧妙的克服黑障的办法。具体怎么操作就没有必要继续深入的讲。这种办法足够克服再入速度在5千米每秒以下的所有黑障;因此可以确保目前射程在4500公里之内的ASBM的精确命中。如果继续进行优化,还可以把克服等离子体的速度再提高到6.5千米每秒,也就是射程6000公里的ASBM也基本可行。速度再高,
射程再远就不好办了。毕竟对面冲过来的是猎犬可以放出猎犬抵消。而如果对面扑过来的是犀牛甚至大象,此时再放狗就是纯粹无用的操作了。这也是洲际ASBM暂时搁置研发的根本原因。6000公里的最大作战半径,甚至4500公里的陆基ASBM的射程,当前阶段还算够用。一旦大量装备H20,依靠其巨大隐身作战半径,与足够大的弹舱,那么就能携带空射版ASBM,全球打击对手的航母战斗群;从另外一个途径实现洲际反舰的目标。
再入式的载人飞船甚至是导弹弹头,也曾经都考虑过液冷循环降温的系统。但是发现面对黑障的效果不是太理想。主要在于飞船上的空间非常有限。能携带的制冷剂不能带太多。至于弹头内部空间更小,只能携带最多十几公斤的制冷剂。除了制冷量小之外。还有无法在有限的空间内把传导热量之后的制冷剂快速把热量散发出去。因此内部液冷只是为弹头与飞船整体降温的一个办法之一;并且也无法直接克服黑障等离子体本身的存在。于是在载人飞船上,又采取了增加耐高温的防热大底;以及侧面涂层烧蚀下剥离等措施。但是对弹头来说;无法增加可抛的防热大底。边烧蚀边剥离的外涂层,可以作为在内部循环液冷之外再增加的一种防热措施,但也同样无法直接对付等离子云。最终有人想到。
假设把弹头看做一个牵狗的人,而迎面扑来的等离子看做一只来袭的猎犬。如果此时把自家的狗也放出去对付来袭的猎犬。那么双方岂不是马上相互抵消了?此时狗主人自然可以放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同理,如果弹头在以上两种防热降温措施之外;自己也能产生某种等离子体,与外界扑面而来的等离子体抵消,那样就等于可以对外进行正常的无线电发送与回收!这就是现实中极端巧妙的克服黑障的办法。具体怎么操作就没有必要继续深入的讲。这种办法足够克服再入速度在5千米每秒以下的所有黑障;因此可以确保目前射程在4500公里之内的ASBM的精确命中。如果继续进行优化,还可以把克服等离子体的速度再提高到6.5千米每秒,也就是射程6000公里的ASBM也基本可行。速度再高,
射程再远就不好办了。毕竟对面冲过来的是猎犬可以放出猎犬抵消。而如果对面扑过来的是犀牛甚至大象,此时再放狗就是纯粹无用的操作了。这也是洲际ASBM暂时搁置研发的根本原因。6000公里的最大作战半径,甚至4500公里的陆基ASBM的射程,当前阶段还算够用。一旦大量装备H20,依靠其巨大隐身作战半径,与足够大的弹舱,那么就能携带空射版ASBM,全球打击对手的航母战斗群;从另外一个途径实现洲际反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