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F35J飞行速度让空自大失所望,只能回头给“老黄瓜”刷绿漆
2019-11-02 09:01:37
对外出口先进战斗机虽然属于高端军事武器,但是说到底仍然是一种商品。商品的综合使用效能如何?恐怕都是用户最有发言权。现在美国对外出口的F35系列战斗机,让全球惊讶的有2点:第一,即将达到每年140架以上的惊人下线速率。这等于平均2天就下线一架新机。而且再过两三年,会达到一年下线200到250架,基本平均三天下线2架的高速度。第二,还在于F35裸机的销售价格。
美军自己用的不过8500万美元一架。而对外出口的也不过1.2亿美元左右一架。这个价格和很多国家最近进口的3.5代战机相比,比如三哥用平均2.3亿美元一架买到的阵风等比较,已经“廉价”到吓人的程度。
可能有人觉得三哥买什么都比别人贵是传统。那么现在其他国家买到的轻型三代半的价格,也基本没有低于1.5亿美元一架的。甚至美军自己新采购的F15的最新系列。也超过了平均1.2亿美元一架。3代机和5代机的价格之间居然出现了“倒挂”这又是为何?
这恐怕就需要听听同时装备了这2种美国出口的主力战机的国家,才有一个基本且深刻的认识。而日本空自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日本在二战后就是美国军机的绝对垄断性市场,没有采购过美国之外的任何代次的主力战斗机,因此既是一个最忠诚的用户,也是一个最有说明价值的用户。
二战后每当美国推出任何一款新战机。日本都是最早吃螃蟹的海外大用户。甚至日本当年拼命想到F22A,美国人却坚决不卖。为此美国国会还专门的通过了法案,就是要断绝像日本空自和以色列空军这类最铁杆用户买到F22A的念想。
到了F35时代,日方也是少有的已经装备到超过2位数的海外客户。除了已经坠毁了1架外。到目前空自已经装备到了第13架F35J。通过亲自下手组装生产和长达几年的试飞,对F35特别是A型的优缺点,空自方面恐怕比大多数还在排队等待第1架F35到货的国家,明显认识要深刻的多。
但是所谓了解越多,希望和失望也同时更大。那么空自方面对F35最大的不满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F35全系列的“空自蜗速”。这种5代机的最大高空理论速度居然只有1.6马赫。而实际使用中,一旦满油,大多数超音速飞行速度只能在1.2马赫左右,甚至比很多2代机的超音速能力还差。
由于所有3种F35的外形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大的改变,就算把单发的推力再提高三分之一,也不可能提高超音速的极限速度。因为提高发动机推力就意味着发动机的涵道比加大。发动机最前面的迎风风扇的直径就更大。超音速下的迎风阻力直线提高,单纯提高推力并不能增大速度。
但是空自并非仅仅需要防御4大岛。还要顾及西南方向的琉球岛链。这样一来,空自需要防御的区域,其实是一个从南到北,延伸接近3500公里的一字长蛇阵。但是整个防区的东西方向的宽度却不大。周边又都是海洋。
预警距离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一旦有外部的飞机高速接近这些防区,留给空自紧急起飞的时间和接近对手的时间窗口都非常有限。这就更需要空自装备的主战飞机,有较高的飞行速度,但是速度恰恰是F35最大的短板。在这种矛盾下,空自仍然丢不掉一个拐棍,这就是堪称“超级老黄瓜”的F15J,居然准备要升级延寿服役到20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