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M1坦克为何要用德国莱茵金属的120毫米滑膛炮?

2020-02-03 13:45:08   




美国作为当今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似乎给人无所不能的印象。尤其是军事技术,美国也被看做当今全球唯一的全科全优生。被认为基本没有明显的短板。实际上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美国在军事技术上其实也是有一些缺项的。比如美国至今没有公路机动部署的洲际导弹。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步兵也没有伴随的履带式机动防空导弹系统。而有些关键的技术。比如大口径坦克炮,美国目前仍然是从德国原装引进或者在国内技术授权生产。那么为何出现这些现象呢?这就在于美国其实也有自己的国情。比如公路机动洲际导弹美国实际是研制过的,曾经有侏儒洲际导弹。不过因为美国海军的海基战略力量太强大,发射成功率极高。最终侏儒导弹项目就被砍掉了。至于一直没有野战防空系统。则是美国空军的对地攻击力量一直全球领先。
习惯了一边倒的炸别人,而自家的地面力量战史上几乎没有大规模的被炸过。因此不太重视野战机动防空。不过随着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相对优势逐步没有以前那么明显。美军也开始引进了欧洲国家的一些机动防空设备。至于坦克炮,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这就是欧洲国家制造高性能枪炮的历史,比美国这个后起的工业国早的多。因此经验积累也多,造出的枪炮甚至比美国货更精良。美国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大规模的批量引进欧洲现成的各种口径的枪炮。比如二战中美国水面舰艇的大部分防空,都交给了博福斯小口径快速机关炮。而二战以后,美国成了世界超强和西方的绝对带头大哥,其他任何西方体系的军事技术都不可能对美国封锁。因此可以引进现成的高性能武器。没有必要任何武器技术都是美国人自己研发,这也是超级霸权自带的实力加成。



对膛压和初速要求极高的坦克炮来说,二战后发明了电渣重熔和身管自紧等新技术。电渣重熔技术虽然是美国开始最早试验,但是后来却相对落后了。反倒是欧洲国家的坦克炮,在二战后的弹丸初速最早超过了1400米每秒这个门槛。穿甲能力大大提高。在战后设计的坦克炮中,英国皇家兵工厂的L7 105毫米线膛炮是一个公认的经典。包括M60A1、M60A3、 “豹”1、“百人队长”在内的大多数西方主流的二代主战坦克都采用这种主炮。其实谁谁家也引进了这种坦克炮的技术。该炮也在中东战争中,取得了击毁接近3000辆苏式装甲车辆的记录。早期的M1坦克也装备过L7主炮。不过到海湾战争爆发前,从欧洲运到海湾地区的M1坦克,全部紧急更换上了德国莱茵金属的RH120L44滑膛炮。该炮是为德国豹2坦克项目配套研制,设计制造的非常精良,德国人研制RH120L44也用了整整15年。因此快速代替L7 105毫米线膛炮成为新一代的经典。



RH120尽可能保持105毫米炮的弹药尺寸、重量、小后座力和小后座距离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炮弹的穿甲能力和命中精度。身管口径比44倍,身管为自紧处理的单层构造;全部弹药采用半可燃药筒的整装药结构;最大理论初速达到1750米/秒,明显高于L7 105毫米线膛炮理论炮口初速的1478米/秒;全装药身管寿命不低于700发,大于苏联同类坦克炮寿命500发的标准。该炮的美国特许生产版M256也成了为M1A1和A2系列坦克的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