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后一搏”:5年内若不能“遏华”就只能跪伏?

2016-11-08 10:48:02   

如今亚太地区正接近精彩时刻,尤其是日本,几乎已经用尽浑身解数,为了推进“安保钻石构想”与“民主弧形链条”,可谓不惜血本,演绎出类似最后一搏的疯狂。

实际上从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亚太地区就进入了“大国格局调整期”。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为痛苦的无疑是曾经有望成为主要玩家的中等强国。按照经典的“五极论”,美国、欧洲、中国、俄罗斯、日本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4个力量中心,不过时过境迁,在探客看来,如今既不是G5,也不是G2,而是G3,即美国、中国、欧洲+俄罗斯。尽管欧盟与俄罗斯由于乌克兰问题和叙利亚问题而剑拔弩张,但俄罗斯从根本上还是自认为一个欧洲国家。

这其中最尴尬的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少子化老龄化”和“安倍经济学”的破产,已经令其积累了巨大的内部矛盾。如果说以前贵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还能理直气壮地认为“脱亚入欧”已然完成,可如今日本已经沦为亚洲最大国家的小伙伴,一下令“不亚不欧”、“不东不西”的模糊身份变得闪亮且尴尬。探客看来,从小泉到安倍这几届政府,实际上都是在寻找的就是一个确定的位置与身份。

意料之中的是,日本选择了一条通往“舒适地带”深处的坦途,即定位为美国的最忠实盟友、亚太地区的安全阀、民主与自由秩序的表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日本对国际政治版图重新划分的大势是抗拒的。探客曾经写过原创文章《日本的野心:迫使邻国“既富又弱”美日“统治”亚洲》,阐释了日本的理想格局。不过刻舟求剑终是愚者所为,变是常态,而不变是偶然。认真到死脑筋地步,就是逆势而动。

探客观察,日本启动了“疯狂追分”的“遏华”节奏。譬如,以前只是炒作一下“某国威胁论”,现在根本不讳言要遏制亚洲最大国家,不仅赤膊上阵、广撒金钱,甚至还出让国家的核心利益,不惜饮鸩止渴。探客另一篇原创文章《日本走向失控?砸78亿美金拉拢缅甸出兵2.6万“夺岛”》揭示了它的挖墙脚行为,不过与其真正的大动作相比,小巫而已。

11月4日,日本众院TPP特别委员会以执政党多数赞成,通过TPP批准案。众所周知日本农民力量大,为了票仓,没有人敢得罪农民,而日本农产品价格之高也是举世闻名的,安倍和执政党不惜牺牲农业整体利益,下了如此之重的赌注,既是向美国国会施压,考验美国“重返亚太”的诚意,也是向借机重塑贸易秩序,抵御邻国的影响力。

日本深知单凭本国之力无法阻挡亚洲最大国家的崛起,因此幻想构筑“链式防守”。媒体近日传出消息,安倍将于11月11日与印度总理莫迪签署“核协议”,向一个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提供核能技术,这不啻是对广岛和长崎死难者的背叛。而印度收到大礼后也不吝啬,极有可能同时向日本购买12架US-2i型两栖救援机。这是日本2014年废除“军售禁令”后的首个大单。这笔交易最卑劣之处在于,日本要在亚洲最大国家的后院扶植起一个“核强国”,想让亚洲最大国家“首尾不能相顾”。探客认为,安倍不惜违背政治铁律搞“密约外交”,实际是一种在对手背后捅刀的下流行径,已经丝毫不顾及外交颜面。

除此之外,以经济手段拉拢俄罗斯,企图延缓乃至破坏其对华出口先进武器的计划;在马来西亚向亚洲最大国家订购4艘巡逻舰之后,马上宣布要援助马方二手军舰;扬言要与美国共同巡航争议海域;在东海上空使用雷达照射手段挑衅……而“解禁集体自卫权”、“修宪”更是剑指西南的备战行为。可以看出日本如今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再往下就该是冲突与热战。

很多专家分析,日本不仅做好了敢战的准备,也不缺乏敢战之心。探客认为,未来5年将是决定日本命运的关键期。这5年间,不仅日本与亚洲最大国家的经济实力会进一步拉大,军事上也将愈加处于不利位置。F-35会正式入役,歼-20、苏-35和国产航母也将走向一线,更为严峻的是,时间并不在日本手里。随着亚洲最大国家的内政转型与区域治理逐步完成,随着美国新总统带着特朗普的影子走进白宫,对于日本这样一个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而言,是没有什么选择空间的。

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与话语权、规则的制定权、秩序的构建权,不是一个擅长当狗的国家能够触及的。日本最强的地方其实是“自我纠错的能力”。君不见,当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天皇感慨的是“战争终于结束了”。探客写过《日本暗中盘算“脱美入亚”?该国“亲华派”透露隐情》,其实日本船小好调头,而且不缺乏专干跪伏这个活的船长。而变数在于,亚洲最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集团能否动摇乃至打破超级大国利用印钞权配置全球资源、平摊成本和垄断产业链高端的霸权基础。日本的动作其实改变不了大局,最关键的是,如果连本国的平民百姓都不能从格局调整中分享到红利,那么这套体制恐怕也不能产生吸附力和同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