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B-2果真是不可战胜的吗?
2018-03-13 10:23:36
最近有网上文章说到了美国有史以来最昂贵战机B-2,并认为它技术领先全球30年以上,采用了极其先进的人工智能航电系统,可以如入无人之境般的闯入别国领空执行精确打击的任务。

确实,B-2型幽灵式轰炸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型隐身战略轰炸机,它是是由美国诺斯洛普格鲁曼和波音公司联合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空军研制的执行战略核/常规打击任务的低可侦测性飞翼式轰炸机。
该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低可侦测性,即俗称的隐身能力。能够使它安全的穿过严密的防空系统进行攻击。而且B-2的隐身并非仅局限于雷达侦测层面,也包括降低红外线、可见光与噪音等不同讯号,使其被侦测与锁定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B-2的航程也很远,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1万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千米。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

B-2的隐身性能可与小型的F-117“夜鹰”攻击机相比,而作战能力方面却与庞大的B-1B轰炸机类似。1997年首批6架B-2轰炸机正式服役,该型号一共只生产21架,主要的原因就是过于昂贵,每架B-2的造价高达24亿美元,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空军也感觉受不了,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战机。
B-2隐形轰炸机的机体长度为21.03米,翼展52.41米,高度5.18米,空重71.7吨,正常起飞重量152吨,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80吨。该机的最大飞行速度是0.95马赫,最大载弹量23吨,实用升限是15200米,从数据来看也是相当高大上的。

该机采用了极为罕见的飞翼式气动布局,并且没有垂尾和方向舵,采用了背负式的进气道,装备了4台GE的F118-110非加力式的涡扇发动机,每台的静推力达到了88.5千牛,该发动机是在F-101X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缩小了发动机的外涵道,以适应该机扁平的机体外形,发动机进气口远离机翼前缘,避免了被来自下方的雷达波照射到。
由于把弹仓和航电及发动机系统全部布置在机身正中央的隆起处,构成了该机肥厚的飞翼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把发动机深深地埋在飞翼内,飞翼的上表面的扁平的进气口和弯曲的进气道可以保证机载雷达无法从上方直接照射到发动机的正面风扇叶片,从下方就更不可能了,这也是该机设计的得意之处。
该机第一次参加实战是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该次作战是在其服役十年后的第一次出战,没想到此次作战就欠下了中国人民一大笔累累的血债。
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夜间,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首次投入实战的B-2轰炸机使用三枚JDAM精确制导炸弹直接攻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当场炸死来自新华社的邵云环、《光明日报》的许杏虎和朱颖三名中国记者,炸伤数十名的使馆工作人员,并且造成了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幸好当时有一枚JDAM未当场爆炸,否则还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该弹直到五年后才由塞尔维亚方面从使馆的地下室取出并销毁。之后中国方面认为这是一次蓄意的轰炸,可能是对中国此前反对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报复,因此向美国提出强烈的抗议,北约却将其解释为误炸。

该机服役至今一共损失了两架,其中一架编号为89-012的“幽灵”于2008年2月23日在美军的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时坠毁,机上的两名飞行员跳伞成功获救。调查显示该机在起飞前,24个传感器之中的三个传感器被水汽损伤,测得错误的大气资讯,导致飞控电脑错误计算起飞所需的飞行速度和上升角度。尽管机上两名飞行员试图人工介入,但并不成功,飞机随即撞向地面爆炸起火。
另外一架编号88-0332的“幽灵”于2010年2月,也是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失事,失事的原因是地面启动时四台发动机当中的一台发生火灾,同时损坏了发动机舱和其他部件。不过幸好事故的发生地点是在地面上,该机得以幸存,后来于2014年1月修复并重新入役。
尽管该机在多次的实战中未有战损的记录,但这并不代表其不可战胜,随着中俄等大国的先进反隐身雷达的投入实战,像B-2这样体积庞大却又反应迟缓的大型轰炸机再想进入他国的领空执行作战任务几乎不可能了,一旦其在雷达屏幕上被发现,那随便一架战斗机都可以轻易的将其干掉,在隐身与反隐身的争夺战当中隐形飞机已经褪去了其不败的光环。
确实,B-2型幽灵式轰炸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型隐身战略轰炸机,它是是由美国诺斯洛普格鲁曼和波音公司联合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空军研制的执行战略核/常规打击任务的低可侦测性飞翼式轰炸机。
该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低可侦测性,即俗称的隐身能力。能够使它安全的穿过严密的防空系统进行攻击。而且B-2的隐身并非仅局限于雷达侦测层面,也包括降低红外线、可见光与噪音等不同讯号,使其被侦测与锁定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B-2的航程也很远,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1万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千米。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
B-2的隐身性能可与小型的F-117“夜鹰”攻击机相比,而作战能力方面却与庞大的B-1B轰炸机类似。1997年首批6架B-2轰炸机正式服役,该型号一共只生产21架,主要的原因就是过于昂贵,每架B-2的造价高达24亿美元,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空军也感觉受不了,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战机。
B-2隐形轰炸机的机体长度为21.03米,翼展52.41米,高度5.18米,空重71.7吨,正常起飞重量152吨,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80吨。该机的最大飞行速度是0.95马赫,最大载弹量23吨,实用升限是15200米,从数据来看也是相当高大上的。
该机采用了极为罕见的飞翼式气动布局,并且没有垂尾和方向舵,采用了背负式的进气道,装备了4台GE的F118-110非加力式的涡扇发动机,每台的静推力达到了88.5千牛,该发动机是在F-101X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缩小了发动机的外涵道,以适应该机扁平的机体外形,发动机进气口远离机翼前缘,避免了被来自下方的雷达波照射到。
由于把弹仓和航电及发动机系统全部布置在机身正中央的隆起处,构成了该机肥厚的飞翼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把发动机深深地埋在飞翼内,飞翼的上表面的扁平的进气口和弯曲的进气道可以保证机载雷达无法从上方直接照射到发动机的正面风扇叶片,从下方就更不可能了,这也是该机设计的得意之处。
该机第一次参加实战是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该次作战是在其服役十年后的第一次出战,没想到此次作战就欠下了中国人民一大笔累累的血债。
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夜间,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首次投入实战的B-2轰炸机使用三枚JDAM精确制导炸弹直接攻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当场炸死来自新华社的邵云环、《光明日报》的许杏虎和朱颖三名中国记者,炸伤数十名的使馆工作人员,并且造成了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幸好当时有一枚JDAM未当场爆炸,否则还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该弹直到五年后才由塞尔维亚方面从使馆的地下室取出并销毁。之后中国方面认为这是一次蓄意的轰炸,可能是对中国此前反对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报复,因此向美国提出强烈的抗议,北约却将其解释为误炸。
该机服役至今一共损失了两架,其中一架编号为89-012的“幽灵”于2008年2月23日在美军的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时坠毁,机上的两名飞行员跳伞成功获救。调查显示该机在起飞前,24个传感器之中的三个传感器被水汽损伤,测得错误的大气资讯,导致飞控电脑错误计算起飞所需的飞行速度和上升角度。尽管机上两名飞行员试图人工介入,但并不成功,飞机随即撞向地面爆炸起火。
另外一架编号88-0332的“幽灵”于2010年2月,也是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失事,失事的原因是地面启动时四台发动机当中的一台发生火灾,同时损坏了发动机舱和其他部件。不过幸好事故的发生地点是在地面上,该机得以幸存,后来于2014年1月修复并重新入役。
尽管该机在多次的实战中未有战损的记录,但这并不代表其不可战胜,随着中俄等大国的先进反隐身雷达的投入实战,像B-2这样体积庞大却又反应迟缓的大型轰炸机再想进入他国的领空执行作战任务几乎不可能了,一旦其在雷达屏幕上被发现,那随便一架战斗机都可以轻易的将其干掉,在隐身与反隐身的争夺战当中隐形飞机已经褪去了其不败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