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拍的这张图令美担心,未来可提高解放军精确打击能力
2017-01-25 08:29:48
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首批启动的项目之一,该星采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先进的遥感卫星平台。它由我国的长征四号丙型运载火箭发射,运行在太阳同步地球轨道上,可持续不断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数据支撑服务。据来自国防科工局的最新消息显示卫星高分三号在1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
它已经在轨运行五个月时间内,圆满完成了卫星平台系统测试、卫星载荷系统功能测试、星地一体化和地面系统测试等任务,状态良好,达到研制要求。测试结果也表明它成功实现了在不同模式下1米至500米分辨率,10千米至650千米幅宽的对地观测。上图为高分三号卫星拍摄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所在地,可清晰看到楼层的结构。这张图着实让美国担心,因为中国实现地球全透明的目标指日可待。未来可大大提高解放军导弹的精确打击能力。
据介绍高分三号卫星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在研制中科学家们给高分三号选择非常好的微波频段—C频段。C频段的概念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微波遥感卫星使用的频段越低,穿透性越强;频段越高,穿透性越弱,但低频段不容易实现高分辨率。科学家们研究发现,C频段在卫星的应用中分辨目标更有优势,是一个综合性能比较好的电磁波频段。这样高分三号卫星既可探地,又可观海达到一星多用的效果。该卫星最大特点就是不受天阴雨雾等恶劣气象条件和黑暗的影响与限制,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工作。还具有对地下物体的穿透能力,解决了光学遥感观测不到或观测不足的问题,可以随时对地成像。
高分三号卫星的图像质量指标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的卫星图像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研制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从此我国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打破了全进口的现状,做到了核心在手。
随着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各种航天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也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航天侦察手段,在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中国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可以进行多星组网,这样可以提高侦察情报的时效性,将航天侦察的“盲区”降至最低。也能与可见光卫星配合使用,弥补可见光成像受气候条件限制的缺点,发挥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揭露伪装的特点,使各种侦察卫星优势互补。这样既能实现大范围侦察,也能详查特定区域和移动目标,而这个特定目标包括在海上移动的战舰和航母战斗群,使得解放军对海打击能力得到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