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台当局倒行逆施,岛内民意或由“被统一”转向“求统一”

2018-03-29 06:54:31   

近日,台湾新北市长朱立伦到访大陆,带领团队参加新北、南京城市论坛年度活动,并在上海与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会面。台当局陆委会发新闻稿表示,城市交流不应该涉及两岸事务,并质疑这次会面没有“报备”。而朱立伦反驳称如果在细枝末节上做批评甚至做任何限制,对未来两岸交流没有正面帮助。
对此,台湾《旺报》3月27日的报道认为,在两岸沟通联系机制停摆的情况下,北京正大打城市交流牌,蔡当局拦也拦不住,只能隔岸高八度喊话。那么,当前两岸僵局持续难解,城市交流是否可以看作打破困境的突破口?国民党在其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城市交流仅能缓和僵局


“双城论坛”是目前两岸交流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此前主要是台北市和上海市之间形成交流,也使得台北市长柯文哲与大陆建立了一定的互信。现在朱立伦也在参与两岸的城市交流,这是目前两岸当局没办法接触的情况下的一个突破,对于缓和两岸关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目前来说,如果要用“双城论坛”来打破两岸僵局,可能性仍不太大。大陆与国民党、朱立伦之间具有一定的互信基础,因为双方都认同“九二共识”,但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是蔡英文在主导,她不承认“九二共识”,不管国民党、朱立伦怎么跟大陆交流,蔡英文当局都不太可能承认“九二共识”,因此两岸官方的僵局恐怕不容易打破。
大陆不跟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蔡当局打交道,但并不是不跟台湾民间以及台湾其他一些政治势力打交道。大陆跟岛内认同“九二共识”的社会各界还是可以相互交流、来往和互动的。这种民间交流、政党交流、地方城市交流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为两岸人民福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这当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两岸的敌对气氛。
至于国民党能否借此在台湾岛内抢回话语权,显然还是要靠国民党自己。目前国民党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起不到引导舆论的作用,总是被动地跟着民进党走。在这方面,国民党的领导人应该清醒地看到。
对于国民党的处境,大陆不能越俎代庖。如果说其自身始终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没有坚定的政治态度,恐怕它在台湾社会仍将一直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国民党应该实事求是,从长远来考虑两岸关系,要看到两岸的大局、大势。
两岸破局希望在于民众交流
倪永杰(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两岸目前僵局难以化解的根源还是在于民进党倒行逆施,而打破僵局的关键要靠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一旦岛内民意压力来了,台湾当局就不得不做出改变。也正是因此,当下局面的主战场是在台湾内部。
这一过程中,大陆需要推动台湾民意作用到台当局身上,同时,岛内蓝营也需要看到大陆的态度,为两岸交流搭台、开拓渠道,起到带动作用。如果相关惠民举措其他各党做得到,而执政的民进党做不到,民众自然就会给民进党施加压力。
台湾方面可能有人认为大陆反独的力度大于促统,但实际上大陆是反独与促统并举,无所谓哪个力度更大。两者辩证统一,互为促进。反独做得好,促统也会相应做得好。
现在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力、塑造力都很强。大陆反对包括“法理台独”、“渐进式台独”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台独”,促统也在加足马力推进。此前“惠台31条措施”的出台就是利台、促统的重要举措,大陆各地各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推动这些措施的落实。
同时,台湾民众希望到大陆寻找机会的意愿也很强,希望分享大陆发展机遇。“31条”后很可能还有更多惠台措施出台,经过一段时间,这些措施的效果定会有所发挥。台湾民众能够对比发现,大陆目前发展朝气蓬勃,而台湾却显得没有奔头,薪水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末水准,长此以往,有能力、有本事的人都会从岛内出来。岛内民意也可能由所谓台湾“被统一”转向民众“求统一”。
目前,岛内现在呈现一种“焖烧锅”的状态,以“台独”势力目前的能力和手段来看,往往也只是自说自话,这样的“烧”,到最后终会自己熄灭。而且大陆也拥有遏制“台独”的有效措施。不过风险仍然存在,比如民进党当局利用政治权力推动“公投”一类的议程,美国等国际势力试图打“台湾牌”等。但对美国因素而言,民进党当局也并不好受,美国示好不敢不接受,同时民进党也不可能不害怕被美国用来做交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