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博: 日美密谋,货币战将有惊人之举

2016-07-14 13:54:03   

昨天(7月12日),在中国人的注意力被南海仲裁案吸引的时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见了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

这场实现被张扬,事后被猜测,当事人语焉不详的会见,让人联想起当年光绪帝在戊戌政变前一天,跟日本退休首相伊藤博文的会见。同样的诡异、神秘。

一般的猜测是:安倍经济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无论怎样刺激,日本经济都疲软不举。接下来只能再试试新的药方:“直升飞机撒钱”。

“直升飞机撒钱”(Helicopter Money),是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1969年提出的概念。弗里德曼的描述是:假设有一架直升机飞过一个小区,从空中撒下1000美金的票子,小区的人们肯定会匆匆将其收入囊中,并将其花掉。

真正让“直升飞机撒钱”名闻天下,并作为一种刺激经济、抵抗通缩手段提出来的,正是伯南克。2002年11月,当他还只是美联储理事的时候,他在一次预防通缩的演讲中,第一次提到了弗里德曼的“直升机撒钱”。后来,他多次论述过这个概念,他认为,直升机撒钱可以证明是一种有价值的政策工具,它可以用货币融资型财政计划(Money-Financed Fiscal Program,或MFFP)来概括替代,在那些经济资源严重闲置或出现明显通缩趋势的国家,它都可以成为一个备选的宏观调控工具。

伯南克还进一步认为,欧洲和日本是试验“直升飞机撒钱”的最好场所。

严格地说,“直升飞机撒钱”的刺激手段,到现在还没有正式被使用过。瑞士、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有过给居民发钱的尝试,表面上看类似“直升飞机撒钱”,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链条。

真正的“直升飞机撒钱”应该是这样的:政府其实没有多少财政盈余,根本无法承受给每个居民发放一笔钱用于消费,也不能通过加税来实现(这样刺激政策就意义不大了)。最后只能通过央行购买一笔庞大的国债,或者记账。政府拿到钱之后,均分给每个国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关法律,以及议会的批准。

传统的货币刺激政策是两个主要途径:第一,央行降准降息,或者发放PSL、MLF、逆回购、购买MBS等,把廉价的钱注入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机构给实体经济贷款,最终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对消费、投资的拉动;第二,央行购买国债,把钱给政府,让政府通过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转化为就业机会和居民消费能力。最近欧元去做了第三种尝试:央行直接购买蓝筹公司的债券,被人指责“底裤都不穿了”。

但传统刺激政策的缺点是,央行印钞未必流入实体经济,也未必让普通人收益,最终只能推高资产价格,让少数人收益。就像《老子》里指出的那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以奉有余。

伯南克认为,“直升飞机撒钱”是个好办法,它摆脱了复杂、低效的现代金融体系,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但伯南克可能不知道:在有些地方,政府想把100块钱发给每个国民,不让一个人遗漏,不让一个人多领,这都是无法实现的。更何况1000美元、N千欧元呢?但伯南克似乎对日本、欧洲有信心。

能不能每个人领到钱,这只是一个问题。随后的问题是:拿到钱的人一定会去消费吗?反正日本人跟中国人差不多,他们都爱储蓄。更何况日本这10多年货币没有怎么超发,通缩一直存在,钱不贬值,放着更值钱,所以大家没有消费的紧迫感。

但无论如何,“直升飞机撒钱”是值得一试的办法。估计安倍晋三、黑田东彦想这么试试,所以他们请来了伯南克咨询。事实上,本·伯南克已经成为“直升飞机撒钱”之父,他在金融界的绰号就是“直升机·本”。

如果日本真的试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直升飞机撒钱”,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什么影响?那大概是这样的:

1、日元适度贬值。日本央行历来手笔不大,撒10万亿日元也才6600亿人民币的样子。所以,日元会贬值,但力度大不到哪里去,对美元也就是回到110左右。

      2、日元贬值,会引全球发新一轮货币贬值。为避免出现混乱、惨烈的货币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12日在报告里公开喊话美联储,希望美国推迟加息。

3、黄金等贵金属价格会上涨。

4、引发欧元区、英国、中国、印度、俄罗斯等的新一轮刺激政策出台。对中国股市、楼市构成短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