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三大国集体转向:放弃俄罗斯武器 改买中国产品

2018-05-14 07:58:23   

近日有俄媒体报导称,在2013年对南美ABC三国(南美的三个主要国家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的英文词分别以字母ABC开头)取得了9亿2800万美元的军售成绩之后,在2017年这个数字骤然降到了零——这意味着,去年俄罗斯对南美主要地区的军备出口没有取得任何成绩——而事实上,去年俄罗斯在南美洲的军购成果也可以说是乏善可陈。


图为中国出口阿根廷的VN-1步兵战车。
很多人或许不会了解,早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阿根廷、巴西和智利就已经凭借着其畜牧业、矿业和轻工业,跻身于正儿八经的发达国家之列。而为了争夺南美霸主的地位,ABC三国甚至开启了耗资巨万的地区级前无畏舰-无畏舰竞赛,其规模丝毫不逊于中日甲午之前的舰队对垒。
因此,即便这三国在大萧条乃至二战后因“ 中等收入陷阱”不得不缩减其经济和军事规模,其体量依旧在世界军贸市场中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图为阿根廷海军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主力战列舰。
诚然,ABC三国不购买俄式装备的缘由不可避免要和其国内政局搭上边——ABC三国的右派在大选中纷纷取胜,自然在军售军购问题上更偏向传统的西方盟友,而不是俄罗斯这个“新朋友”。
但更深层的原因却还是出在武器本身:和冷战期间不用考虑人机功效和单武器性能的苏制廉价产品不同,俄罗斯武器装备产品的竞争力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西方(包括原东欧)供应商提供部件的基础之上,譬如T-90S坦克出口标配的“凯瑟琳”热成像仪即为法国泰利斯的产品。
而一旦遭遇西方制裁,无力生产这些子部件的俄罗斯要么降低装备战斗力,要么就提升投标价格以安装俄国产替代品,而这么做的结果就只能是退出竞标,几乎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图为俄罗斯无人机内装配的中国制定位芯片。
而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事实是,由于俄罗斯国内的经济环境发展缓慢,在新技术和硬软件开发上,俄罗斯投入的成本根本不足。而这也就导致了其武器装备覆盖的有较大缺失。比方说在委内瑞拉需要新型高速两栖突击车的竞标当中,俄罗斯偌大的军工体系里就居然没有一款车型符合委内瑞拉人的根本需求,更不要提和其它厂商参与竞争了。因此,俄罗斯人最后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的VN-18漂亮地拿下订单,而委内瑞拉正好就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国——这总不还能说是政治原因占到了大头吧?


图为中国出口委内瑞拉的VN-18两栖步兵战车。
事实上,在经济规模整体收紧的眼下,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都在收缩其军事力量的规模,也就不谈什么购入新的一手武器装备了。至于稍微“有点钱”的客户,则也不可避免要在加强其军队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同时,缩减军队整体规模。维护保养上先天不足,同时又难以和西方标准“对标”的俄式装备,只能是面对市场渐小的事实。(利刃/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