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洞3似乎在船坞内已经超过240米了,舰首朝外?

2020-08-03 08:30:45   




美英法等国,最近几十年,往往是新航母还在规划阶段,就已经拿着一张效果图宣扬的满世界都知道。比如30多年前,一艘小小的4万吨级的戴高乐号航母,在第一块钢板还没切割的时候,就已经被各种杂志刊物吹上了天。宣传这艘戴高乐号,不是可联络卫星就是能指挥核潜艇,上天入地似乎无所不能。给人的感觉是戴高乐号完全不在尼米兹级航母之下;代表着法国的综合实力距离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也没多大的差距。其实当年在各种纸媒上吹捧戴高乐号的文章,大部分只不过是法国人宣传文章的翻译版。当戴高乐号真正造出来之后,才发现不过寥寥。主要的蒸汽弹射器和预警机甚至都需要美国帮忙才能实战化。但是前些年的各种全方位无S角的吹捧。已经给法国带来了相当全面的附带利益。无论法国的其他军品还是民品的销售,都在那些年里上涨了不少。
这就是航母计划提前宣传带来的国力光环。同样的模式,不论是福特级还是女王级,在真正建造之前的十几年,也都被捧上了天。真正下水后,却发现一个漏水断电;另一个电磁弹射问题重重,反倒成了全球笑料。但是这两种航母前十几年提前的带来的国力光环却一度非常的唬人。这就是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过去常说的,大型航母并不需要彻底建成才会给国力带来正加成效应;当其切割第一块钢板时,就已经有威慑力了。而航母合拢至今几乎没有在室内进行的,目前也几乎找不到一个室内的船台或者室内干船坞,可完成中大型航母的建造。因此只要大型模块出现在露天,日益高清的卫星是很容易判断这些模块是不是航母;如果是航母,又是多大的吨位。因此对已入坞的洞洞3来说。已经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最欢欣鼓舞的还是类似巴T这类友好国家的W民。



他们对洞洞3的入坞合拢,甚至感觉就是自家的大型航母开始入坞合拢一样的兴奋。可以说每天都在关注细节的进度。因此洞洞3也已经在发挥他对国力的正面影响力。如果说到细节,那么目前的洞洞3,基本可以认为已在干船坞内合拢成了至少240米的巨段。干船坞内合拢,就不是过去在陆地总组平台上,仅仅摆放在一起。而是按照顺序摆放整齐后,就要趁着天气晴朗的时间段快速焊接成一个整体了。巨型总段建造法,就是陆地模块分段状态时用的工时特别多,但是到了入坞后合拢阶段。全船数十万条焊缝,已经极大的压缩到几千条主要的焊缝。这样合拢的速度会极快,整个船坞期甚至不会超过1年。目前入坞的主要应该还是6甲板以下的船体吃水和动力段。在主要的动力部分合拢完成后,会快速的装入全部动力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然后就可以封舱,再吊装整体成型的机库模块。而机库模块的上边缘,就已经是飞行甲板的表面了。此后再吊装上舰岛。表面喷漆完成后就可以下水出坞。



通过舰岛的外形,是常?是非常?可一目了然。因此最快到年底就会有个比较靠谱的判断。当然,因为是弹射型载机大舰。其舾装期间对比翘头,会多一个弹射系统的舾装安装项目。不过预测也不会比翘头的1年舾装期长太多。现在目测已入坞舰体有240左右米长,是根据内坞的净长度是350米左右判断;外坞仍然可以自由进水、排水,用作其他舰船的施工。船坞延伸线的吊装准备区,似乎有些比船体水线更宽的模块。属于首次出现的,6甲板以上部分的模块,也很有可能。毕竟正规载机大舰是越往上层甲板宽度越大。另外一个细节,似乎舰首是朝外的。17舰是舰首朝内建造的。而美国的新航母,基本都是舰首朝外建造再下水。这是因为两家造航母的干船坞长度不一样。纽波特纽斯是670米级超长坞,舰首朝外下水出坞更安全。现在4号坞也已经是570米级长坞,也需要舰首朝外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