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架歼20同框出镜,双座歼20原型机一并现身,内埋加油管清晰可见

2022-04-06 00:25:26   

从去年末开始,歼-20在我军就进入了换装高峰期,有南部西部中部战区各一个歼击机旅都接装了数架新的歼-20,这就让人更关心现在132厂的生产与交付速度。正好这两天又有全新的132厂试飞站的照片出现,照片里一眼就能看出4架歼-20并排停放,另外定睛一看,还能看见机棚遮挡住的后方还有另外一架歼-20;这五架当中两架完成了涂装刷涂,另外还有3架黄皮机显然就是刚走下生产线没多久的新机了。

图片

一眼数过去能看见4架,在机棚后面还有个黄皮机也很显眼

132厂在完成了一轮产能爬坡,基本进入全速量产状态之后,实际的产能还是非常可观的,中部战区某旅这个月刚接了一批新机,成飞的试飞站里就又有好几架新机出现了,132厂已经圆满的实现了月月有数架新机下线,月月有数架新机交付,空军月月有数架新机接装的小目标,今年就要成我军批量接装歼-20的第一年了,不知道除了去年到今年新出现的三个旅外还有哪些部队会成为新的幸运儿,倒是很值得咱们期待一下。

在数量上给咱们刷新了一下惊喜感的下限之后,从细节上来说也有挺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夹在几架不同涂装状态的歼-20中间的一架座舱盖看起来不大一样的,一眼就能认出来是那架去年首度亮相的双座型歼-20原型机,与去年第一次露面相比,他也刷上了深色的低可视度涂装,想来既然不做黄皮机了,又选择的是极其类似量产机的涂装样式,那大概是连着隐身涂层一起给刷上了。

图片

那就很明显了,第一架原型机就是一架工程样机,设计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了,所以今年要进行更多更深入的试飞科目,展开进一步的测试,这其中包括了双座设计对于电磁辐射对于隐身设计的影响等等内容,今年我们也大可以多关注关注这个大改型的试飞进展,也看看还会不会有新的原型机出现。

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也能看出双座版本的座舱盖设计选择了一个比较低矮流线的版本,并没有像歼-16那样选择高后背,这很明显就是种考虑气动优化,牺牲后舱视野,争取加座最小的影响飞行性能的选择了。

要说在成飞的停机坪上除了那架特别显眼的歼-20双座版的原型机已经刷上了涂装外,就是最右侧的黄皮机,当然不是说这架是什么新的验证机,他也就是个新出生产线的量产机而已,而是这架全新歼-20难得的将身上的几个舱门全部打开了,除了我们之前都已经知道结构的侧面格斗弹仓外,还将空中加油的受油管也给探了出来。

这应该是第一次有图从细节上展示了歼-20的加油管结构,之前侧面高清图虽然能看出一个类似侧面加油管开口的东西,但是一直没能实锤;这个已经伸出来的受油管算是彻底亮明了歼-20空中加油设计。

图片

能明显的看出来这是为了软管加油设计的内藏式加油管,更类似于美军的F-35B/C上那种向外摆开,而不是苏-57那种直接升降;但是又巧妙的设计了一个向前伸出的结构,让摆出段比美系战斗机上更长,更便于飞行员进行对接操作。

说很多人都臆想着什么在歼-20上向美国空军学习,把软管加油改成硬管,甚至有人都做了想象图,我军也确实已经突破了硬管加油的核心技术(硬管加油验证机试飞都做完挺久了),但是我军并没有给战斗机等战术飞机改换硬管加油的打算,即使是新的歼-20也还是坚持了标准的软管加油。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对于战术飞机尤其是隐身战术飞机而言,软管加油是比起硬管加油更有性能优势的选择;一方面是对于战术战斗机来说,空中加油最耗时的不是加油的过程,而是组成密集编队等待加油的过程,而软管加油对于战术飞机而言有多编队多路同加的能力,对于熟练飞行员来说,大机群加油是比硬管加油更快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硬管加油戳蒙皮的缺点,注意过F-22机背受油口周边的人也能看见,隐身涂层的破坏程度远比其他地方更严重,这都是加油对接过程被戳出来的;这两点都会是我军在保留战术飞机软管加油配置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