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惊呼:中国与中东合作“不偏不倚” 优势是没有宗教历史包袱
2018-03-01 08:18:11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2月26日刊发题为《中国以未来主人的姿态来到中东》的文章称,北京日渐成为越来越活跃的中东“玩家”,在该地区与俄罗斯和美国竞逐影响力。应当承认,北京的做法颇见成效。
文章称,中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全球性战略打算建立从中国西部边境到欧盟东部和南部边境的广袤基础设施网。中东对落实上述宏伟构想具有关键意义。地理位置使中东成为亚欧之间的重要过境运输站。
文章认为,能源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决定北京外交政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称,考虑到这一点,中国是中东国家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就不足为奇了。北京向伊朗、伊拉克和阿联酋提供了上百亿美元的投资,未来还希望通过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建立自贸区的形式,大幅提高与它们的合作水平。
文章称,中国对巴勒斯坦也很重视。2016年1月,中国宣布向巴勒斯坦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发展与以色列的关系。例如,中企在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建造新的集装箱码头、在特拉维夫铺设轻轨、在海法挖掘卡迈尔公路隧道,还对以色列在互联网、网络安全、医疗设备、新能源和农业等领域的技术很感兴趣。
文章称,伊朗是以色列的宿敌,但中国与伊朗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北京经常在德黑兰饱受国际制裁之苦的困难时期提供帮助。中国和伊朗的合作仍在发展,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人民币是伊朗人的外贸结算货币之一。
文章称,综上所述,北京做到了在复杂的中东政治关系体系保持平衡,能同时与互相仇视的国家和民众保持密切关系。中国在这方面的一个优势在于,中国在这些国家面前没有宗教、殖民和历史包袱的拖累。
文章认为,中国人明白中东国家之间的冲突会妨碍和阻滞“一带一路”的发展,因此也会扮演维和人员的角色。例如,中国人支持任何能缓解巴以紧张关系的努力,愿意在伊朗和沙特之间充当调停人。这一切都是为了中东稳定,一切都是为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文章称,同时,中国致力于扩大文化和教育交流,例如,提议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培训技术专家。
文章称,战争归战争,谁也没有切断务实的商业活动。这就是中国的立足点。
文章称,中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全球性战略打算建立从中国西部边境到欧盟东部和南部边境的广袤基础设施网。中东对落实上述宏伟构想具有关键意义。地理位置使中东成为亚欧之间的重要过境运输站。
文章认为,能源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决定北京外交政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称,考虑到这一点,中国是中东国家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就不足为奇了。北京向伊朗、伊拉克和阿联酋提供了上百亿美元的投资,未来还希望通过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建立自贸区的形式,大幅提高与它们的合作水平。
文章称,中国对巴勒斯坦也很重视。2016年1月,中国宣布向巴勒斯坦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发展与以色列的关系。例如,中企在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建造新的集装箱码头、在特拉维夫铺设轻轨、在海法挖掘卡迈尔公路隧道,还对以色列在互联网、网络安全、医疗设备、新能源和农业等领域的技术很感兴趣。
文章称,伊朗是以色列的宿敌,但中国与伊朗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北京经常在德黑兰饱受国际制裁之苦的困难时期提供帮助。中国和伊朗的合作仍在发展,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人民币是伊朗人的外贸结算货币之一。
文章称,综上所述,北京做到了在复杂的中东政治关系体系保持平衡,能同时与互相仇视的国家和民众保持密切关系。中国在这方面的一个优势在于,中国在这些国家面前没有宗教、殖民和历史包袱的拖累。
文章认为,中国人明白中东国家之间的冲突会妨碍和阻滞“一带一路”的发展,因此也会扮演维和人员的角色。例如,中国人支持任何能缓解巴以紧张关系的努力,愿意在伊朗和沙特之间充当调停人。这一切都是为了中东稳定,一切都是为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文章称,同时,中国致力于扩大文化和教育交流,例如,提议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培训技术专家。
文章称,战争归战争,谁也没有切断务实的商业活动。这就是中国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