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 中美角力 微妙的选择
2016-07-03 19:15:58
张先生很久没有回到泰国了。如今,枪杆子在手的巴育把各派别压制的死死的,不管是红衫军还是黄衫军,都只能雌伏。他们都在等,等国王去世,等巴育出错。美女英拉很郁闷,帅哥阿披实也很郁闷。整个泰国在军方的统治下,显得有些死气沉沉,毫无民主和自由可言。可也正是因为这样,泰国发生了很多不知不觉的变化。大街上不再有旌旗乱舞的场面,公园的空地上也不再是示威人群丢下的一堆堆垃圾。一切似乎变得有序了,干净了。
张先生并不奇怪这些变化,一直以来,巴育虽然以军队压阵,但他处理起外交内务,却显得得心应手,这都和当年英拉打下的基础离不开。当年英拉正在做或准备做的事情,巴育使用了拿来主义,变换一个说法,就为他所用。可以想见,枪杆子里才有真理,才有秩序。
清迈还是那样的美丽,张先生来清迈已经不止一次了。之前的很多次,都很小心翼翼,这一次,他没有了顾忌,他可以直接去拜会英拉了。
前不久,英拉弄了一个网上投票,让民众选出英拉最该去旅游的三个地方。几天时间居然有五百万民众参与这一网上活动。这一招,虽然让巴育很是恼火,但却毫无办法。因为英拉表面上这是在为国家旅游做出贡献。虽然巴育知道,这是英拉在提醒自己的选民,不要忘记英拉。
英拉显然老了很多,从总理位置上退下来并没有给她些许轻松感,她只是感到更加压抑和焦虑。因为,目前巴育的政策会让英拉很难再有出头之日。她对于在她有生之年把哥哥他信迎回国内能否成功几乎失去了信心。所以,她想起了张先生。
“你来了,按说我应该前往新加坡拜会你,只是。。。。你也知道。”退职后的英拉反而显得有些老成持重了,见到那个人也不再激动,她虽然很急迫的想见到那个人,但见到后,却又表现出极为平淡的样子。
“我知道,您现在出国可能不太方便。我来这里,也是一样的。”那个人知道,巴育日前虽然放宽了政治人士的出境限制,但却点名英拉不在放松之列。很显然,巴育颇为忌惮英拉。
“请先生来,我只想问问,中国对于泰国,对于我们是否还持有支持的态度。眼下,我对于能否再次出山,感觉很渺茫,很失望。”
“何出此言?”
“你还不知道吗?巴育准备购置中国的潜艇了,一次购买三艘,这是准备彻底向中国靠拢的节奏啊,这样下去,我以后还能获得来自中国的支持吗?”
“潜艇?这个我知道,之前就有这个意向,不过后来停摆了,这一次,不过是再次确定而已。但这的确是个问题。从巴育上台以来的政策来看,他正在盗用你的执政手段,可是却把由此产生的副作用全部归罪与你,看来,巴育真的不简单。”
“是啊,这就是枪杆子里面的真理啊。”英拉微微一叹。
“不过,这次宣布购买潜艇的时机非常微妙,对于目前中国非常有利,巴育也是瞅准了这一机会,不但获得了中国的青睐,也间接为自己在东盟的未来地位打下基础。从私人角度来说,他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从国家角度来说,也是有益于泰国未来的发展。于公于私,他这么做都是正确的,不过,你应该相信,只要你保持自己在选民中的影响力,就一定可以东山再起,最不济,也可以让你们的家族不至于受到太多的不公正待遇。”
“于公于私?你说说,我有些儿不理解。”英拉有些疑惑。
“目前正是中国在南海博弈的关键时刻,而南海博弈的关键双方就是中美,这个想必你很清楚。此时巴育宣布购买中国的潜艇,无疑是在向世界宣布,泰国正是选边站队了。他的目标就是中国。你要知道,这三艘元级潜艇,总共售价才十亿美元。而这个价格却只能买日本苍龙级潜艇两艘。另外,中国的潜艇属于全国产化,从武器装备到信息平台。这样的话,潜艇以后的售后,只需要中国一家保障。而其他国家的潜艇,也包括苍龙级,都搭载了各个不同国家的配件,虽然售后可以只找日本,但要是和其他国家交恶,也会面临卡脖子的危险。所以,在性价比的比对中,选择中国潜艇是有利的,当然,选择购买某一国的武器装备,但从性价比来考虑只是一方面,从政治层面考虑更为重要。”张先生停了一下。接着说
“当前,巴育基本上已经确定在南海争端之中,中国一定会占优势。这和中美谁的实力大没有关系,更在于南海是谁的核心利益,谁把南海视为核心利益,那么维护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必然会更大,更坚决。巴育显然认识到这一点,在中美都没有决心进行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谁的意志更坚定,谁就将会是最后的赢家。这个时候,泰国选择中国潜艇,等于提前站队,那么以后在西太的这个舞台上,作为新主人的中国,怎么着也会犒赏一下自己的先锋队吧。”
“这个我都知道,可是我在位的时候,不也批准过军方购买中国的火箭炮和红旗九吗?难道我就不算提前选边站队?更何况,我当初提议的高铁换大米,现在被巴育弄给了日本人,我觉得巴育对中国才有些心怀鬼胎吧。”英拉有些不服气。
“购买中国军品实际上还是你们军方占的主动性高一点,我前面说过,巴育认识到南海博弈的关键方是中美,而不是中日。巴育想在中日之间弄巧也是应有之义,这总比当初你在中美之间弄巧要好得多。当然,我也理解你,你也是迫不得已。再者说,日本人小肚鸡肠,这条高铁迟早会让巴育吃亏,到时候,岂不正是你的机会。”
“吃亏?”一听说这中间自己还有机会,英拉有些高兴了。
“其实日本人拿到这条铁路的修建权是摆明了吃亏的,从曼谷到清迈,每天最高的出行人数不过四五万人,即便全部坐高铁,也是一桩亏损的买卖。日本人当初只是为了破坏中泰之间的铁路合作而不顾成本拿下来,可是真要他做这样的亏本的买卖,凭着日本人的秉性,是不愿意的,所以,最近他们提出要分段修建,那就是先修曼谷出城那一段比较繁忙的路线,好不让自己亏本,至于剩下的路线,日本人会想尽花招来延迟或提价。到了那个时候,你岂不是可以趁机出击?”
“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看来日本人果然狡猾,巴育看来还是上当了。”
“所以,巴育在以后的选择中,就会尽量避开日本,比如本次的潜艇购买。”
“那。。。我们以后还能不能获得中国的支持呢?”英拉又把话题转了回来。
“这个你要知道,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不干涉政策,所以,在国内如何做得好,主要还是要靠你们自己。中国是不方便说话的,但有一点你可以相信,中国对于中南半岛尤为看重,无论谁最终拿到泰国政权,中国都一定会予以帮助。除非这个政权一心靠拢美国。再者说,你看德国最近不是在为你说话吗?中德最近走得有多近,你还不知道?这说不定也是一种迂回的支持啊。”那个人微微笑道
“德国?我知道,最近德国对于巴育关于对我的限制发表了谈话,要求巴育放松限制,可是德国人在泰国并没有多大话语权啊?”
“这件事,也只有慢慢来了。毕竟现在在明面上敢于肯定中国的也不是太多,毕竟美国的强大还是摆在那里的,有些事,只能耐心等待。所有的选择,在当下的中美角力中,都是微妙的,悄然发生的。。。。”