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飞豹迎来第二春:能有效干扰三代机雷达 战损率足足减小了66%

2019-10-08 08:17:08   

现代化战场中往往充斥着复杂的电磁环境,无论是雷达侦查还是通信指挥,无论是导弹制导还是飞行编队,无一不与"电子"两字相关,仿佛未来的战争已经被"电"扼住,谁先利用电子战攻势获取了战场的制电磁权,谁就站在了信息的高峰。通过对于信息流的把控,干扰敌方的指挥通信等使C4ISR系统陷入瘫痪,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武器装备,没了眼睛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所以在21世纪,必将是电子战装备大显身手的时代。


早在20世纪初期,第一束电磁波就横跨大西洋,使得电报正式登上舞台。在1905年在日俄对马海战中,日军利用截获的俄军的无线电信号,掌握了俄军的作战动向,并对俄军进行诱导伏击,最终使得俄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舰队全军覆没。自此电子战就迅速的在战争中发展起来。如果把武器装备的发展视作在修炼,那么传统的武器装备像是在修炼筋骨皮,而电子战设备更像是在修炼内功。电子设备的发展更多的受限于微电子、计算机、信号处理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往往无法直观的感受到电子战设备的革新变化。这样的特点也使得电子战设备对于载体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无论对于什么装备只要稍加改造,内部设备就可以加装电子战设备,进而加强自身的战斗力。


在近期的军事演习中,我军空军的老将歼轰7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令人震惊的是,歼轰7这样一款本已经落后的战机,却在出色地完成了对蓝军S300防空导弹部队阵地的打击任务。从根本上究其因,原来是这款歼轰7经过了现代化的改造,更新了航电设备,同时加装了电子对抗设备。电子对抗设备能有效地干扰了敌三代歼击机火控系统和地空导弹火控雷达,在特定条件下对有源相控阵雷达也有着较强的干扰效果。最终的战损统计发现,在使用改进型的歼轰7执行任务时,战损减小了66%,可见加装电子设备后对于该机战斗力提升的明显效果。


电子战的主体是无线通信、雷达、导航、制导、红外、激光等电子设备,而无论哪种电子设备,其核心功能都是通过电磁波的发射、空间传输、接收和识别来实现的。由于电磁波本身的空间特性是开放的,这就会导致电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仅能够被己方接收获取,同样也可能被对方截获、识别和干扰。同时一款电子对抗设备的体型不一定很大,所以可以更加灵活的装备使用,在现代的战场上,通过加装电子战设备,完全可以使某些相对落后的装备重焕新生。(利刃/穿云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