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悍的非洲大国:造出一款不怕地雷的神车 中美两国争相购买

2018-11-04 08:09:49   

即将举行的珠海航展,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其实珠海航展已经越来越有成为防务展的可能性了,毕竟随着越来越多的地面武器装备的加入,航展的“航”已经并不足以概括我国那么多种型号的各式装备了。


在今年的布展阶段,已经有很多军迷朋友先睹为快,而根据他们从现场发回的照片来看,我国研制的多型防地雷反伏击车已经列队完毕,正在逐步开进展馆进行布展工作。


防地雷反伏击车的兴起,其实也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防地雷反伏击车顾名思义,就是以防御地雷和路边炸弹,以高防护力来使乘员在受到打击时能够生存下来。这样的车辆主要通过“V”型底盘和厚装甲来保护乘员,“V”型底盘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向车体两侧引导地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从而减轻车体内部人员的伤亡。而厚重的装甲保护,显然是应对路边炸弹的巨大爆炸威力而敷设,因此,拥有这样的结构的车辆,自然体积不会很小,通常其高度与轮式步兵战车相当,高度的增加还带来一个好处,就是扩展了车辆的视野,这对于巡逻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最早的防地雷反伏击车其实是从南非开始兴起的,在南部非洲的战乱中,南非为了应对布设众多的地雷,苦于一般装甲车辆薄弱的车底,特别研制出了具有“V”型底盘的防地雷车,这就是最早的“水牛”式防地雷反伏击车和“哈士奇”扫雷车。这样的车体结构后来被英国引进,研制出了英国阿德瓦克锤击式扫雷车。然而真正的声名鹊起却是在伊拉克战争后期,2003年美国以雷霆之势扫灭萨达姆政权后,却没有料到伊拉克地方武装丛生,而此前一直担负巡逻任务的“悍马”却越来越力不从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美国好莱坞大片《黑鹰坠落》,电影里不仅黑鹰直升机在火箭弹面前很脆弱,同样脆弱的还有悍马吉普。先开始美军首先想到的是加厚悍马的装甲,M1114型重装悍马由此问世,但即便将悍马加重到了5吨的全车重量,也不足以应对地雷和路边炸弹、简易爆炸装置(IED)的威胁。于是美军就启动了MRAP计划,从南非购买了技术并由通用动力生产RG-31不算,又相继开发研究了M-ATV、“美洲狮”、“大水牛”、MaxxPro、RG-33等型号。这些型号可谓纷繁复杂,但基本的机构依然还是“V”型底盘+厚重的装甲保护,区别就是这些车辆有些是采用了4X4底盘,有些是6X6底盘,其上有些配备了反IED干扰器,有些则主动出击,采用了可伸缩的扫雷机械臂,有些则使用扫雷滚。这些车辆在伊拉克战争的需求量暴增,美军从最初的采购数千辆直接调整到最后的近2万辆,可见在反恐、维稳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这样的车辆是很受军方欢迎的。
与美军不同的是,我国目前治安良好,但也面临着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因此我国曾在几年前从南非进口国RG-31防地雷反伏击车,而凭借我国强大的国防科研能力,如今已经可以生产出不同种类、不同型号、不同需求、不同样式的多种防地雷反伏击车,在这次航展上,一定会让各位军迷们大饱眼福,让各国的买家挑选到中意的产品。(利刃/东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